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山乞巧

2021-08-10 20:54欧嘉荣
广东第二课堂·小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乞巧道工序公仔

欧嘉荣

化龙潭山乞巧文化节

潭山村的民俗文化活动中,最著名的要数乞巧文化节。其中,节日活动中的乞巧公仔别具特色。乞巧公仔个头不大,制作却不简单——包括人物造型、服装裁剪、工艺刺绣、面相绘画、镶、扎作等多道工序,完成一个公仔至少需要4至5日。

每逢七夕,许氏宗祠都会进行“摆七夕”活动。届时,村民们会前去观看乞巧公仔,也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参加节日盛会。潭山乞巧已列入广州市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每逢七夕,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潭山村就会隆重举办远近闻名的潭山乞巧文化节。

乞巧,是中国的一种风俗。农历七月初一到初七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乞求智巧,称为“乞巧”。据说,织女七姐是天上的织布能手,旧时妇女向七姐“乞巧”,就是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乞巧节在化龙镇叫“七姐诞”,又叫“摆七娘”。据记载,潭山村的乞巧民俗渊源流长,很早以前就有“摆七娘”活动。

其实,“乞巧”也是“斗巧”“赛巧”,也就是利用乞巧公仔的制作,考验“巧女”穿针引线的制作手艺,所以乞巧公仔制作非常精细。“巧女”会用布料、海绵、泡沫及铁丝等材料做成各种缩小版的人物、摆设和小物品。虽然是缩小版,但手工一点也不能马虎。

我们采访过潭山乞巧的老艺人许冠其爷爷。他说,制作一个乞巧公仔头就有好几道工序:一是造型。用泡沫、海绵包裹固定铁丝,用玻璃钢材料把乞巧公仔头灌成模型。成型后,还要往乞巧公仔头中间填充石膏,用竹筷子固定,等石膏干了再进入下一步。二是设计。给人物配上不同的小头饰如凤冠、帽子、头发、发髻等,再套上用碎布、丝绸等材料裁剪成的人物服装。三是刻画。就是对应不同题材的场景对乞巧公仔头面部的眼睛、眉毛、嘴唇等细节进行刻画。听说完成一个“男大扣”需45道工序,完成一个“女大扣”则需56道工序,让人惊叹不已!

许冠其爷爷说,潭山乞巧的制作有“新、奇、精、明”四大特色,也就是主题新颖、造型奇特、制作精巧、色彩明快。潭山乞巧在制作中最突出一个“新”字,他們会结合不同时期创作有特色的主题乞巧作品,有时也会加入一些现代元素。例如近年来创作的乞巧作品《一带一路》,一听主题就知道是多么紧扣时代潮流了。还有,近年来他们创作的《鹊桥相会》,加入了动态的展示,使那些精巧的公仔活动起来,真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2010年,乞巧作品《长生殿》在全国七夕女红手工艺大赛中获金奖,并夺得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项“山花奖”。

现在,每年七夕,在潭山的许氏大宗祠都会有潭山乞巧展示。只要你到潭山来,就可以欣赏到这门艺术。

摄影 李 艳 屈倩清

指导老师 屈倩清

责任编辑 张家瑜

猜你喜欢
乞巧道工序公仔
八月来临话七夕
《乞巧》
“瓷中君子”诞生记
例析求解排列组合问题的四个途径
乞巧文化在中学教学中的意义
可爱的袜子公仔
乞巧七夕
毛毛公仔的称重大赛
比较:公仔找相同
水泥各工序单位产品综合电耗正确计算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