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价值

2021-01-12 08:42魏学敏
关键词:出院依从性家属

魏学敏

(内蒙古满洲里扎赉诺尔区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12410)

冠心病是近年来临床高发的心血管疾病,对于患者健康安全具有严重威胁,该疾病具有病程时间长、病死风险高等特点。许多患者在院内治疗期间在医护人员的监督下能够确保良好的用药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然而出院之后由于缺乏良好的自我护理能力,使得用药依从性逐步下降,进一步影响了疾病康复和预后[1]。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76例冠心病患者,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即观察组:38例,男/女:22/16;年龄49~86岁,均值为(69.3±1.3)岁。对照组:38例,男/女:20/18;年龄47~87岁,均值为(69.5±1.2)岁。2组临床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如住院期间开展冠心病的健康知识宣教,督促患者严格戒烟戒酒,并给予饮食、运动等相关指导,出院后通过电话进行出院随访,并给予用药、饮食等相应指导;同期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家庭参与护理模式,方法如下:(1)护患沟通:了解患者的受教育水平以及家庭情况,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语言沟通和交流。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的家庭参与护理方案,并向患者与家属讲解该护理方案的流程内容,从而提高患者与家属的认知度和依从性;(2)出院后随访:患者出院前需要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并对患者出院后的随访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出院后运用电话、微信以及入户访视等方式进行出院后回访,了解患者病情、家庭护理执行以及疾病康复状况,并对相关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在随访过程中对于患者用药、饮食和运动等方面的指导,指出患者及家属在家庭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3)家属参与: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患者的家庭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监督和管理作用。引导患者逐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严格戒烟戒酒,并保持低脂和低钠盐的健康饮食原则。同时,日常生活中发挥家属的鼓励作用,协助患者完成适当的运动并坚持规律用药,不断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4)心理护理:患者在出院后的定期回院复查中,需要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对于患者的焦虑、担忧和抑郁等心理,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疏导,帮助患者解除思想负担以及思想顾虑。

1.3 评价标准

(1)2组患者均在其出院后3个月时进行随访调查,并利用ESCA量表对患者出院后的自护能力测评,包含患者的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共43个条目,为4级评分法,分值和患者自护能力之间成正比。(2)2组患者均于护理前、随访3个月末时利用SF-36简明健康简表对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评估,该量表中包含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水平、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6个维度,各维度均为0~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涉及数据以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以(±s)描述,组间数据t、x2检验,P<0.05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自护理能力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等自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见表1。

表1 2组自护理能力评分对比(±s,分)

表1 2组自护理能力评分对比(±s,分)

分组 n 自我概念 健康知识水平 自护技能 自护责任感观察组 38 30.26±4.19 43.62±5.19 40.97±3.95 32.39±2.76对照组 38 20.05±3.06 31.62±2.85 30.05±2.16 23.06±1.85 t值 6.073 8.605 6.529 6.305 P值 0.018 0.010 0.013 0.016

2.2 SF-36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S F-3 6量表评分为:生理职能(53.62±7.13)分、躯体疼痛(62.65±4.13)分、一般健康水平(57.19±3.71)分、精力(50.97±5.83)分、社会功能(60.10±3.39)分、精神健康(63.69±5.19)分;同期对照组:生理职能(53.59±7.20)分、躯体疼痛(62.60±4.09)分、一般健康水平(57.16±3.65)分、精力(50.95±8.95)分、社会功能(60.06±3.59)分、精神健康(63.70±5.20)分。2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中P>0.05。随访末期,观察组SF-36量表评分为:生理职能(82.65±7.19)分、躯体疼痛(80.03±2.97)分、一般健康水平(83.35±5.26)分、精力(80.95±6.91)分、社会功能(86.59±8.06)分、精神健康(87.97±5.98)分;同期对照组:生理职能(72.05±3.16)分、躯体疼痛(70.96±4.06)分、一般健康水平(73.65±3.95)分、精力(74.19±3.35)分、社会功能(71.05±5.97)分、精神健康(73.26±2.98)分。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比较中P<0.05。

3 讨 论

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与此同时还需要改变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坚持合理的运动以及健康的饮食,因此注重家属参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配合度,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疾病康复效果。家庭参与护理模式是对传统护理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和延伸,有利于解决冠心病患者在出院之后依从性下降的问题。该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家属的积极作用,为患者提供出院后的家庭护理和监督,有利于发现患者在出院后治疗中的问题并给予相应指导,同时在家属的帮助下鼓励患者规律服药以及适当运动,并帮助其缓解其负面心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2]-[3]。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随访中的自护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并且随访末期SF-36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运用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出院依从性家属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第五回 痊愈出院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