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运输结构调整条件下铁路货运增量对策

2021-09-15 05:49肖兴元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30期
关键词:铁路货运结构调整增量

肖兴元

摘 要:国家大力推行运输结构调整政策,实现由“公转铁”,以此降低运输能耗,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新形势下,铁路货运市场需求发生改变,寻求新形势下铁路货运增量目标对策,以此实现铁路运输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在分析运输结构调整背景下铁路货运现状,据此提出新背景下铁路货运增量目标对策,为加快推进现代运输体系建设,打造交通运输强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运输;结构调整;铁路货运;增量;对策

中图分类号:F532;U294.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运输既是国内主要的能耗部门,也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不同的运输途径,耗能特征各异,运输结构的调整有助于减少运输能耗,基于此,国家积极推行调整运输结构,铁路作为低耗能运输工具,据统计,其单位货运周转量能耗仅为公路的1/7,排污量仅为公路的1/13,可以说加大铁路运输量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也是运输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在此背景下,自2018年起,我国铁路运输量逐年增长,其中,与2017年相比,2018年增速达到9.2%,2019年同比增速达到7.3%,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增速缓慢,增长形势严峻。在各地纷纷运输结构调整政策的形势下,铁路货运量持续增长,但市场份额增长缓慢,寻求新形势下铁路货运增加对策,为持续发挥铁路运输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铁路运输体系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在分析运输结构调整背景下铁路货运现状,据此提出新背景下铁路货运增量目标对策,为加快推进现代运输体系建设,打造交通运输强国提供理论依据。

1 新形势下铁路货运现状

1.1 传统大宗货运

铁路运输不仅成本低,而且耗能低,适合长距离远途运输。长期以来,铁路货运煤炭、金属矿等大宗货运为主,根据调查显示,2008年期间,铁路煤炭货运量高达48%~53.6%,金属矿运输量高达10.9%~13.7%,尤其是2017年来,随着“公转铁”政策的推出,煤炭货运量达到14.9亿t,同比增长13.2%。2017年铁路金属矿石的货运量达到3.9亿t,同比增长6.9%。2019年,铁路传统大宗货运量达到34.4亿t。高比例的传统大宗货运量,受时间、地域等影响,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尤其是2020年,国内外受到疫情的影响,公路免收通行政策的出台,出现货源流失。

1.2 零散附加值白货运輸

运输结构的不断推进,国内供给侧结构不断优化,零散白货运输不断增加,在铁路货运包括集装箱、商品汽车、冷链货运等,占比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了“公转铁”的主力军。其中,集装箱运输以高附加值货运为主,2017年以来,不断增加,10年间平均增长11.5%,其中,2017年增速高达47.9%。而集中箱多式联运产品包含三类,2011年,首次开通中欧班列,运输需求逐年增加,开通数量与日俱增,开行范围日渐扩增。据统计,历经多年发展,开行数量早已超过10 000列,开行国家超过15个国家,至少52个国外城市,在国家发达城市,早已实现了双向开行班列。2017年每天开行30列左右多式联运快速班列,始发局集中国内多个城市,多个整列开行,编组数量30~50辆。而现阶段,由于受制于堆存、装卸长度,尤其是国内敞顶箱运输,传统的“项目制”分配箱数,使用数量固定,难以满足现阶段高效率的调配需求,甚至导致有些项目运输堵塞,存在空箱的长时间存在。除此之外,不断增加的中欧班列数量,受制运输通道数量,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导致晚点,滞留现象的出现。

另外,随着汽车需求量的不断增长,汽车销售量逐年递增。现阶段,国内已形成多个汽车物流产业集群,2017年至今,国内汽车产量、销量逐年平稳递增,其中2019年,铁路汽车日均装车,同比增长达到10.7%,但国内汽车运输开发意识较弱,运输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很难满足现阶段的铁路高附加值白货运输量需求。

冷链运输对温度要求较高,而且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国内冷链运输以短途运输为主。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冷链运输设施、设备的不断完善,冷链中长距离运输逐年递增。另外,根据调查显示,国内的冷链运输主要集中在蔬果类、奶类、肉类为主,2017年的调查显示,国内2017年冷链运输同比增加99%。但是,整个冷链运输开发意识、服务质量有待提升,整个运输量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1.3 运输组织方面

随着货运量的持续增长,国内货运组织水平较低。尤其是重点线路、重点地域,货运能力、货运需求方面的矛盾依然存在。此外,国内成组运输、直达运输占比较低,货物转载接待服务有待提升,尤其是长距离运输过程中,转载过程中不合理的迂回运输依旧存在。更为重要的是,受制于地域发展,各地方货源分布不均,铁路调度难以保障,存在重车集中抵达,另外,因为卸载力有限,挤压现象依旧存在,甚至影响后续车辆的运载。

2 铁路货运增量应对策略

2.1 增强货运组织

首先,应增大“公转铁”宣传力度,面对铁路货运传统大宗货物占比高,运载效率高的特点,为实现快速周转,稳住传统大宗货运,实现逐年货运不断增加,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宣传,全面落实国家政策,积极协调各大港口,同时积极协调各大煤炭大省,达到“重来重去”直达化运输;其次,应积极协调电力企业,不断提升煤炭运载量,推动货运价格市场化改革。

现阶段,敞顶箱独具优势,通过加强35 t敞顶箱运输组织,促进传统大宗货物入箱运输,能够有效的提升集装箱运输量,提高运载效率;另外,通过不断的开发市场,充分调度物流基地,实现多式联运体系,不断开发国内外运输产品,实现多联式运输模式,拓展铁路运输货源类型,为铁路运输打下坚实基础。

2.2 优化运输组织方案

首先,不断强化日常运力,确保货源紧张时,传统大宗货物的运载量。通过不断优化车流路径,变革传统编组计划,可大大提升传统大宗货运占比,降低技术站解编作业,增设煤炭、矿石装车直达列车,实现大宗货物直达运输,打通大宗货物重载化运输通道。

其次,需要不断提高列车开行质量,有研究指出,通过提高列车运行时限管理,列车运行速度等方式,可有效减少列车两端作业时长,进一步提升铁路运载市场竞争。尤其需要提升多式联运、国外列车开行质量,完善列车组织、运行监测,提升港口站运载组织,进一步提升转载运输交接服务,以此满足不同列车、不断增长的境外列运需求;细化组织运输,一方面加强指挥调度,提高指挥调度质量,另外,细化转载接口对接应对方案,提升对接口水准。不断优化交路运输,不断完善列车运载的精细程度,降低各类列车等线,降低乘务工作强度,提高乘务服务质量,更应不断减少不合理迂回线路的存在,加强各方面工作的计划性,保障各环节、各时段按计划顺利完成。

第三,提高卸载能力,卸载是确保下一次运输的前提,也是确保年运输增量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调度部门要按品类组织,尽可能的实现均衡运输,为高速卸载提供基础。另外,调度部门应实时对车辆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充分发挥小机车作用,争取达到不间断卸载,以此完成日卸载量要求;最后,关键卸载车站可适当的增加卸车设备、工作人员数量等,统一牵引定数,变革作业组织,不断提升货运卸载力,进而提高运载能力,为下一次的顺利装车提供保障。

最后,做好激励考核制度,要充分发挥激励考核制度,发挥目标、问题、结果导向作用,根据运输实际情况,按照动态货运情况、空载情况、对接情况、机车供应情况等,对路线运载考核打分,进行激励考评,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提高运力。

2.3 增强运载保障环节

首先,应加强列车排空组织,各调度部门要根据实时的运载量,充分调度,不断优化装、载、卸组织,通过运载量,加大重点区域空车补给力度,适时降低非重点地段空车补给力度,以此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另外,充分利用卸车后空车,做好安排规划,减少各类无效排空车辆。

其次,降低货运周转时长,降低货运车辆周转时长,可有效缓解货运有车紧张的局面。有研究指出,年均货运周转时长每缩短1天,日均装车力每天提高至3 400车,而根据调查显示,整个货运周转时间内,分别用于装卸、中转、途中,为此不断优化运输组织,分别降低装载、中转、途中运输时间,降低列车周转时间,提升运输效率。除此之外,装载、中转、途中需要紧密协作,进而降低周转时间。

2.4 提升设备技术水平

首先,应强化专业线建设,推动各大物流中心、大型公司、港口专线建设,不断完善上述设施设备条件,提升设施设备技术水平,積极提升各大铁路集团的运载效率,推动各大铁路集团及其周边线路的运载能力,带动其运载货量。

其次,加强运力装备投资,通过对敞车、集装箱等平车移动设备的投入,改造原有车型,增强运力,加强铁路部门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提升技术水平,为货运量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第三,应积极的推进科技攻关,21世纪科技时代,通过不断推进JSQ型车辆的研发,提高编组站效率,有效的缓解运力紧张问题,通过研发万吨列车方案,推动重型列车研发,提高运载力,采用重车卸车预警管理,实现到达预报,能够准确提供车辆信息,进而实现精准卸载。

最后,提高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各类运载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铁路运载的信息化水平,为达到精准运载、合理运载、科学运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对运输系统,分值、整合铁路运载信息,实现对列车的全方位、全时间段的追踪管理,提供可适合信息服务功能,进而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指挥调度,确保运载时限,提升物流服务质量,以此满足各类客户需求。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运输结构调整背景下铁路货运现状,根据目前铁路货运现状提出了铁路货运增量目标对策,希望能为加快推进现代运输体系建设打造交通运输强国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国铁路总公司. 关于印发《铁路货运增量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铁总货[2018]104号[A]. 北京:中国铁路总公司,2018.

[2]李小波,傅赟,程文毅. 运输结构调整条件下铁路货运增量对策探讨[J].铁道货运,2019(3):16-22.

[3]李莹英. 运输结构分析与协调性评价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4]杜德强. 港口铁路地区集疏运模式研究[D]. 北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6.

猜你喜欢
铁路货运结构调整增量
研发信息的增量披露能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吗
Поезд Харбин-Россия стимулирует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российской торговли в провинции Хэйлунцзян哈俄班列拉动黑龙江中俄贸易增量
特大城市快递垃圾增量占垃圾增量93%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引入产业投资基金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机电类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
浅析“互联网+”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互联网+”环境下铁路货运物流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沈阳铁路局货运营销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铁路货运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