谀风

2021-06-02 18:32张勇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自警主子马儿

张勇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何止先汉后汉,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兴盛繁荣都需要“亲贤远佞”。这个道理人们都懂,那些手握权柄的大人物更是心知肚明,也都不愿亲近小人。问题在于,如何识别小人?这是非常关键的,历史上已经盖棺定论的很多小人,在当时的主子眼里,都是大大的忠臣。

汉武帝时,上官桀因善于养马深受主上青睐。有一阵子,武帝因病,好久未去御马苑了。等到痊愈后,他惦念着马儿,便急忙来到马苑。看见那些马儿大多瘦弱不堪,不禁勃然大怒,对上官桀斥责道:“厩令难道以为我不会再见到这些马了吗?”便要将上官桀逮捕下狱。不料,上官桀不慌不忙,往前一跪:“我听说皇上龙体欠安,日夜忧愁害怕,实在没心思照料御马啊!”还流下几行眼泪,委屈得不要不要的。汉武帝一看,上官桀是多么的爱朕啊,从此,对他十分亲近,屡次提升,直到临终前下遗诏,让他与大将军霍光一起辅佐幼主刘弗陵,成为汉宣帝的顾命大臣,权倾一时。

我们作为局外人都能看明白上官桀的谄谀之术,但汉武帝身处其中,非但不对那番巧言令色产生任何质疑,甚至还美滋滋地沾沾自喜,自以为真是受到人人爱戴,特别是那个上官桀。

“谀风”如何才能吹不进,关键在于被吹的主子能否辨明真假、是非,是不是一个自以为是、自以为好的人。一言以蔽之,就是保持清醒,正视自己和身边人。

顺着好吃,横着难咽。尽管很多人都在主观上不喜吹“谀风”,也不愿落得“亲小人”的恶名,但却经常不由自主地就中招了。

清代学者袁枚,聪敏过人,20多岁就任县令。赴任前向恩师尹文端辞行,尹问:“你此去都准备了什么?”袁答:“准备了100顶高帽子。”老师不悦:“年轻轻就搞这一套?要勤政务实呀。”学生忙回应:“您有所不知,如今人们都喜欢高帽,像您這样不喜欢奉承的人凤毛麟角呀!”尹甚悦。袁别后笑谓:“帽子送出一顶,还剩99顶了。”

谄谀者为何要谄谀?原因很简单,是看中其手中的权力,背后的利益。如此,一旦权力退去,利益散尽,谄谀者也就吸完了给养,鸟雀般散去而又忙着谄谀下一位去了。

“谀风”如何才能吹不进?根子还在听任甚至享受谄谀者身上。要充分认识到,谄谀,实际上是一种欺骗。要注重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我是谁”“来自谁”“为了谁”“维护谁”等问题的认识上做出准确判断,做到位高不自显、权重不谋私、功多不自傲。阿谀奉承是一种麻醉剂,不仅麻醉人的大脑神经,更会腐蚀人的灵魂,使人失去理智甚至良知。如此可解书中为何说“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猜你喜欢
自警主子马儿
人生路上常自警
看!马儿在说话
减字木兰花·咏犬
江山如画
献给猫主子的秋の珍味
风景
斯基大人换主子
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方法
三字经
路遥知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