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死角

2021-06-02 08:27胡展奋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死角垃圾场智齿

胡展奋

微信圈最大的垃圾场就是“养生圈”了,这一点还有异议吗?

怎么吃怎么睡怎么拉……应有尽有,提倡禁欲的,提倡倒爬的,提倡生食的,提倡辟谷的,甚至有提倡纵欲或“拒吃一切种子”的,但老人病人女人孩子該死的还在死去,而且养生家们也在批量地死去,五六十岁就走人的大有人在,这种难以自圆的尴尬其实早已有之,比如太极拳最“养生”,但是太极拳里最负盛名的泰斗级人物“杨澄甫”生于1883年而卒于1936年,只活了53岁——并非意外横死,而是心血管疾病死亡。

微信圈最大的垃圾场就是“养生圈”了。

可见养生界鱼龙混杂,良莠并存,谁说的都没个准。事实上如同现代医学存在巨大的局限性——很多病是“看不好的”一样,很多人再怎么“养生”都没用——养生是有“死角”的。正是人类的进化,造成了很多“先天性疾病”,养生无效,反对无效。

进化使人类直立,直立有利于脑量的增长,并使人类祖先的前肢获得自由,得以进化为劳动器官。但是,正因为直立,人的脊柱承重过大,腰痛(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和脊柱弯曲不单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而且“养生”无效,无论你药疗食疗补钙还是桑拿,最多缓解一下症状,要治愈这些“先天性的获得”,门都没有。

大名鼎鼎的糖尿病也是“进化惹的祸”,经常饿肚子时,人类为了生存,进化出了“时时节能”的储蓄机制,为抵御饥饿和寒冷,血液中的葡萄糖随时会转化成脂肪以备不时之需,这套机制在冰河时期是有生存优势的,一旦进入“大鱼大肉”的饕餮时代,就能量过剩,吃进的卡路里越多,就越容易得糖尿病,日子越富裕,糖尿病越多,进化形成的体质弊端,和你是否“养生”没关系,“日行2万步”只是“强行耗糖”而已,你的体质仍然让“血液中的葡萄糖随时会转化成脂肪”,以前过穷日子时,有谁听说过“糖尿病”的?就这贱命。饿不死,饱死。

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因为爬着走,没听说过有“内脏下垂”的,唯独人的直立,内脏都在下垂,心下垂、肾下垂、胃下垂、子宫下垂,卵袋下垂,“下垂”带来众多的疾病通过治疗能缓解,但迄今没法根治。除非你也“爬着走”。

“伟大的进化”也使静脉曲张以及痔疮、便秘成为人类特有的痼疾,你看到过一头猪或一条狗痔疮了或便秘了吗?特别是痔疮,普遍的暗疾,“十男九痔”,更有说“十女十痔”的,可见其广泛性,任你再科学的养生,也只是“缓解”罢了,“痔”是直肠下端肛垫出现的病理性肥大,是你直立的代价,再“低脂无糖少油”不能杜绝它们的存在。同样,你可以是一名出色的“健康顾问”,但对自己的“骨盆狭窄”束手无策。由于直立,人的骨盆下部开口普遍变小,而人的婴儿之头部,相对地硕大,使孕妇难产之普遍为自然界独具,当然你可“剖宫产”,但“骨盆狭窄”不可改变。

进化,使我们的头颅变大而口腔缩小,本来好好的智齿(沪语‘尽根牙)因此无处安家,只好暴力拔除,而护齿洁齿的“养生鸡汤”你即令能背诵一箩筐,与倒了霉的智齿何干?

养生的死角,实乃养生不可承受之重。你可以高喊“我命由我不由天”,寄望于未来的基因工程,认为可以当年“淮国旧”一样“旧调新”,换零件。

但事实上除了重新进化,否则体质性的弊病,“上帝的笔误”无解。科学再发达也有瓶颈,除非我们不再直立。

除非我们不再生活在重力世界,或者地球不再跻身于“万有引力”。

猜你喜欢
死角垃圾场智齿
无论智齿疼痛与否应尽早拔除
美有毒垃圾场附近居民平均少活0.25年
提防汽车视线死角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智齿痛起来苦不堪言,究竟该不该拔?
智齿到底该不该拔?
无死角清洁的马桶刷
现实照进“桌面”
智齿
通过“电视”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