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条被子”映初心 红色沙洲焕新颜

2021-03-17 03:16汝城县农业农村局424100
湖南农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沙洲瑶族农家乐

汝城县农业农村局(424100) 朱 萍

汝城县沙洲瑶族村(以下简称沙洲村)是“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沙洲村位于滁水河畔,隶属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聚焦“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三大主题,打造了一个集党性教育与红色旅游为一体的理想信念教育基地、脱贫攻坚新样板和乡村振兴新典范。相继被授予“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农旅结合,产业发展沙洲村依托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古色乡风资源,大力发展农旅经济。引进湖南中惠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组织农家乐厨师培训班、乡村旅游培训班等“人人有技能”培训11期,覆盖全村500人次;引导村民种植特优水果67公顷;发展民宿、农家乐等配套产业32家;在景区安排贫困人口30余人就地就近就业,做到“家家有产业、人人懂技术、户户能增收”。沙洲村以村集体经济投资,成立沙洲群发种养专业合作社和汝城县群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建成光伏发电厂、瑶族农家乐等村级企业;采取委托经营、提供就业、分红等模式,每年从村集体经济中提取6.8万元作为精准扶贫帮扶资金,引导45名贫困劳动力到合作社和公司务工,月平均工资在2500元以上;53户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户均年增收1000元;8户贫困户通过小额信贷入股,每年保底分红6%以上。自精准扶贫以来,沙洲村实现了从“边远山村”到“红色景区”的华丽转身,建成2个水果观光园、1个观光茶园和1个生态农庄,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民宿8家、旅游商品店16家和餐馆、特色小吃店8家,让35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香喷喷的“旅游饭”,村民从“外出打工赚钱”纷纷改为“回乡就业创业”。截至2020年年底,沙洲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00元,比2014年增加了10644元;村集体收入从2014年的几乎空白增长到2020年的53万余元。

规划有序,生态宜居沙洲村全面落实一户一宅,实行多规合一,投资2.3亿元,完成180栋湘南民居的立面改造,风貌统一协调,搭配美观。拆除了空心房、违建房等200处,保留的37栋充分体现瑶族风情特色的古民居,现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村推进卫生厕所改造,建设3处农村户用公厕,实行网格化管理;厕所粪污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基本实现同步处理并资源化利用等,全村人居环境大为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弘扬精神,党群相连沙洲村将“半条被子”精神奉为传家宝,“把村里群众当亲戚走、把上门群众当客人待”“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村支两委针对夜谈会上群众提出的村内较多太阳能路灯功能损坏、公园和果园水源不足问题,第二天便请专人进行修缮和安装。群众心头牵挂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党群干群关系也进一步密切。在“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沙洲瑶族村,党与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的“鱼水情深”正在时刻续写。

猜你喜欢
沙洲瑶族农家乐
瑶族织锦
“农家乐”应提升吸引力
农家乐里去休闲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云南瑶族银饰探析与开发利用
杜鹃花红农家乐
无题(5)
闽南秘境:鱼骨沙洲
农家乐
心海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