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探讨

2021-07-04 05:45朱海霞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朱海霞

摘要:新课标改革要求我们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机制,从以成绩提升为重心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重心。这就表明新时代下的语文教学不但需要学生了解语言知识的内涵外,还必须培育学生的思想情感能力,使学生能获得更全面的发展,进而使德育与智育共同进步。基于此,本文结合了对国内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经验的剖析,介绍了在新课改背景下怎样把思想教育与情感教学纳入我国中学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教学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元素为学生进行情感教学渗透,进而发挥出语文教学的人文优势。在本文中,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就如何在初中语文中开展情感教育做出阐述,希望能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做出努力。

一、分析教材内容,激发情感共鸣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受传统中国教育教学观的影响,教师往往注重学生的笔试能力,而忽视学生情感素质的提高,从而形成轻德育、重智育的教学现象,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为了突破这种教学情境,教师可以从分析教材内容入手,找到一些具有强烈情感特征的文章,引导学生阅读,通过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老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之前,老师可以告知学生课文的主旨与内涵,并以此为基点让学生思考、设想与课文主旨有关的主要情景,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便在阅读前与阅读内容产生强烈共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独立进行阅读,帮助他们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涵,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值得注意的是,在阅读过后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把自身的阅读体验以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借助书面表述,能够更加调动学生的情感意识,使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与情感描述来感受文章的内涵。[1]

二、强化师生沟通,完善教学质量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此时的学生身心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并且开始逐渐展现自己的个性。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因材施教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确保不同个性特征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自身水平上得到提高。在给学生讲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和学生保持有效交流,以便准确了解学生的心态变化,从而帮助学生制定完善的教学指导计划。在指导学生掌握课文基本知识点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做好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说明自己在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现象,怎样解决,和在文章中解决的方法又有什么差别,再经过剖析与反思后,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强烈的统一感觉,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这种与学生认识能力相一致的问题教学模式,能够从各个层面上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观意识,从而保证了学生的思考方法在自己的层面上进行了有效突破,让学生能够分析新问题,挑战传统认识,逐步形成全新的知识模式。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帮助他们形成阅读良好习惯的重要方法。所以,在创造良好的阅读情景以前,老师先应提出具体的阅读计划,明确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学生取得怎样的成效,以便为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在创造情景的活动中,教师应全面考察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创设更适合他们发展的阅读情境。[2]

三、引入信息教学,调动自主意识

在计算机技术日益发达的语境下,指导老师研究如何把计算机技术导入语文课堂,并导入学生的语言课堂,从多角度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听力与视觉理解,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语文课教学情感,以此起到充分调动学生语文课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其语言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信息技术具有整合声音、图片和文字的优势。它能把较抽象的语文基础知识内涵,以较深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并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通过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将文章的内容以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一种更为直观形象的形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同时,教师还应将整个文本的内容浓缩成短视频的形式。阅读整篇文章后,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短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或以声、形、影的方式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情感。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具体理解后,自己拍摄文本的某一部分或全部内容。这样,才能培养灵活有效使用语文基础知识点的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完成教学录像,能够调动学生的语文课学习情感,使学生从各个视角体会语文知识的吸引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组成一个微课拍摄小组,在小组组长的领导下,将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工作进行分工,让学生熟悉自己的角色和台词,从而更好地在视频中发挥作用,或者让学生在独立解读文本内容的过程中更好地体验文本的情感。[3]

【结语】综上所述,在新课改大背景下,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老师们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指导学生掌握语言基础知识,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认知兴趣,逐步增强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使其感受语言学习的内容,更深刻的感受语言学习的吸引力,调动其学习的主观意识,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以更有效培養。除此之外,情感教育还能够让学生通过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充实自身的情感经历,为他们以后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奠定牢固的基石。

参考文献:

[1]马骏.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探讨[J].知识文库,2022(03):127-129.

[2]刘虎.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年会论文集(上).[出版者不详],2021:608-610.DOI:10.26914/c.cnkihy.2021.060645.

[3]马英芳.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析[J].家长,2021(33):115-116.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