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夫妻甘当红色中国孺子牛

2021-04-06 03:51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孺子牛三边牧场

新中国成立前夕,有一对美国夫妇放弃优越环境,毅然前往红色中国去养牛,并最终魂归于此。是什么吸引着他们?他们为何被中国人民所怀念?

甘当红色孺子牛

“阳早”“寒春”,是一对美国夫妻的中文名。阳早出身于美国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就与农牧业打交道;而寒春出身于显赫的知识分子家庭,曾是 “曼哈顿计划”中少数的女科学家之一,与著名的华裔核物理学家杨振宁是同班同学。寒春的哥哥韩丁为两人搭起了“鹊桥”。

阳早15岁时便开始关注俄国革命,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产生好奇。1945年,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打算海运一批荷尔斯坦奶牛到中国和东欧,正寻找奶牛专家与牛同行。阳早毫不犹豫地提交了申请书。1946年3月他乘美军飞机抵上海,但中国的现状让他很失望。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因被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描述的另一个世界所吸引,阳早辞去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职务,奔赴延安。阳早到延安最重要的农业实验基地光华农场工作。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进攻延安。阳早和光华农场同事们带着仅有的30多头奶牛和其他物资撤离。在这次艰苦卓绝的大撤退中,阳早逐渐融入革命生活。

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扔下原子弹后,寒春意识到自己热爱的核物理研究是在制造杀人武器,这让她难以接受,她决定去中国找阳早。1948年4月,寒春到达延安。1949年春天,阳早和寒春在延安一个简陋的窑洞里结婚。

阳早和寒春在瓦窑堡待了近5个月后,接到创建三边牧场的新任务。“三边牧场”包括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当时属陕甘宁边区管辖。那时的三边牧场气候寒冷,物资匮乏,条件十分艰苦。

一切困难都难以熄灭阳早、寒春建设新中国的热情,难以磨灭他们心中的共产主义信仰。他们决定留在红色中国,甘当红色孺子牛。

骨灰撒在奉献一生的新中国

1952年8月,寒春想借着去北京看望哥哥韩丁的机会,在北京的医院生孩子。在北京待产期间,正赶上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宋庆龄得知寒春在北京,便邀请她出席会议。

寒春在亚太和平会议上宣读了她的《简短声明》,这像一颗炸弹在美国爆发了。美国媒体把寒春的故事作为红色威胁侵害美国生活方式的一个例子,称寒春是“逃走的原子间谍”。

会后不久,阳早、寒春的大儿子在北京妇产医院出生,宋庆龄为他取名阳和平。出院后,寒春和阳早在西安东郊闫庄创建了草滩奶牛场。在这里,阳早、寒春生育了他们的二儿子建平(Bill Engst)和女儿及平(Karen Engst)。

1982年,阳早、寒春搬到了北京昌平的小王庄,开始了中国早期的机械化养牛尝试,直到他们去世。

阳早、寒春一生致力于牛群品质提高和奶牛场机械化改良,研究制造出诸多先进的农场机械设施。1988年12月,阳早、寒春主持的《奶牛成套设备研究、牛场设计与中间试验》项目被机械电子工业部授予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寒春负责的牛奶冷冻奶罐的研发项目,达到了美国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占领了中国市场70%以上的份额。

阳早、寒春也为增进中美人民的友谊做出了不少努力,1975年到1977年,他们在美国多个城市作演讲,加深了外界对中国发展现状的了解。

阳早、寒春夫妇的突出业绩,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尊重和爱戴,晚年时多次应邀出席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的座谈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授予他们“外国老专家”称号,享受相应待遇,

阳早于2003年圣诞节这一天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5岁。寒春把阳早的骨灰埋在奶牛场的草地下面。2010年6月8日,89岁的寒春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她的女儿阳及平提议,将父母的骨灰撒到鄂托克前旗三边牧场辽阔的草原上。

在中国的60多年,他们以毫不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当作他们自己的事业,实践了“为信仰而来”的诺言,执着地探寻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如今,在阳早、寒春工作过的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当地政府建起了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的阳早寒春红色培训教育基地,其中“阳早寒春三边牧场陈列馆”占地1325平方米,展示了为共产主义信仰而来的美国友人阳早、寒春夫妇的国际主义精神事迹。

(摘自《新华每日電讯》3.22)

猜你喜欢
孺子牛三边牧场
“孺子牛”的由来
甘为孺子牛
孺子牛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一类问题中的应用
牧场里的马
叮当牧场
父与子
Gift Horse
一道2007北方数学奥林匹克试题的推广
三角形三边关系考点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