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就是时刻准备着

2021-05-29 02:10李晓光
河南电力 2021年5期
关键词:青年人时刻年龄

张 喆 李晓光

周末,窗外春风正劲,草长莺飞。家中妻子在整理家务,女儿去参加课外兴趣班,小儿子在独立完成周末家庭作业,我在躺椅上看着书,享受着难得的安静时光。

不一会儿,儿子的房间里传出了竹笛声,他在为学校的才艺展示做着准备,熟悉的旋律传入耳中,让我不禁跟唱起来:“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听到我的声音,儿子跑出来问我:“爸爸,你也会唱这首《青春舞曲》?这可是青年人喜欢的旋律啊。”儿子疑惑的神态让我也恍惚了,我究竟还是不是青年人了?

查阅资料才发现,原来不同的组织对青年的年龄界定不尽相同,

年龄起点多为14岁,而年龄终点却差了很多,从24岁到44岁不等。这让年近不惑的我也困惑了,为了向儿子证明我还算是青年人,我搬出了世界卫生组织对青年的年龄界定标准,“44岁前都是青年人,你老爸我才40,当然是青年人了。”看着儿子心满意足离开的身影,我在心中嘀咕起来,80后的我这算是踩在了青春的尾巴上了。

合上书本,闭目回思,年龄就真的决定着个体青春与否?其实,钟摆掠过,只伤肌表;追求不再,方堕暮年。青春,不止于少年,有关于故事,只属于未来。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我认为真正的青春只有时刻准备着才能不被虚度。一想到这些,我的思绪就飞回到从前。

张喆在现场采访。

“时刻准备着”是青春的梦想。最早接触到这五个字还是在我少年阶段时,在学校里的中国少年先锋队入队仪式上,我和同学们面向队旗庄严宣誓完毕,领誓老师都会紧跟一句:“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一群稚嫩的少年随即跟诵:“时刻准备着!”声音稚嫩但语气坚定。虽然那时我不太懂得这五个字的具体内涵,但却将它们牢记在心。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所比喻的,少年之人如朝阳、如乳虎、如春前之草、如长江之初发源。少年是青春的前奏,青春是少年的梦想,只有时刻准备着,才能让青春以梦为马,让少年不负芳华。

“时刻准备着”是青春的激情。告别校园,进入职场,岁月就仿佛按下了倍速键,很快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我却依旧沉醉在单身生活的快乐之中。在父母亲朋的催促下,晚熟的我仿佛顿然开悟,不知道从哪里学来死缠烂打的本事,对着心仪的女孩开始“狂轰滥炸”式地追求,从最开始的获取联系方式,到连续数月的接送上下班,原本以为会持续两三年的恋爱期,被我压缩到了几个月。现在想想确实好笑,那时候脑子里每天想的都是谈情说爱,以至于婚后的正常生活都被怪罪成了爱情疲惫,而我竟然无言以对,原来时刻准备着也是要持之以恒的。

“时刻准备着”是青春的拼搏。“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前些年,公司里气排球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虽不懂球技,但身材高大、喜欢运动的我被招进了球队做一名替补队员,总干一些场下捡球、场上递水的事,时间久了,心中不免有了怨气,这股子怨气成了我每次额外加练的动力。我需要的就是一个上场比赛的机会,为了这个机会我时刻准备着。果然,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次替补出场的高光表现不仅让我坐稳了主力的位置,而且还在不久以后当上了球队的队长,这段经历成了朋友们津津乐道的谈资,时刻准备着也成了我的座右铭。

“时刻准备着”是青春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段出自党的十九大报告里的话成为了我近几年工作上的指引。参加工作已有18年了,不可否认,现在的我有成长的烦恼,有工作的焦虑,有现实的压力,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如何度过才能给将来的自己留下充实无悔的回忆?每当困惑时,打退堂鼓的意念便在心中萌生,思想的交锋在脑海中不停上演,庆幸的是,每次都有一个洪亮的声音提醒了我:“与其埋头抱怨,不如奋起改变;与其庸庸碌碌,不如策马向前。”这种时刻准备着的态度,不正是青春该有的样子吗?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这是百年前梁启超先生对青年的寄语,也辉映当代中国青年的真实面貌。一首歌、一句孩童的疑问,引起了我对青春的回想。今天,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明天,青春才是用来回忆的。虽然我已经踩在了青春的尾巴上,但青春无碍于岁月,取决于心境。领悟人生真谛,靠的是经历而不是年纪;破除成长迷雾,凭的是奋斗而不是“叹老”。人生各个阶段都有各自的意义,但无论身处何方、年龄几许,心怀青春,生命就不会褪色。努力、昂扬、时刻准备着,让青春拔节生长,舒展成该有的模样。

猜你喜欢
青年人时刻年龄
变小的年龄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冬“傲”时刻
捕猎时刻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材料作文“做一个Nice 青年”导写
为啥找不到女朋友
年龄歧视
算年龄
一天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