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无奈万里心
——读叶嘉莹《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有感

2021-04-17 12:15王志宏
共产党员(辽宁) 2021年6期
关键词:异国讲学沧海

文/王志宏

“感动中国2020 年度人物”叶嘉莹先生的《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可以看作一本别致的自传,或者说是一本特别的诗词解读,既是解诗,更是解心、解情。

叶嘉莹先生出生于大陆,曾颠沛流离于中国台湾、美国、加拿大,饱受家国破碎、生存困顿、生离死别之苦,大半生的人生调料苦若黄连。她信命,却不向命运低头,一次次在混浊的激流中靠自己的奋争,靠师友的帮扶,迎战并打败了“世俗的大海”,活成了海明威笔下的老渔夫。艰难的岁月在磨砺了她的性情的同时,也让她的诗词由稚嫩而成熟,由小我而天下,寄托哀思,抒发情怀,追念往昔,不断蜕变与提纯,构成了独有的诗词年华。正如她所言:“我命运多舛,但从诗词里,我就能得到慰藉和力量,有了诗词,便有了一切。”

古语说,苦难出诗人。绝大多数人宁可不当诗人,也不希望苦难。但当苦难来临的时候,最考验德行。战火纷飞的多事之秋,父亲随国民党军队东撤西退,三年杳无音信;母亲在手术后返程途中病故,自己寄身于亲戚家中;结婚后因为所谓“政治问题”,夫妻俩都被台湾当局非法关押,丈夫几年后出狱,自己抱着吃母乳的孩子在牢中待了一段时日,出来后在大姑姐家做着女佣的活,母女俩在屋内过道打地铺;应邀去哈佛讲学不成,被逼着在加拿大从头学习英语以教授中国传统诗词,每天查字典到后半夜三点,六点就起床去上课;大女儿一家遭遇车祸罹难,台湾当局以她曾回大陆探亲为由拒绝她回去……叶嘉莹经历的这些事情,每一件都可能是压垮她精神支柱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任何一个节点都没有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她总是乐观相待、率性向前,大量诗词应时而生。

异国

异国霜红又满枝,飘零今更甚年时。

初心已负原难白,独木危倾强自支。

忍吏为家甘受辱,寄人非故剩堪悲。

行前一卜言真验,留向天涯哭水湄。

诗篇写景亦是抒情,文字承载悲痛,很有“心到诗自成,情深韵独工”的味道。她始终把目光望向远方,最初是对生活,知道应该有好的日子在等待她;几番风雨后,她转向对世界的悲悯、对奉献价值的追崇,怀着“要把古代诗人的心魂、理想传达给下一代”的理想,到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几十所大学讲学,在数十年教学生涯中培养了大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人才。劫波渡尽,海阔天空,她的诗词人生又添上了一抹传奇色彩。

席慕蓉说:“我们或许是真的很久没有遇到美好的事或人,但不是这个原因让我们感动,真正的原因是,我们面对的是世间难得一遇的才情和生命。”如今,90 多岁的叶嘉莹先生老当益壮,全身心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

诗词不老,诗人不老。

猜你喜欢
异国讲学沧海
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银龄讲学
沧海爱过的江湖(二首)
10个异国文化中难以翻译的词
2019银铃讲学计划印发湖南拟招260人
那条路,我们早已回不去
功能对等理论下Someone Like You两中译本对比
异国新年前夜的奇葩传统
浅谈讲学案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异国生日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