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干预对泌尿系结石复发率影响的50例临床效果分析

2021-10-28 05:27李凤燕
康颐 2021年18期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复发率临床效果

李凤燕

【摘要】目的:研究饮食干预对泌尿系结石复发率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中的样本选择为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将被纳入本次研究的样本进行随机分组并分别制定临床护理方案,在此基础上应用小组之间对比的方式来进行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之中的患者接受饮食护理干预,在开展小组之间对比的过程中,不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由于泌尿系结石而入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饮食干预在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避免结石复发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饮食干预;泌尿系结石;复发率;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7.5 【文献标识码】A 【DOI】

【基金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编号:2021249)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泌尿系结石以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通常情况下,泌尿系结石的发病原因在于患者肾脏内部功能受到了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下,结晶物质的结合会出现明显的增加,抑制物质也会出现一定的降低。除此之外,过多进食容易导致结石的食物,同样有可能导致泌尿系结石的发病。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对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除了需要为患者选择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同时也需要对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进行科学的调整,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有效的避免患者出现病情复发的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在本文中针对饮食干预对泌尿系结石复发率影响的临床效果开展了相关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对研究样本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将样本筛选的范围确定为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到我院泌尿科接受治疗的患者,选择其中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在对样本进行筛选后,被纳入本次研究的样本一共为86例(男性患者/女性患者=51/35),患者的年龄为24岁至68岁(平均43.6岁)。

1.2 方法

1.2.1对照组

为患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开展积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通过对结石的治疗方法、发病原因和注意事项进行充分的说明,有效的避免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同时对患者的依从性进行提升。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需要在开展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的泌尿系结石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再次将此书航对患者的血尿等一系列症状进行检查,以此来更好的掌握患者的治疗情况。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嘱来为患者开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治疗,并重点对患者的过程中对患者的泌尿系统感染进行有效的控制。值得一提的是,护理人员需要在开展日常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适当的引导患者提升饮水量,以此来将患者每日的排尿量控制在2500ml至3000ml。在饮食控制方面,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选择常规饮食方案,为患者补充充足的营养的同时,避免患者进食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1.2.2观察组

在患者接受治疗的同时,首先为患者开展与对照组一致的常规护理服务,以此来保证患者的治疗可以顺利的开展。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开展饮食干预,饮食干预的措施可以归纳如下:(1)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结石性质来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科学的调整,对于含钙结石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在饮食护理的过程中降低患者摄入钙的量,选择低钙饮食作为患者的主要饮食。对于尿酸结石患者,则需要对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进行限制。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摄入食盐的量进行科学的控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更好的促进患者的恢复。(2)护理人员需要在开展日常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尿液性质、尿液量以及尿液颜色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的关注,对于出现了腰腹痛、血尿等尿道结石症状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引导患者接受检查。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还需要引导患者接受尿液过滤,并指导患者在排尿的过程中重点注意是否存在解释排除。(3)護理人员应通过静脉补液的方式来帮助患者维持体内的水电解平衡,同时按照医嘱来为患者开展抗生素治疗,以此来更好的避免患者出现尿路感染。(4)护理人员应在开展临床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对于饮食对患者结石治疗和预后质量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说明,同时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说明需要注意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助患者建立起科学的饮食习惯,有效的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5)在患者出院之前,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性的开展出院指导,在此过程中对患者出院之后饮食注意事项进行充分的说明,并引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充分的监督,以此来帮助患者长时间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患者的泌尿系结石出现复发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以此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态,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为患者提供饮食以及生活方面的建议,以此来更好的保证患者的健康状态。

1.3 观察指标

开展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对所有被纳入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为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此过程中对患者的泌尿系结石复发率进行统计,并针对上述指标进行小组之间的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分别用n(%)以及(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采用X 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对比

对表1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小组之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为P<0.05,观察组之中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占比也更高。

2.2 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对比

见表2,在治疗出院之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组中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更少,不同小组之中患者的复发率对比结果为P<0.05。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泌尿系结石的形成与食物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钙、蛋白、嘌呤、草酸、钠等一系列饮食过度,都可能导致泌尿系结石的發生。泌尿系结石形成相关饮食习惯:在泌尿外科中,泌尿系结石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和复发率也表现出逐年上涨的发展态势。泌尿系结石具体复发的原因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平日饮食结构产生变化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联。尽管泌尿系结石的产生和饮食习惯、社会环境、遗传等相关因素都存在一定的联系,然而一个地区泌尿系结石实际发生率的大小人们平日的饮食结构同样在其中起到一定的影响。因为患者的职业、经济水平以及种族等相关因素针对结石形成所起到的影响作用,与其日常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作用之间是高度关联的。在泌尿系结石的形成中,饮食结构起到关键性作用,过多地摄入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会导致患者尿液中结石成分处于超饱和的状态,给泌尿系结石的形成奠定了相应基础。饮食习惯的科学性,可以利用对于形成泌尿系结石相关食物的摄入量加以控制,减少相应泌尿系结石成分的形成,使患者异常尿液成分的情况得到改善,这样可以有效规避或是降低新发结石问题的出现。

泌尿系结石形成相应的饮食成分:关于泌尿系结石,其指的是人体输尿管和膀胱中的结石或是肾结石,经大量对于泌尿系结石相关成分的研究,主要包含盐类与酸。要想实现对泌尿系结石的有效预防,应对饮食习惯加以管控,日常中应保证足量的饮水。尿路结石的发生原因:(1)草酸过多的积累。在患者身体中,草酸的过多积累,是造成泌尿系结石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例如,葡萄、菠菜、茶叶、豆类等相关食物都是人们日常中经常食用的食物,但也是草酸含量较高的食物。(2)嘌呤的异常代谢。豆角、海鲜、动物内脏等食物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在嘌呤这一成分进入至机体以后,需要通过新陈代谢将其排出,但相应的代谢产物却是尿酸。尿酸会导致人体尿液中沉积大量草酸盐,促使泌尿系结石的形成。(3)脂肪的大量摄入。各种肉类,特别是肥肉,其中都包含大量脂肪,过多地摄入,势必会导致患者机体中脂肪含量的上升。因为人体肠道中可结合的钙会因脂肪的作用而有所减少,若是此时人体排泄功能产生一定的障碍问题,如排汗较多,但饮水量较少,便会加大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率。(4)大量摄入糖类。对于机体而言,糖类是比较主要的营养物质,应予以适当的补充,然而若是一次性摄入过多糖分,尤其是乳糖,便会加快钙的实际吸收速度,导致草酸在机体中大量积存的概率大幅增加,促使泌尿系结石的形成。

泌尿系结石的诊断:对泌尿系结石进行诊断,B超是比较常用的方法,通过B超检查,可以观察到直径大于0.3毫米的泌尿系结石,利用这一检查方式能够更加便捷且直观性地检查出泌尿系中所有的结石。X线腹平片检查方法:尽管该种检查方式可以观察到大多数泌尿系结石,然而针对阴性结石而言,X线由于具有穿透作用而无法使结石得以清晰显示。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应用这种检查方法可以对疑似输尿管结石加以判定,可否是输尿管结石或是输尿管狭窄。CT检查:采用以上方法若是依然无法进行确切诊断的情况下,还可以应用CT结合三维立体重建的检查方法,这样能够对患者结石梗阻的实际情况具有更加确切的诊断。

泌尿系结石的分类: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根据结石所处位置的不同,可以把结石分成输尿管结石、尿道结石、肾结石等不同种类。

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对于这一疾病的治疗,可以采用针灸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中草药治疗、饮食治疗等多种不同治疗方法,针对泌尿系结石发生机制的探究和泌尿系结石的合理预防且减低这一疾病的复发率已然逐渐变为泌尿外科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虽然泌尿系结石治疗的方法众多,然而这些方法并无法令患者结石的复发率得到有效降低,更无法对预防性治疗加以取代。尽管尿路结石的发生率与复发率同众多因素密切相关,然而日常饮食结构的变化是造成患者产生尿路结石及其发展、复发的可控因素。在为患者开展临床治疗后,泌尿系统结石依然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在这样的情况下,为患者开展科学的护理服务来避免患者复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患者泌尿系结石成分超饱是导致泌尿系结石的主要原因,因此从该途径开展控制,可以有效的对结石形成和复发进行控制。但是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发现,单纯对患者的饮水量进行控制,其对结石复发的控制效果不够理想,为此,从饮食方面开展调解,对于患者的恢复有着直接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绝大部分泌尿系结石都是含钙结石,而人体对钙的摄入主要来源于食物,在摄入体内的钙含量增加的情况下,尿钙增高的同时就容易导致含钙结石的发生,此过程中肾结石出现的可能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除此之外,高蛋白饮食、草酸、嘌呤等饮食的过量同样会在较大的程度上增加患者结石复发的可能。为了更好的对此类问题进行避免,需要护理人员在开展临床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结合患者的结石情况来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以此来避免上述营养成分出现过剩的问题,最终达到有效的控制患者结石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的目标。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患者由于泌尿系结石入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在治疗过程中为患者开展饮食干预,可以有效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提升。在患者出院后的随访过程中还发现,饮食干预的开展对于控制患者的泌尿系结石复发率方面同样具有较为明显的帮助,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邓媛,赵书斌,谢华荣,彭金健.加强出院准备度管理对泌尿系结石病人远期复发率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循证护理,2020,6(07):683-686.

[2]李梅,刘付海平,欧法玲,朱冬玲.知信行模式对泌尿系结石术后饮食依从性及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2):87-89.

[3]何仕亮.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降低泌尿系结石患者复发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31):138+140.

[4]张金燕,吴明亮,袁小芳,陆小煜.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降低泌尿系结石患者复发率的影响[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9,2(01):40-43.

[5]俞小平,陈洁,董慧萍,袁林红,邓丹,朱铮.健康宣教结合经络排石操对预防草酸钙泌尿系结石复发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7,16(12):1305-1307.

[6]黄美红,李淦洪,姜琴,吴积.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不同成分泌尿系结石复发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3):79-82.

[7]李素琼,杨雪梅,赖雪莲,廖群.运用结石成分分析结果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7,34(02):224.

猜你喜欢
泌尿系结石复发率临床效果
甲硝唑联合银尔舒治疗阴道炎的价值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分析应用泌尿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观察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分析
体外冲击波碎石与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