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石的艺术美

2021-03-10 11:06丁柏钧byDingBaijun
宝藏 2021年1期
关键词:形色写意画艺术美

文/丁柏钧 by Ding Baijun

观赏石审美可分为科学审美和艺术审美两种。科学审美是对观赏石内在的规律法则的分析与解读。它是以矿物、岩石、古生物等自然科学为基础,注重其成因、产状、成份、结构等规律性的科学美,是西方赏石文化主流。

艺术审美是以艺术形象为着眼点,对天然物体观赏石进行美学鉴赏或赏识评判的形象思维过程,是东方赏石文化主流。这里我们着重谈一谈观赏石的艺术审美。

美是憧憬的梦,美是幻化的天,美是理境的花朵,美是艺术的表白。美有时脱空玄奥而缥缈,有时又现实平淡而自然。

题名:【威震八方】 石种:沙漠漆

题名:【天赐福禄】 石种:黄河石

题名:【幸福岛】 石种:戈壁石

观赏石的艺术美是人类用拓展的智慧,对亿万年沧海桑田地壳变迁幻化出的顽石,通过心灵的扫描、审美的视角、发现的敏锐、想象的高超,配以恰如其分、点石成金的命题,赋予了顽石美妙绝伦的艺术生命。

题名:【远行】 石种:古磐石

题名:【迎春】 石种:沙漠漆

题名:【小旺财】 石种:戈壁石

观赏石的艺术美是直观而含蓄的,既有抽象美又有写意写实美。观赏石的艺术美是能够感染人的情商、激发人的灵感的。如同歌唱家上台准备发音,没唱出歌词就已经打动观众的心了,音乐让人激动的往往不是歌词而是音律;舞蹈演员不说不唱只有肢体语言,仅靠其形体动作就让人心潮起伏、热血沸腾;最接近观赏石艺术美的是写意画和雕塑,中国写意画的笔墨本身和笔墨组合就已经是艺术了,写意画的形式语言比所表现对象的形色更为重要,甚至可以离开客观的形色把生活感受概括提炼为纯抽象的形式符号,用高质量、富含中国传统韵致的笔墨设计成平面的现代构图。

当代人对有激情的笔墨构成是很有感受力的,艺术的功能不就是让人动情,让人联想吗?西方的抽象画表现主义,中国的大写意之所以有产生发展的空间,就是因为它是人类思维情感方式的反映,而且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会越来越喜欢具有现代气息的写意画或抽象画。

题名:【夏日蛙鸣】 石种:绿泥石

题名:【一叶扁舟】 石种:泥石

题名:【天兵天将】 石种:碧玉

观赏石的艺术美同样如此,它同音乐艺术一样具有强烈的心灵感染力,同舞蹈艺术一样具有无声的视觉震撼力,同绘画艺术一样具有线条和色彩组合的完美创造力。

不同的是前三者都是人为的艺术,比如绘画艺术是通过作者的笔墨技巧和构思刻意勾勒出来的。而赏石的艺术美则是纯自然的,是抛开任何人为痕迹的纯天然作品,不仅具有形色的美感,更具有图纹、质地、神韵等内在的绝美。

它“克隆”世间万物,惊世骇俗,绝妙无比,充分展现出自然界造化之功,其固有的天然色彩不浮不飘,凝重浑厚,涂抹上画家都自愧弗如的神奇色调。观赏石的艺术美是天地鬼斧神工的杰作,是朴实无华雄浑坦荡的内在艺术神韵,总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官震撼与心灵共鸣。

观赏石的艺术美深不可测,是不容肆意曲解的。其文化内涵涉及天文、地理、社会、历史、地质、矿产、考古、猎奇、绘画、雕塑、诗词歌赋以及园林景观等综合知识。自古以来,凡大彻大悟的藏石家非文人墨客、雅士诗翁莫属。

有人说观赏石的艺术美深奥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隐藏于较深艺术涵养和较高悟性与天赋的美学家内心深处。真正的观赏石艺术鉴赏家须是那些注重广泛的人文修养,具备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层体验与感悟,以国人的哲思,文人的情怀,时代的审美,深入细致的品研精神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人。

“艺术不随年华老,但得赏会悦时新。”

观赏石体现着一种坚韧不拔与天地和谐相处的精神,其艺术美有待于人们不断地发掘、探索、揭秘。

猜你喜欢
形色写意画艺术美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挥毫泼墨忆平生——追忆当代中国写意画大师范子登
以光为笔,绘出形色世界
反向而行,探索有意味的形色语言一一以台湾地区张美智《春天在哪里》为例
形色兼具
试述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艺术美
形色几何
中国传统“工笔画”画种名称溯源
现代写意人物画的笔墨造型要点
摄影与美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