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浇开幸福花

2021-04-17 12:15宋文龙
共产党员(辽宁) 2021年6期
关键词:朝阳贫困户村民

文/宋文龙

“廉书记,多亏你给孩子找了份好工作,不然连媳妇都娶不上,真得好好谢谢你,到我家吃顿饭吧!”

“张大哥,今年收成不错吧,快过年了,年货备齐了吗?还缺啥,我给你准备点儿!”

在朝阳市龙城区召都巴镇刘杖子村,村民们和驻村第一书记廉振强相互间亲切地打着招呼,朴实的对话令人心生暖意。

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廉振强毕业于阜新矿业学院,在20 世纪80 年代,是人们眼中很了不起的大学生。1990 年参加工作至今,廉振强留下了不负初心的印记,现任朝阳银行营州支行业务部总经理。2018 年3月,廉振强被朝阳市委组织部选派到刘杖子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在当年考核中登上了优秀红榜,2019年,荣获龙城区“五一劳动奖章”,2020 年,被评为“朝阳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3 年来,廉振强在希望的田野上践行着初心和使命,用智慧和汗水扮靓了乡亲们的幸福生活。

第一书记不是官衔,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党组织交付的光荣任务。

——摘自廉振强日记

刘杖子村距离市区12 公里,下辖6 个村民组,总人口328 户1392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5 户,贫困人口173 人。过去,由于大多数农户以传统农业为主“靠天吃饭”,遇到旱灾之年,几乎颗粒无收,日子过得令人“含羞”。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成了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心愿。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走马上任后,廉振强进家入户了解致贫症结,特别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所想所盼,更是了然于心。刘杖子村有50 名党员,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但苦于没有治穷良策,只能把美好愿景无奈地埋在心里。廉振强深知: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擂劲鼓出重拳,插上脱贫攻坚“硬翅膀”,才能彻底摆脱贫困枷锁;只有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真抓实干吹糠见米,才能让村民有暖暖的依靠感。

廉振强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筹资4 万元修缮了村文化广场,向村民公开精准脱贫政策,对村民关注的产业发展、危房改造、饮水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公示,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将之纳入村“两委”的发展思路,并付诸实施。

要想富,先修路。看到村主路还是坑坑洼洼的土路,遇有雨雪天气,村民出行十分不便,廉振强协调朝阳银行帮扶资金10 万元,对村主路进行了硬化,为各村民组铺设了红砖巷路,沿街安装了26 盏路灯,栽植了花草树木,进行亮化美化。同时,争取资金修建了党建文化广场,制作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建宣传牌匾,安装了文体器材,使村民们在农闲时节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有效地提升了村民们的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路平了,灯亮了,环境美了,村民们的心暖暖的,极大地提振了脱贫致富的精气神。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廉振强带领朝阳银行营州支行的干部职工和社会爱心人士,一同前往看望村小学的孩子们,给贫困家庭学生送去新衣服,向每名学生赠送了书包文具。孩子们和叔叔阿姨一起做游戏,稚嫩的脸上挂满了幸福,笑开了花。

为解决村民看病就医难题,廉振强协调朝阳银行营州支行和朝阳爱尔眼科医院,为全体村民进行体检,对患有大病的村民实施爱心救助。村民们纷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垃圾乱丢乱倒是农村常见的不文明现象,也是影响村容村貌、令人头疼的焦点。为使村民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廉振强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以打造垃圾分类试点村为契机,挨家逐户讲解垃圾对健康的危害和垃圾分类处理的方式方法,使村民了解了垃圾分类处理的目的和意义。通过6 个多月的不懈努力,村里的环境卫生实现了质的飞跃,在考核验收中,获得了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

廉振强(右) 到村民家走访

让村民们富起来,日子美起来,我一定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村民的幸福指数。

——摘自廉振强日记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20 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廉振强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坚持一手抓疫情防疫,一手抓备耕生产,成立了“恩泽种植专业合作社”“锄禾股份合作社”,采取“党支部+ 合作社+ 贫困户”的经营模式,以党建促脱贫,贫困户覆盖率达百分之百。引进150 亩脱水豆角种植项目,优先安置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村民到合作社务工,贫困户除土地流转的固定收入外,因分工不同,每月务工收入2000 元至4000 元不等,村民们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庭院经济虽小,却蕴含着大能量。廉振强协调朝阳银行党员干部,对伊向富、王国庭等14 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进行一对一爱心帮扶,启动了“菜园子工程”,贫困户在自家庭院种植应季瓜果蔬菜,由帮扶人负责包销,每户投入帮扶资金1000元,使贫困户足不出户就有收入。

小康路上,决不能让一个贫困户掉队。村里的大学生张颖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父亲帮工时意外罹难,母亲体弱多病,日子过得捉襟见肘;金哲生活在单亲家庭,母女俩相依为命,大学毕业后一直靠四处打零工贴补家用,生活十分困难。廉振强入户走访得知张颖、金哲的境况后,立即向行领导求援,通过考试,安置两个年轻人成为朝阳银行正式职工,使两个濒临绝境布满阴霾的家庭看到了幸福生活的曙光。村民刘桂霞与丈夫外出时遭遇车祸,丈夫不幸离世,自己也成了重度残疾人。廉振强联系残联,帮助刘桂霞办理了残疾证,同时,争取到在市总工会金融协会工作的好友赵纯坤的爱心捐助,赵纯坤和金融协会获得五一劳动奖章的14 名同事将7000 元奖金全部捐给了刘桂霞,并为她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品,让刘桂霞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了战胜伤残的信心和勇气。

3 年来,廉振强通过不断拓宽帮扶措施、加大帮扶力度、增强帮扶成效,不断挖掘发展潜力,大力实施强村富民战略,助推乡村振兴快马加鞭,如今的刘杖子村已经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完美蝶变。走进刘杖子村,映入眼帘的处处是新农村建设美景,令人耳目一新。每到夜幕降临或农闲时节,村民们就会在村文化广场载歌载舞,那份满足、那份滋润,与城里人的生活相比一点也不逊色。

“心系全村百姓,汗洒一方热土”“心系百姓办实事,为民解难情更真”……村民们赠送的锦旗语言质朴,发自内心的朴实话语,真切地诠释了村民对廉振强和村班子朴素而又真诚的认可和信赖。

“廉书记虽然已经50 多岁了,但知识面广、眼界开阔,没有一点官架子,致富门路广,就像邻家哥哥似的,十分接地气,给我们办了一大堆好事实事!”村党支部副书记贾立新说。

“廉书记真是个好干部,给我们办的好事数都数不过来,有他在,日子就有盼头,对咱百姓真的是太贴心了,要是在村里落户不走该多好啊!”年逾古稀的翟文海、田秀金夫妇道出了村民的共同心声。提及廉振强的名字,村民异口同声,就是一个“好”字!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千好万好不如百姓说好。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廉振强将一如既往,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朝阳贫困户村民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迎朝阳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不许耍赖
圆周上的有理点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