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新”背景下培养“数字公民”的思考

2021-08-27 04:16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14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学科数字

周世杰:非常感谢李锋教授参与此次对话,我知道李老师在2020年出版了专著《发展关键能力,培养数字公民》。关于数字公民,很多专家都指出,人类经历了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后,如今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成为和物质、能源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生产资源,以信息开发和利用为主的信息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元素和主要推动力。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人类不知不觉中步入了一个新的社会形态。越来越多的人的社会行为是通过在线完成的,数据驱动、知识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为顺应时代对人才的发展需求,聚焦数字胜任力,提升公民数字素养,培养数字公民成为当下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使命。

那么,李教授您认为,在当今时代,数字公民应该具备哪些关键能力?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培养数字公民又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

李锋:伴随着新一代数字化工具成长起来的“数字原住民”潜移默化地具备“更快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善于并行工作,适合图形学习”的社会优势。但是,同样因为“数字原住民”一代过于依赖数字化工具,也出现了“沉迷手机、网络上瘾”,甚至“网络自闭症”等心理问题,可见“数字原住民”并不能简单等同于数字公民。数字公民的养成需要信息技术教育的培育,在信息社会,数字公民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考量。

首先,从信息社会发展需求来看,信息素养的内涵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新时代信息素养随着数字环境和发展需求的变化而发展。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教育就需要根据“数字原住民”和信息社会发展的特征,实现从“一般信息技术应用常识”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基本常识”关注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是一般常识性的教育。“关键能力”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特有的学科方法以及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字环境下胜任力的培养。

其次,从课程标准编制的角度来看,从2014年开始,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经过修订组几年的努力,于2018年1月颁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称“新课标”),并在2020年进行了修订。新课标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界定了学科大概念。新课标指出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数字公民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

最后,从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理论来看,指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是在综合考虑学科内容、学习者特征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整体考虑和综合组织,为“数字原住民”向合格的“数字公民”发展创造条件。

周世杰:对于培育数字公民,刚才李老师从社会发展、课标修订以及课程理念几个方面,阐述了信息社会数字公民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那么对于如何促进学生达成这样的能力目标,李老师作为多册信息技术教材的主编,在课程内容方面有哪些思考呢?

李锋: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开发既不能脱离“基本知识技能”空谈“学科核心素养”,也不能忽视“学生发展的一般能力”为讲“专业知识”而讲“专业知识”,而应在综合分析学科结构、学生特点、社会需要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把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和学业评价之中,实现知识技能学习、学科思维发展、解决问题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养成的统一。

第二,建构学科大概念体系。明晰课程知识结构,辨清逻辑关系,把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等学科大概念依据学科逻辑和学生认知特征渗透到课程内容之中。

第三,设置多元需求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根据教育需要将课程内容、具体科目和课程类型等要素组织在一起形成的课程体系结构形态。为满足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学习与个性发展,就需要将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到课程模块之中,合理设计必修与选修课程。

第四,开展基于项目的大单元学习方法。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既要精选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要反映出学科自身的话语体系与探究方法。通过项目学习引导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技术工具,理解学科方法,利用技术工具和学科方法解决问题,借助大单元的设计为学生创设感悟信息知识、体验信息技能、发展信息素养的路径。

周世杰:是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多维度的建构,不仅包括知识技能,更强调能力、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是对“三维目标”的综合体现,是作用于同一个学生的“整体效应”。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在关注学生需要学习“哪些内容”时,也要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学这些内容”“怎样学习这些内容”以及“如何用这些内容进行社会交流”,进而加强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听了李老师对信息技术学科课程设计与开发的阐释,我似乎更加理解了当前信息技术新教材的架构与内容设计。

按照新课标对课程结构和模块的设计要求,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结构包括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部分。以上海市信息技术必修部分教材为例,这一部分由两册教材组成,第一册围绕“数据”与“算法”两个大概念展开,分为四章,分别是“数据与大数据”“算法与程序实现”“数据处理与应用”“走进人工智能”。第二册围绕“信息系统”与“信息社会”两个大概念展开,也分为四章,分别是“信息社会与信息系统”“分析信息系统”“搭建小型的信息系统”“我与信息社会”。并且每一章都确立了学习目标、知识结构和项目主题,设计了项目情境,以项目任务的形式统领课程内容。例如,第二册教材四章的项目主题分别是“触摸智能应用”“探秘智能停车系统”“搭建小型物流信息系统”和“做合格的数字公民”,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相互交织的全新生活環境,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工具为个人的生活与学习提供助力。

李锋: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是提升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强调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是每位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确实如周老师所述,上海市在编制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的过程中,基本体现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围绕学科大概念体系,同时渗透项目式学习方法等设计思路,目前两册信息技术教科书已经编写完成并通过了教育部教材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将在2021年9月投入使用。周老师作为上海市信息科技学科中心组成员,相信已经多次阅读过新教材,你能否从一线教学的角度,谈一谈你对新教材教学的思考与设想。

周世杰:确实,最近几个月以来,由于承担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基本要求”部分章节的编写任务,我多次阅读了新教材,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觉得新教材的实施对一线教师而言将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内面临的非常重大的挑战。

以必修教材第二册“信息系统与社会”第二章“分析信息系统”为例,本章围绕信息系统的“硬件”“网络”“数据处理”与“软件”开展学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信息系统中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输入与输出、信息系统中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库应用、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处理与软件,是后续章节“搭建小型的信息系统”及选择性必修部分“模块2:网络基础”的学习基础。

在进行本章教学时,可通过分析典型的信息系统,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了解信息处理中数据库的作用和基本操作,理解软件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信息系统,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在搭建小型无线网络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知道因特网接入方式、带宽等因素对信息系统的影响。指导学生借助软件工具与平台开发网络应用软件,引导学生识别与分析问题,抽象、建模与设计系统性解决方案,了解信息系统中的软件设计。

在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在日常生活中,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信息系统,增强信息意识;通过剖析小型信息系统,识别与分析问题,抽象、建模与设计系统性解决方案,进行信息系统软件模拟设计与基本模块开发,发展计算思维;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协作学习,建构知识,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能力;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保护信息设备的安全,养成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李锋:看来周老师对新教材的实施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考,确实如此,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新教材的实施,关注点要放在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教育上,具体来说,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实践。

第一,把握项目学习本质,以项目整合教学。基于项目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开展方案设计、新知学习、实践探索,具有创新特质的学习活动。项目学习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学习的本质,这种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能促进学生对信息问题的敏感性、对知识学习的掌控力、对问题求解的思考力的发展。

第二,重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加强探究性学习。在项目学习特别是开放性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是项目的设计者、实施者和项目成果的推介者,教师是学生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引领者和咨询者。教学中教师应淡化知识的单一讲解,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整合知识学习,促进思维发展。

第三,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丰富课程资源。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教师在充分利用真实情境的教学活动空间时,也应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创设个人虚拟的网络活动空间,形成应用便捷、资源丰富、内容可靠、环境安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亲历数字化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字化环境学习的优势,促进自身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

第四,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要素,每个要素都有着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内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各个要素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要针对这些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采用与之相适合的方式开展教学。

周世杰:感谢李老师的交流与建议,相信这些内容对一线教师接下来的“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会有帮助。另外,2019年底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把在线教育推到了风口浪尖,混合式教学成为世界各地的主要教育方式。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国教育步入“后疫情时代”,形成了“教育新常态”。可以肯定的是,混合式教学依然会是今后教育的重要形式,如果教师不能有效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不能发挥混合式教学的独特优势,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影响信息技术学科对数字公民的培育目标。前面李老师提到过“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丰富课程资源”,我记得李老师曾经主持了“中学生网络学习伴随式评价及干预机制研究”的课题研究,关于混合式教学,李老师能否再给一线教师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李锋:针对学校在线教学的需要,该课题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新冠疫情期间针对中小学在线教学情况展開调研,跟踪学校在线教学效果,同时用前期研究成果指导实验校开展在线教学,我们提出了“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的实施建议。

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不是将线上教学作为线下教学的补充,而是对线上线下教学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统整性规划与实施。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比单纯的线上或线下教学在操作上更复杂,更需要有机地把握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设计。因此,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可以归纳为四个内涵特征,分别是“教学流程再造”“课程内容重组”“加强教学合作”“伴随式评价实施”。

(1)教学流程再造。对教学各环节,包括课前预习、讲授新知、练习反馈、课后作业等进行流程再造。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充分利用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优势,科学设置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任务分工,并使二者有机深度融合。线下课堂的学习尤其是自主学习环节、嵌入式评价环节、小组合作环节、个性化辅导环节,也能够根据教学需要迅速转入线上学习。线上线下融合中的流程再造设计,逐步模糊线上线下边界,凸显融合优势。

(2)课程内容重组。按照以学习为中心的原则,根据线上线下不同的优势特征,以及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与学习方式,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重组设计,对课程内容的顺序、组织方式、呈现样态、主次关联进行整合。根据课程标准,结合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学习方式,打破教学内容固有结构,以大单元、真情境、任务群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用科技手段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教学团队合作。在融合式教学过程中更关注教师之间的多元广泛合作,探索教师之间线上线下融合的深入分工体系。一线教师不再局限于知识讲解,特别是新授课讲解。教师从常规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开展更具交互性的复杂的课堂活动设计与实施,或进行一对一教学辅导。教师更多地成为学生学习的教练、学习团队的引领者、学习共同体的组织者、学习活动的服务官、学习环境的设计师、学习数据的洞察者。

(4)伴随式评价实施。数据底层是打通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基础,也是不断指向个性化学习的前提。数据驱动的教育评价将从模糊走向精准,从结果性转向过程性,使得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不再是割裂的,而是基于学生学习数据的全面聚合。数据支持对个体成长的纵向追踪,有利于建构学生的学业和身心成长轨迹,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当前,融合式教学主要表现为三种模式,分别是线下教学与线上指导、翻转课堂与流程再造、双师课堂与分工合作。对于融合式教学的模式,我们已经在多所实验学校进行了初步实践,还有待于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总结、迭代优化。其实,周老师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开展的“二次学习微视频”的实践,也可以看作“线下教学—线上指导”教学模式的一种策略,周老师也可以介绍一下实践的过程。

周世杰:好的,在参与李老师课题研究过程中,我对微课程学习资源进行了二次开发,并将其发布到教学微信公众号中,组织相关学生开展补偿性学习,以达成学习目标。其实施步骤如下:

(1)基于证据的学习问题判断。教师应用网络平台在课后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基于评价结果诊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引发学习问题的原因。

(2)开展教学反思,二次开发学习资源。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学生学习问题,结合课堂教学生成的学习资源与教学反思,对相关学习问题的内容进行二次教学设计,对学习资源再次开发。

(3)发布二次开发的学习资源,组织开展线上补偿学习。教师以微课程方式将再次开发的微课程发布到教学微信公众号,通过网络方式组织相关学生进行补偿学习,针对学习问题进行线上个别化指导,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在网络补偿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针对学习问题二次开发的学习资源更易于为学生接受和理解,将这些资源应用于新班级教学中也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李锋:周老师结合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学习资源与自己的课后反思,对原有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和补充,针对学生学习问题对原有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开发,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给学生,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方式,对调整过的学习资源进行再次学习,以达成学习目标。这种基于二次资源开发的网络补偿学习很有意义。在前面的对话中,我们谈到了课标要求、教材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的问题,我们知道,数字公民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评价以及与之相关的作业设计也非常重要,不知道周老师对新教材实施中的作业设计是否思考过?

周世杰:“双新”背景下的信息技术学科作业设计,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完成作业,而且要重视对学生知识、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重技术知识和技能在生产、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应用,为学生开拓出一片锻炼能力、施展才智、发展个性的新天地,应该让作业成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生长点。我认为在作业设计中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设计问题情境,开展有目的的作业活动。在作业中教师应关注问题情境的设计,针对情境设计问题链,开展有目的的作业活动。设计问题情境需要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出发,在问题设计上为学生理解试题提供相关的背景支持。问题情境的设计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学生生活实际可能接触或相近的内容,避免因情境距离学生过远而造成生疏。

第二,着眼学科本质,明确信息技术问题。作业的设计要着眼学科本质,突出学科的特征,让学生问题的解决建立在学生对学科内容掌握的基础之上,即便一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比较综合的知识,也能从中分析出主要的学科内容。

第三,考虑总体规划,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知识的角度而言,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具有整体性。但在教材编排中,由于项目主题、分类框架等的限制,整体性的知识往往被“分割”在各个章节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分散性”。所以在作业设计中,教师需要提供综合性的项目,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发展。

第四,注重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随着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在不远的将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让自我以及群体的学习能力提升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以自我学习、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方式不断进化完善,学生需要理解人工智能、算法和數据,从而看懂社会、融入未来。因此,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在作业设计中必须得到重视。

李锋: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形成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数字公民。因此,评价也应该基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前面周老师关于作业的设计只是课程评价的一种形式,可以起到判断学习效果及引导信息素养养成的作用。但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学业质量评价,还要依据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描述和水平界定,区分合格性测评与等级性测评,选择测评内容,确定测评的基本质量指标,在问题情境的真实性转化、开放性及综合性方面着力,不断实践和完善,做到让课程评价引导数字公民的培养。

周世杰:感谢李老师参与本次关于数字公民培养的对话。确实,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培养数字公民,需要课标的指导、教材的内容组织、教学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的设计,其中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在“双新”引领下,信息技术学科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启动,相信在广大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培养新一代数字公民的目标定会达成。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学科数字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基于项目化+翻转的物流信息系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答数字
信息系统管理在社会中的应用
“超学科”来啦
数字看G20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