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临床特点及肺功能分析探讨

2021-01-12 08:42刘玉文
关键词:阻塞性我院肺癌

刘玉文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0)

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在老年人群中高发,就现目前的情况来说还没有完全根治此病的方法[1]。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和环境污染、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以及吸烟等相关。慢阻肺是一种肺部病变的慢性疾病,如果早期不引起一定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会越发严重,会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本次将我院收治的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并将同期我院收治的8例单纯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癌临床特点以及肺功能分析,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将我院收治的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并将同期我院收治的8例单纯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实验组: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8.64±6.62)岁。对照组: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39-77岁,平均年龄(58.32±6.83)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为:临床特点、吸烟情况以及肺功能情况等,再将所得数据进行记录,最后进行总结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21.0软件分析,t检验与x2检验,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

2 结 果

2.1 临床特点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气喘、咳痰以及出现不同情况的咳嗽等,并且在季节交换时更容易发作,病症反反复复。

实验组患者在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癌以前,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生持续性剧烈咳嗽、气喘并伴有发热、反复咳血、胸背部隐痛以及胸闷气短等。

2.2 肺功能

实验组患者FVC (用力肺活量) 、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在老年群体中高发,老年群体中肺癌的发生率也偏高。大部分患者都有时间长短不同的吸烟史,但是在长时间吸烟的群体中只有少部分的会发生肺癌,一这说明吸烟不是肺癌发病的主要原因[2]。呼吸系统疾病中关于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症状表现均没有什么特异性。相关资料显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以及咳痰等症状表现不仅仅是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病才有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患者也会出现同样的症状表现。但是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如若出现咳痰带血的情况、短期内突然消瘦、肺不张、胸腔内有积液并且出现胸痛乏力的情况时,就要倍加注意,到医院进一步诊治,确认是否存在癌变的可能。相关资料表明,有将近20%的患者在第一次就诊时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并且一旦确诊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已处于晚期阶段,局部晚期高达32%左右,这些患者中大部分转移部位为胸膜,除此之外就是骨转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胸腔一旦有积液存在,并伴有骨痛的情况,就更应怀疑发生晚期肺癌的可能。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s,%)

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实验组 8 57.42±5.42 53.64±10.65对照组 8 79.43±5.53 72.64±10.64 t 8.040 3.570 P 0.000 0.003组别 例数 患者FVC(用力肺活量)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将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癌疾病的相关因素归为以下几点:①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一旦出现炎症反应,吸烟会导致肺泡腔中聚集大量的巨噬细胞,从而会加速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产生,患者容易引发肺气肿,原本就患有肺气肿的患者,病情会因此加重。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和其他代谢产物,在这些产物的作用下巨噬细胞会分泌大量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从而加快了肺气肿的进一步发展[4]。呼吸道中的纤毛黏液清除系统也受到严重的损伤,细菌更容易侵入呼吸道,从而提高了肺部组织和呼吸道的感染率。②肺功能:肺癌患者支气管会受到一定的阻塞,会导致支气管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但是,相关研究表明,要经过漫长的潜伏期,患者的肺功能情况才会发生显著的变化,由于肺癌患者在临床上病程时间相对较短,所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癌患者的肺功能变化不会太明显,所以大多数患者不易察觉[5]。由于吸烟会引起患者肺功能下降,但是患者在戒烟后,肺功能会出现明显的改善,所以肺功能下降会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癌变。③遗传因素:也有相关资料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患者的家族中,常常会有染色体缺陷的情况,并且具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家族史的患者,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的几率相较无家族遗传病史的患者更高,所以遗传因素也是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疾病的其中一个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吸烟情况对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FVC (用力肺活量) 、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吸烟会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是导致肺癌发病的原因之一[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癌症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多与吸烟、不良生活习惯、肺功能以及遗传因素相关。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是发生持续性剧烈咳嗽、气喘并伴有发热、反复咳血、胸背部隐痛以及胸闷气短,同期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是气喘、咳嗽以及咳痰。

综上所述,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特点开始转变为持续性剧烈咳嗽、胸背部隐痛以及咳血时,就应尽早到医院进行诊断,绝大多数患者首次确诊时已是病症中晚期,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早期对病症进行诊治,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猜你喜欢
阻塞性我院肺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CXCL-1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肺结核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分析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