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地方旅游业与经济发展的思考

2021-04-25 18:52李芙蓉
商讯·公司金融 2021年36期
关键词:文化旅游荆州优势

摘要:荆州市作为江汉腹地、长江沿岸的重要枢纽城市,楚国故都,三国名城,同时是国务院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地理、政策区位优势明显,旅游业、文化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随着城市建设发展与相关政策的推动,荆州市近年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旅游经济发展速度有了显著增长,但仍存在许多制约其更进一步的因素与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荆州目前发展形势与数据,分析制约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荆州;文化旅游;发展;优势;经济

荆州市,古称江陵、郢都,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是重要的长江中游交通枢纽。全市共辖2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2个县,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 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长江港口城市。

1.1历史文化优势

荆州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现代文明和古老文化交相辉映的滨江城市。“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州建城历史长达3000多年。自公元前704年楚国君熊通自立为王,到公元前689年楚国建都纪南城,再到南北朝萧宝融、萧绎在荆州称帝,先后有过34位帝王在此建立都城。从“天下第一循吏”孙叔敖到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从荆州走出去的宰相达138位,荆州是名副其实的“宰相之城”。从爱国诗人屈原到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历史上有大批文人墨客曾在荆州吟诗作赋。例如刘禹锡的“千行宰树荆州道,暮雨萧萧闻子规。”李白的“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拨谷飞鸣奈妾何。”作为三国名城,更有名著三国演义中刘备借荆州、周瑜三夺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让这座城市更有极具吸引力的内涵与灵魂。

1.2地理优势

荆州市地处中国华中地区、湖北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的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夏热冬温,四季分明,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特别是水稻、油菜,使得江汉平原地区成为高产商品粮基地。荆州地区地势低平、河流交错、湖泊众多、土壤肥沃,水产养殖业也很发达。其中洪湖为湖北省第一大湖,中国第七大淡水湖,面积达3.5万公顷,盛产莲藕、大闸蟹与小龙虾,同时還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濒危物种的主要栖息地。荆州是春秋战国时的楚国都城,它东连武汉市、西接宜昌市、南望湖南省,北邻襄阳市,自古以来更是兵家必争之地与商贾必经之地。

1.3交通优势

荆州市是华中地区重要的水路与陆路运输节点,中国南北向最长的国道207国道与东西向最长的国道318国道在荆州交汇,同时有连接内蒙古、广东的二广高速公路与连接上海、重庆的汉渝高速公路在此相交,2019年荆州公路运输客运量达5591万人,公路运输货运量达到9538万吨。水路航运,则更是推动荆州发展的密码,历史著名的沙市码头曾一度带热荆州经济,改变城市发展,使得沙市有“小上海”一称。长江黄金水道贯穿荆州,如今的荆州港也是长江中上游的第三大综合性港口。2021年1—8月,港务集团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达到1120万吨,同比2020年增长37.4%,较2019年增长6%;集装箱吞吐量9.4万标箱,同比2020年增长32.8%,较2019年增长22%;多式联运量达到260万吨,物流代理量突破120万吨,生产经营持续稳定向好。这使荆州成为长江经济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自2021年初荆州沙市机场建成通航以来,开通航线可直达广州、上海、北京、西安等国内17座城市。机场的通航可辐射周边城市,对提升江汉平原及洞庭湖平原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意义重大。

1.4政策优势

2004年,国务院温家宝总理提出中部崛起战略,此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年GDP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011年,为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要工作平台,为湖北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为中部支点提供有力支撑,实行荆州“壮腰工程”与“两圈一带”总体战略、“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荆州振兴规划和“壮腰工程”上升到省级战略层面,成为支撑荆州跨越发展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2021年5月,宜昌、荆州、荆门、恩施四地“结义”。四市、州政府代表,共同在“宜荆荆恩”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上签字。提出充分发挥城市群山水优势,依托恩施大峡谷、利川腾龙洞等知名景区,与群内城市组建旅游产业联盟。多位与会代表表示,山水资源嫁接长江文化、红色文化、三国文化、土苗文化、明文化等文化资源优势,将“宜荆荆恩”城市群打造成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群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一小时交通圈”。

2021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中多次提及荆州,推进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动荆州跨长江发展,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和浩吉交通干线作用,为荆州未来发展提供更加强劲动力和支撑。

2021年9月,首届中国文化旅游博览会落户湖北,长江中游湖北、江西、湖南三省在武汉成立旅游联盟,同时点亮“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三省携手并进、务实创新、互利共赢,协同高质量发展。

国家目前非常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习总书记也多次在各种场所及会议中提出提高国家软实力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荆州是荆楚文化的核心区域,国家也已经将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纳入规划,将来还将继续给予更大的政策支持。

荆州现有国家4A级景区荆州博物馆、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悦兮半岛温泉度假区、松滋洈水风景旅游区、荆州楚王车马阵景区五处,国家3A级景区张居正故居、石首南岳山森林公园、荆州九老仙都景区等12处,国家A级景区仍是目前荆州旅游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为特点,各地游客到风光旖旎的乡村体验风俗民情、感受乡村生活模式。2020年荆州探索开创乡村旅游以来,不断提档升级,现在已有36条乡村旅游线路,涵盖楚王车马阵、辽王墓景区、红旗林场粉黛园、沙岗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等各类旅游景点。自2019年9月荆州方特东方神画主题乐园(荆州华夏历史文化科技园)在荆州纪南文旅区开园,园区共41个室内外主题游乐项目。现代科技与神话传说的完美融合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往体验,荆州方特也成为湖北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历史文化主题乐园。目前荆州方特主题乐园二期正在筹划建设中,主题为复兴之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外,荆州文化和旅游局还推出了与周边城市相融合的三国文化游、一江两山精品之旅、楚文化精粹游等旅游线路。

1.城市特色宣传及营销不够,从而导致知名度不够。在其他城市能在地铁站、商业区宣传广告牌上经常看见关于武汉黄鹤楼、宜昌三峡人家、恩施大峡谷等地区旅游景点的宣传信息,诸如“醉美三峡,大美宜昌”、“神秘的北纬30°”、“中国好山水,天赐恩施州”,这让路人在不经意间就记住了解了这个景点,甚至是对这座城市产生想要一探究竟的宝贵好奇心。遗憾的是,却鲜少看到有关荆州市的旅游景点宣传,目前仅有的宣传资源也大都投放在荆州本地。前往荆州旅游消费的游客们也大多靠亲友口耳相传了解荆州,然后随旅行社省内跟团旅游或是周边城市居民就近游玩。这进一步导致游客旅游目的不明确、对文化不了解。特别是跟团旅游的老年乘客与外国游客,对荆州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与旅游特色知之甚少。在自驾游越来越受欢迎的今天,城市知名度尤为重要,且城市知名度往往与城市吸引力成正比,对其经济发展、设施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究其根本,荆州旅游促销财力不足,导致宣传促销不够,严重地制约了荆州旅游市场拓展和旅游经济增长。最近几年荆州市虽加大了对荆州旅游的宣传和推介,但由于缺乏经费,荆州的旅游促销工作十分被动,以致荆州旅游在国人心中逐渐冷落甚至淡忘。

3.景区间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不足。荆州市国家5A级景区楚王车马阵(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荆州城区西北方40多公里的川店镇张场村,荆州博物馆位于古城西城区,松滋洈水风景旅游区又在城区西南方100公里的松滋洈水镇,此种景点分散的状况更需要配套完善的交通,目前景区直达线路、客车班次不够,景区附近缺少酒店、餐饮项目,且缺少高水平、高规格的配套服务,这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远郊区旅游进一步发展。

4.旅客对荆州城市印象不好,旅游体验欠佳。荆州客运站门口黑车拉客现象屡见不鲜,荆州火车站的出租车漫天要价也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尤其针对外地口音乘客,2021年春节期间相关部门对出租车收费不规范情况的市民投诉进行了处理,依法依规进行了罚款教育,但这还远远不够,火车站、机场、客运站等交通枢纽站是最能影响初来此地的人们对一座城市第一印象的地方。近年来荆州市政大肆整改城北城西,拆除民居,封锁道路,部分片區即使早早有所规划,或建设成居民住宅区,或改造成湿地公园,但因种种原因建设工程搁置,工程安排一推再推,留下的是拆到一半、黄土裸露的大片土地和灰尘堆积的道路。2021年五一劳动节期间,荆州方特景区因人流量太大、景区秩序混乱导致游客不满,一度闹上新闻和热搜,这与景区管理部门未能正确判断景区容量,为了营业利润无尺度售卖门票,未合理规范引导游客脱不开关系。诸如此类事件的发生,使得部分游客旅游观感、体验较差、对荆州整体城市印象欠佳。

1.抓住发展机遇,加大宣传投入。荆州市洪湖市、荆州市监利市作为观察员先后加入武汉“1+8”城市圈,这是带动荆州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加之“宜荆荆恩”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的达成与湖北、江西、湖南三省成立旅游联盟。荆州市更应抓住政策红利,利用位于中间地带的客源优势,加大宣传力度与投入,多多借助新媒体发展的春风,利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做出自己的东西,打造属于荆州自己的旅游特色品牌,让“荆州文化”走向世界。同时充分与长江大学等高校合作,用营销的思维去处理文物资源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用故事的演绎去诠释文化的内涵及存在,让楚文化镌刻在游客心里,让三国文化流连于游客的口碑之中。

2.提供金融支持,招商引资。政府应支持旅游企业拓展融资渠道,促进形成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拓展信贷资金渠道来降低成本,推动债券的支持作用,以减轻小型旅游企业投资负担。政府每年财政拨款中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从而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开发促进景点周边酒店、餐饮业升级完善。同时面向全社会招商引资,大力支持荆州旅游文化高质量项目的开发与建成,也相应地提高本地旅游企业的竞争意识,在不断竞争中进步,提升综合质量。

3.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改善城市印象。通过宣传引导,建立不文明行为惩戒机制,开展志愿者劝导活动等方式,加强市民素质教育、整治市场乱象,加快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的脚步,让全国文明城市成为荆州的一张新名片。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民素质更能让外地游客能感受到荆州这座城市的人文魅力,让旅客能有再次来荆旅游的想法,让文化旅游与经济发展“可持续”。

4.以民俗为依托,开展景区活动。悠悠历史长河中,荆楚大地孕育了多彩的民俗文化,如“荆州说鼓”、“马山民歌”、“荆州花鼓戏”等,可以此为依托,开展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大办每年在古城东门举行的赛龙舟活动,并以此为核心发散性地开展其他节日项目。其他如庙会,博览会等活动也可加大宣传力度,如同篝火晚会一般,让游客有强烈的参与感,同乐感,而不仅仅是让本地人感受到活动的欢乐氛围。

5.突出文化重点,做出古城品牌。荆州的楚文化、三国文化、水乡文化等都各具特色,但东做一点西做一处不免让人有眼花缭乱之感,且三国文化不乏有其他强有力的竞争城市,楚文化年代距今太过久远,又没有现存太多完整的遗址,水乡文化又缺乏竞争力与特色。故可以将现有文化资源整合,按类别或时间线导览式旅游,以历史故事和现存遗址为根基,打造荆州特色旅游。就汤下面、串珠成线,以楚纪南故城遗址、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中心,连结各区域有着相同文化根源的景点,实现有体系的线路整合,持之以恒地打造荆州文化旅游 IP。

结语

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继续规划乡村旅游线路。实施乡村振兴,坚持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荆州实施乡村旅游以来成功显著,受众大多为城镇居民和周边城市游客,此战略使带动经济、人民幸福、乡村建设一举三得。荆州市拥有独特的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且正值政策春风,发展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王紫萍.贵州省旅游业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分析[J].开发研究,2014,No.171(02):90-93.[2]黄艳霞.旅游业与经济发展统计分析――以河南洛阳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08):35-36.[3]胡凤英,郑毅,刘小静.城市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互促关系的评价研究——以广西区14个地级市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5,No.678(23):120-122.

作者简介:李芙蓉(2000-),女,汉族,湖北荆州人。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学。

猜你喜欢
文化旅游荆州优势
画与话
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意发展态势评价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筋骨强 腰身壮
易中天为刘备找借口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