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2021-02-05 02:13
医师在线 2021年1期
关键词:胆结石开腹胆囊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山西太原 030001

胆结石,又名“胆石症”,属于普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生诱因可归纳为:体质肥胖、不吃早餐、餐后体位不当、肝硬化、家族遗传等,且患者在发病时期还会出现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不良的反应,更加会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伤,截止目前,对于此类疾病,临床上多采取手术治疗的措施[1]。本次研究中,主要选取50 例我院在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作为参考,对其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抽取50 例本科室纳入的胆结石患者作为参考,时间: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将其按照随机抽签法的方式进行分组,每组分配25 例,具体资料如下。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4 例、11 例,年龄区间为32-68,平均(50.13±2.46)岁;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2 例、13 例,年龄区间为34-65,平均(49.53±1.97)岁。2 组一般资料对比后发现,其组间差异相对较小,具有可比性,P >0.05。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治疗:患者全麻后,以平卧姿,在右肋缘下作10cm 左右手术切口,逐层切开腹壁。寻找胆囊三角区,结扎胆囊管离断,剥离胆囊,将胆囊切除掉。术后使用抗生素为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取头高较低侧卧位,行全身麻醉。在患者的肚脐上方做1cm 切口,经切口插入气腹针,建立人工气腹,置入腹腔镜,另外取2 个小孔做操作孔,充分暴露胆囊三角,分离胆囊和血管,使胆囊动脉和胆囊管游离,夹住胆囊动脉和胆囊管,使其离断。取出胆囊,冲洗操作区,观察患者是否有出血情况,常规缝合,视患者情况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使用抗生素治疗。

1.3 评价指标

统计2 组胆结石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并对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3.0 分析数据,文中的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以(±s)、(%)代表,t、χ2检验,P <0.05。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与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明显较低,P <0.05。如表1.

2.2 并发症

开腹手术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包括: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各2 例,切口感染、肾功能不全各1 例,合计6 例(24%),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包括:呼吸道感染1 例(4%),2 者相比较,观察组明显较低,χ2=4.15,P=0.04。

表1:2 组胆结石患者手术各项指标的分析(±s)

表1:2 组胆结石患者手术各项指标的分析(±s)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首次排气时间(h)住院时间(d)对照组2573.85±14.3790.42±25.4335.75±10.2810.35±1.38观察组2540.35±10.2410.53±3.5520.15±8.466.82±1.45 T-9.4915.556.2348.81 P-0.000.000.000.00

3 讨论

胆结石,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具有病史长、病情发展迅速等特点,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的改善,该类疾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更是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3-4]。

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观察组胆结石患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后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开腹手术)较低,P <0.05。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为确切。其中,开腹手术虽然使用成熟度较高,治疗效果较为确切,但是,在手术期间对患者造成的创伤相对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极易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影响最终疗效;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便捷等优势,可以通过腹腔镜对患者胆囊及周围组织进行清晰的观察,且手术并发症相对较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尽早恢复[5]。

综上所述,胆结石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措施,不仅能够较好的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而且还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胆结石开腹胆囊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胆囊壁毛糙是患了胆囊炎吗?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哪些胆囊“要不得”
哪些人易患胆结石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