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大山深处的光

2021-03-20 05:37吉静霞
共产党员(辽宁) 2021年3期
关键词:华坪丽江市张桂梅

文/吉静霞

她无儿无女,却被很多孩子亲切地唤作“妈妈”;她身患顽疾,却把学生的学业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她身陷苦难,却始终没有放弃人生梦想。

2020 年夏天,央视《面对面》 节目《对话大山里的女校长》 让她走进公众视野:63 岁的她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几十年,为帮助苦难家庭孩子通过知识摆脱贫困,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使1800 多名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她被授予“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十大女杰”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40 多项荣誉,她就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

张桂梅,1957 年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一个普通家庭;1975年跟随姐姐来到云南中甸林业局支边,1988 年考入丽江教育学院中文系;后来又与丈夫一起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一中任教,直到1996年丈夫因胃癌病逝。

为了走出人生低谷,张桂梅主动申请调离,来到了丽江市华坪县中心学校教书,不久又调到新建的民族中学,从此将全部精力和满腔热血投入到教育事业上。然而这时候,生活又让她经历了一次磨难。

1997 年4 月,她被诊断出患有子宫肌瘤,为了临近中考的毕业生,她一忍再忍,腹腔中的肿瘤越来越大,直到3 个多月后把学生送进考场,她才向学校领导说明病情,住院切除了重达两公斤的肿瘤。

少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夫,再加上病痛缠身,张桂梅承受了远远多于常人的苦难。海明威在《老人与海》 中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无法打败他。张桂梅就是这样的人。学生时代,她是班里的文艺骨干,演出时曾扮演“江姐”,最爱唱《红梅赞》。历尽坎坷成大道,她愈挫愈奋,不断成长,永远前进,也承担起越来越多的责任。

爱,从来就不是孤单的。1998年县妇代会上,全体代表纷纷主动为张桂梅捐款治病,有的代表甚至掏光了衣兜,没有留回家坐车的钱,走几个小时路才回到山里。青山叠嶂几千重,不及乡亲助我情。张桂梅的泪水夺眶而出:“华坪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再多为华坪做些事。”

1999 年6 月,华坪县要建一所孤儿院,投资方指定张桂梅出任院长。从2001 年3 月开始,她自愿不拿一分报酬地干起了第二份职业——“华坪儿童福利院”院长,当上了54 个孩子的“妈妈”。

在民族中学和福利院,张桂梅看到了更多贫困的孩子,特别是很多十六七岁的女孩子正值大好时光却因为贫穷而放弃学业或嫁为人妇,知识的匮乏、眼界的狭隘,使得她们一直在贫困中挣扎。

一个女孩受过教育后能够拯救三代人,张桂梅深深意识到仅仅传授基础知识是不够的,她要帮助这些山区女孩提高素质,继续求学,在她们身上结束贫穷的恶性循环。为此,她萌生了筹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

2002 年起,张桂梅开始为她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四处奔波。2007 年,张桂梅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会议期间她穿的牛仔裤上有两个破洞,被一位细心的记者发现。记者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报道了张桂梅和她想承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事情。不久后,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 万元,帮助她办校。2008 年8 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那些因贫失学女孩的高中梦也随之实现。

张桂梅说:“我时常想,我创办女高的初心和目的就是为了让贫困山区女孩子有书读,能通过读书改变她们的命运,让她们能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成为一个自强、自信、自立、自尊、自爱的人,能为社会作更大的贡献。”

张桂梅所说的“自强、自信、自立、自尊、自爱”蕴含着改变的决心和希望的力量。假如我们是大山里的贫困女孩,假如我们能遇到一位这样的老师,那我们便是最幸运的人。张桂梅的心中有光,她用这光为深山女孩照亮了脚下的路。

正如华坪女高慷慨激昂的誓词所言——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由于入学门槛低,很快华坪女高迎来了第一批学生,可学生们的成绩参差不齐,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字都认不全,有的数学考试只得了6 分。为了圆梦,为了让学生们3年的青春不虚度,张桂梅每天都陪着学生跑操、上课、吃饭、自习,没有一刻停歇……她立下规矩,每天晚上休息时间5 小时,吃饭的时间只有10 分钟。

也许有人觉得苛刻,但我们试着想想,对于大山里的孩子来说,3年学习时间是多么宝贵和难得,对于张老师来说,又是多么急于将孩子们培养成人,我们便不难理解这些看似“苛刻”的规定了。

毫不夸张地说,女高的成功是张桂梅用生命换来的。2019 年,张桂梅被查出患有骨瘤、血管瘤、肺气肿、小脑萎缩等17 种疾病,她每天都从睡梦中痛醒,有人建议她接受先进的治疗,她却说有这个钱,不如再多帮一个女孩子。

张桂梅对学生情之深,自然也责之切。在网上曾经有一段饱受争论的片段:一位女高毕业的女子在孕期后,做了一段时间全职妈妈。当时她想为女高捐款,却被张桂梅“骂”走,不愿看到她没有工作,不求上进。正当网友为张桂梅的言论争论不休时,当事人讲出了背后的故事:高考时她过了二本线。但怕二本万一上不了,三本学费又太高,想上个大专,留在小县城算了。是张老师鼓励她勇敢报二本,终于被内蒙古师范大学录取。大学四年她省吃俭用,拼命读书,毕业后到了上海继续拼搏。2017 年,她结婚怀孕,决定先辞职跟丈夫回贵州。2018 年,她带着孩子和老公,心怀感恩地去学校探望,但当时她还没有工作,张校长知道后就婉拒了她的捐款。

而这名女学生被规劝后,没有丝毫的难堪和不爽。她说:“张老师一直要求我们做独立女性,否则和以前没有区别。我知道是工作上的事情没有处理好,让她失望了。”2019 年,她成功考上了特岗教师。

这样被张桂梅激励而改变人生的女孩子有很多,但她从不求回报。采访中,她说,我们有个规矩,就是跟学生说,你毕业走了,把学校里的事情办完,就不要再回学校。我希望她们安安心心地去读自己的书,走得远远的,飞得高高的,去竭尽全力为社会服务,为我们整个国家服务。不要老背着这个女高为你做了什么的包袱,不要老背着这个张老师为你做了什么的包袱,不要有任何包袱,走了就一心向前,不要回来。

张桂梅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四有”好老师。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她坚韧纯粹、甘当人梯,像一束温暖的光,照耀着女孩们前进的路!让她欣慰的是,那些从大山里走出的女孩们很多又选择回到大山,有的回来在女高任教,有的做了警察,有的当了医生……都成了社会的有用之才。

猜你喜欢
华坪丽江市张桂梅
基于SWOT分析和钻石模型的云南华坪芒果产业竞争力研究
写给张桂梅的一封30万字长信
张桂梅:教书育人奉献所有
华坪女高的校训
女高校长张桂梅陷入“舆论风波”
大山里的女校校长张桂梅 我想改变一代人
丽江华坪花傈僳服饰特征探析
云南省丽江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丽江市林木种苗发展现状及对策
华坪县鲜食玉米栽培新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