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江淹“振肃百僚”

2021-06-02 18:32顾农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刺史太守

顾农

江淹(444年—505年)是南朝著名文学家,其代表作《恨赋》《别赋》尤为脍炙人口,历代传诵;他同时又是一位非常严明的“纪律检查”官员,在萧齐王朝担任御史中丞期间,弹劾查办了不少有问题的高官,内外肃然,得到很高评价。文学史上一般只讲江淹的创作成就以及他后来的“江郎才尽”,其实他的这些政绩也很值得一谈。

《南史·江淹传》写道:“少帝初,兼御史中丞。明帝作相,谓淹曰:‘君昔在尚书中,非公事不妄行,在官宽猛能折衷。今为南司,足以振肃百僚也。淹曰:‘今日之事,可谓当官而行,更恐不足仰称明旨尔。于是弹中书令谢朏、司徒左长史王缋、护军长史庾弘远,并以托疾不预山陵公事。又奏收前益州刺史刘悛、梁州刺史殷智伯,并赃货巨万,辄收付廷尉。临海太守沈昭略、永嘉太守庾昙隆及诸郡二千石并大县长官,多被劾,内外肃然。明帝谓曰:‘自宋以来,不复有严明中丞,君今日可谓近世独步。”

这里介绍的江淹“振肃百僚”的情况,是发生在齐武帝去世、发生接班人危机之时及其稍后。永明十一年(493年),齐武帝萧赜崩,政局发生动荡,经过宗室成员萧鸾等人的努力,太孙萧昭业接班为帝(少帝),而大权则落在宰相萧鸾手里。到第二年(494年),萧鸾废掉萧昭业,另立昭业之弟昭文,稍后又废之,自己上台当了皇帝,后称明帝——这一年换了三个年号:隆昌(萧昭业为帝)、延兴(萧昭文为帝)、建武(萧鸾为帝)。

(江淹)在这样的多事之秋充当御史中丞,是不容易的。被他弹劾的中书令谢朏、司徒左长史王缋、护军长史庾弘远,看来都是政治问题,“托疾不预山陵公事”是说他们借口生病不参与为皇帝萧赜治丧,这是很大的罪名。前益州刺史刘悛、梁州刺史殷智伯二人都是经济问题,“赃货巨万”,数额巨大,是非处理法办不可的。临海太守沈昭略、永嘉太守庾昙隆及诸郡二千石并大县长官是些什么问题,史料不足,已难确知。估计经济问题居多,那时官僚贪污的问题已很严重。

江淹不仅文章写得好,官也当得好。“当官而行”,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

而稍后就发生了所谓“江郎才尽”的转折,说是他做了一个什么梦,手中的彩笔被拿走,从此作品的水平就大大下降了。此事涉及甚广,这里无从深论,但可指出一點,就是他在官位上公事太忙,应是创作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何况这时江淹已经年过五十,不复是精力充沛的少年郎了。

猜你喜欢
刺史太守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让子弹飞
薛宣割黄绢断案
坐等太守上头条
The Establishment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BaShu in the Tang Dynasty
冒充太守,得认识儿子
西汉刺史制度研究
“太守”是怎样的官职
公事公办,私事私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