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东: 40年基层坚守把肩章越擦越亮

2021-05-17 14:23杨再成文波
晚晴 2021年1期
关键词:户籍背包队友

杨再成 文波

工作中人们常说“一年热、两年温、三年冷、四年冰”。可是在贵州省一个偏远山区乡镇派出所,有一位普通民警,不管是在部队服役,还是转业成为户籍民警,为了对得住肩上的肩章,近40年来对事业的热情和执着一直都没衰减过。

他,就是贵州省沿河自治县土地坳镇派出所户籍民警——文国东。

情系国家  炮火当中立战功

1978年,高中毕业的文国东应征入伍,实现做一名军人的梦想。入伍不久,对越自卫还击战就打响了,文国东作为一名运输兵被派上了前线,负责物资补给,伤员转运等工作,并且还是某运输组的组长。

1979年的一天,战斗进行得很激烈,前线有20多个战士负伤,急需从2号高地转到8号高地救治,可是道路已被敌方封锁,沿途经常弹火纷飞,连长非常着急,于是找到文国东叫他想办法把伤员运回来。文国东带上4名战友,开着4辆车就出发,在封锁区经过数小时的观察,他发现敌人的炮火每打一小时要停顿14分钟,于是他利用这个空当带着兄弟冲过封锁线,安全到达了8号高地。然而当再次穿过封锁线时,一个战友的车陷入了泥潭,眼看敌人的炮火马上就要开始,为了保护队友,文国东果断决定让3名队友负责把车弄出泥潭,自己打掩护引开敌人的火力。不曾想在掩护过程中一块弹片砸到了他的脚上,文国东自己也成了伤员,但为了救自己的战友,他带伤开车把全体队友和伤员全都安全地运到了8号高地,为此他被部队记三等功一次。

战斗结束后,某山顶上有6门大炮需要转移,可是临时公路几乎被战火摧毁,连长再次把任务交给了文国东,他带上6名队友就出发,通过仔细的观察和高超的驾驶技术,他带着队友把6门大炮安全地运了下来,再次荣立三等功。

由于文国东表现出色,三年义务兵满后转成了志愿军,直到1991年转业。

心系百姓  一路汗水一路情

1992年,文国东被安排到了当时的土地坳区派出所,这年派出所刚好从人民公社那里接手户籍工作,所有资料必须重建。刚到岗文国东就背着背包出发了。然而条件的艰苦程度是完全出乎他想象的,从区派出所到马场村,背上背包要走五、六个小时才能到达,进村子常常是一个月才回来一次。

“背包里衣服、鞋子、蠟烛都有,在村子里待多长时间都不怕,只是在路上太辛苦了。”文国东说,背包里洗漱用具、换洗衣服加上整个村子的各种表册总共有50多斤,走在平坦的道路上都是汗流浃背。走进村子,群众对户籍工作不是很了解,大家都不重视,每到一家都要进行耐心地交流,从生产生活、户口的用处、到全村的办理情况都得逐家逐户地交流,每登记一户都得花上半个小时或是更长时间。

为了提高效率,文国东白天入户或是下到田间地头与群众交流了解家庭成员信息,填写相关表册,晚上填写户口本然后再送证上门。

“我从那时就深深爱上了户籍工作,并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户籍工作办好。”1993年土地坳派出所原来的户籍民警调走后,文国东主动申请并成为了一名户籍民警。

爱岗敬业  攻坚克难争达标

在村里,大家都拿文国东当亲人。他说自己从事户籍工作20多年,全镇90%的家庭他都去过,不是去办证就是去送证。以前很多人叫他“小文”,现在人们都叫他“老文”了,特别是在他包片的村里,他和群众相处得就像亲人一样。

他说所里人手紧,一直以来他都是包片民警。2016年自己包片的沙湾村两户人家因为琐事发生抓扯,并闹到了县医院,自己因为窗口工作一时走不开,所里就派其他民警和村干部到县医院调解,可是两家人都说只相信老文,最后还是文国东帮助调解好了。2016年“6·26”大暴雨,文国东包片的丰岩石村,恰巧处于滑坡地带,他凌晨2时就冒雨进村逐家逐户动员村民们撤离……

20多年来,文国东为村民们所做的这种小事很难细数。“老文是个实在人,什么事都为我们着想,我们就拿他当亲人一样。”五谷片区村民文道轮说。

20多年来,有两任局长曾要把文国东调进县城都被他拒绝了。文国东说自己只是习惯了与老百姓打交道,习惯了被群众需要罢了。

由于长期坐着,文国东的双脚显得特别无力,如果不用手支撑,坐下后就站不起来。到重庆检查,医生说:“这是职业病,没办法治啊。”前年,文国东还做过一次肾囊肿手术,可是他对工作的热度一点也没减少。他说:“马上就要退休了,再过一年想做工作都没机会了。”

面对这样的身体,面对近40年对工作的默默付出,文国东说他无怨无悔,因为不管是做军人,还是做民警,40年里他都没有负过肩上的肩章。(来源:多彩贵州网)

猜你喜欢
户籍背包队友
鼓鼓的背包
可帮忙挡雨的背包
征婚信息
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