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校园足球改革推广

2021-09-10 07:22马振国马臻拓苗苗马艳加娟娟
武魂·智慧课堂 2021年3期
关键词:研究对策教学现状核心素养

马振国 马臻 拓苗苗 马艳 加娟娟

摘要:开展足球运动课程,在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同时,还能够增强其身体素质,让他们学会团结、协作,并培养出集体意识和荣誉感。立足于学生身体发育特点和未来的身心改革推广方向,应该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在掌握足球运动知识和提高技能水平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小學校园足球;教学现状;研究对策;核心素养

一、开设校园足球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培养健康体魄,养成运动习惯

足球运动是基于以脚带球跑动中通过传接动作进行各种防守和进攻动作的组合而成的,其中综合了多种体能训练,可以直接或间接性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这集中表现在对于小学生的速度素质的提高:在启动加速、减速、突然制动防守过程中都需要速度素质的有效支撑,具体表现为防守和抢断、假动作和不断的攻守转换。长时间进行足球运动,还可以无形中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以游戏作为载体进行足球教学,能使得学生不断突破自我极限,凭着兴趣爱好和足球运动本身的竞争性,不间断、长时间地进行运动,这样就能养成足球运动习惯。

(二)动脑思考,促进智力改革推广

足球运动不单是身体素质、足球的技战术、心理素质之间的对抗和较量,也是智力的体现,表现在对足球的认识、对技战术的理解和运用、心理的抗压能力和对比赛的阅读等。足球运动的育智功能是显而易见的,经常参与足球运动的学生相较于其他学生,更加活泼开朗、乐于学习、心理承受能力强、自我学习能力强。通过足球课程的学习,学生养成了运动的习惯,学会了足球技术的学习方法,最重要的是,在足球技术学习和比赛中增强了体质,提高了心理素质,开发了智力,开拓了思维。

二、开设校园足球课程面对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足球训练方式

小学生的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各器官、肌肉、神经系统尚未完善,所以其可塑性比较强。因此,教师合理的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训练方式包括设置一定的技战术习得方法,体能训练,足球技巧专项训练等。其中,也需要相关的教学器械、教学道具等的配合。作为学生的足球教师,对其训练一定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当前,有些足球教师受自身教学水平、场地和训练时间的限制,在足球训练中往往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足球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他们正处于身体改革推广的特殊阶段,这也影响到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足球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制约了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所以,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应设置适宜的教学难度。单调的、反复的、长时间的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每个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足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都是有分别的,教师也应对每个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当前,仍有很多教师认识不到其重要性,在足球教学中没有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个体之间的认知程度和接受水平差异,因此不利于学生足球课程的体验和身心的改革推广。

(三)对足球教学目标的设置不够重视

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的总规划,是每堂足球课课前的预设目标,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风向标。在健康第一的原则下,很多教师认为足球课就是让学生随便玩玩,不出身体损伤等事故的课就是“好课”。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使得很多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要求降低,课堂学习强度下降,使得预设目标强度降低。久而久之,足球课程中对抗强度下降,学生技能学习的要求下降,足球课程的目标学习也就很难达到。因此,足球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既要考虑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又要对学生的学习提高相应的难度,以促使其提高技能,改革推广身心健康。

三、校园足球课程的实施原则与策略

(一)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进行足球训练时,要求不能过高。首先要考虑学生是否对足球有兴趣和爱好,足够的兴趣和爱好能够激发学生对足球训练的热情和投入程度;其次,不管是学校运动队队员还是有特长的普通学生,都要求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最后,制定训练议案。要倾向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秀运动能力,吃苦耐劳的坚韧品质和优异的德行。基于此,在体育课堂上,根据足球运动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水平,可以把学生划分为启蒙型、诱导型、改革推广型三个层次进行教学,并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让足球运动在体育课堂上得到普及。

(二)坚持兴趣为主的原则

鉴于小学生身心改革推广的阶段性特点,开发了适合学校足球改革推广的校本教材,把游戏充分应用到了足球教学当中,从足球基本动作到比赛战术,从足球游戏到五人制、七人制比赛,从足球比赛规则到足球改革推广史,从足球重大赛事到足球明星等,帮助学生提高了足球训练的兴趣。足球运动讲究团队的分工与合作,在进行小组足球训练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在保证每个小组总体水平不分高下的前提下,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在训练过程中要随时对不合理的人员分配进行调整,以保证足球训练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

(三)注重足球与游戏的融合

体育教学也需要创新,除了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在体育课的具体内容上进行创新。小学学段的足球校本课程需要强调乐趣,足球教学内容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将技术动作的动作要领改成具体要求,打破那种死板的动作技能学习模式。用游戏的方式来对学生提要求,注重学习兴趣,学生会更加乐于参与。二是学习内容以组合动作练习为主,而不是学习单一动作。要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学习情境,增加乐趣。教学中,在重视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也应重视足球教学方式与游戏的融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校园足球课程,必须在保障学生安全和不断提高身体素质的前提下科学地进行足球训练。这要求足球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把握好学生的身体改革推广特点和兴趣所在,采取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提高技能,注重小学生力量、速度、耐力、敏捷度和柔韧性等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全面、高质量地完成校园足球课程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杜林辉.校园足球活动的实践与改革推广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

[2]郭淇.中小学校园足球建设下学校改革推广实践研究——以郑州丽水外国语学校为例[J].体育教学,2019(7).

榆林高新第一小学 陕西 榆林 719000

猜你喜欢
研究对策教学现状核心素养
公共领域道德缺失问题的解析与研究
浅谈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和对策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要素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