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缺芯”困境实现转危为机

2021-11-19 02:39
中国品牌 2021年11期
关键词:芯片测试汽车

汽车芯片短缺对全球汽车产能造成恶劣影响。2021年初以来,大众、丰田、通用等国际知名汽车企业均因芯片短缺而大规模减产,其中丰田计划在2021年10月份临时停产日本国内的全部14家工厂,同期在全球范围减产33万辆汽车,约占原计划产量的40%。据波士顿咨询预测,芯片短缺将导致2021年全球汽车减产700万辆以上。

“缺芯”危机对我国汽车产业影响尤为深刻。我国已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得到了全面恢复,但在芯片短缺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截至2021年8月,我国汽车产量已连续5个月出现环比下滑,连续4个月出现同比下滑,部分车型出现停产情况,严重制约了自主企业优势产品进一步的向上突破和市场推广。

此次“缺芯”危机的爆发主要由于三大原因:一是全球汽车产业强劲复苏带来芯片需求增加。二是“黑天鹅”事件频发导致全球芯片供应短缺。三是国产芯片技术、工艺水平不足难以有效替代。

我国应将此次“缺芯”危機化为自主芯片的发展机遇,在通过国际协商等手段,支持和鼓励国际重点芯片供应地区恢复生产的同时,加快国产芯片产业转型发展。

首先,要大力提升国产芯片关键技术、工艺水平。突破先进制程工艺、晶圆制造技术、光刻胶辅助材料发展瓶颈,优先推动国内领先芯片代工企业加强先进工艺研发,形成40纳米以下车规级芯片制程工艺能力,优化完善现有芯片、半导体外商投资支持政策,吸引芯片领域技术优势企业在我国合资建厂,深化技术交流,推动我国进一步融入国际芯片产业链。

其次,要推动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和第三方认证平台。依托科技专项攻关等形式,建立自主、统一的车规级芯片测试评价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建设车用芯片领域国家级第三方认证实验室,为芯片测试评价提供完备的可靠性测试平台。依托行业组织、研究机构开展国内外车规级芯片标准体系衔接研究,达成相关标准及测试评价结果的国际互认。

同时,要推动自主整车企业优先使用自主芯片。建立健全相关政策,鼓励自主企业以审慎包容的态度优先使用自主芯片,对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给予相应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制定与自主芯片应用相配套的保险政策,解决自主汽车企业在国产芯片应用方面的后顾之忧。评估和总结前期行业规范政策实施效果,研究探索自主车规级芯片“白名单”制度。

此外,要不断提升芯片领域专业人才培养水平。鼓励有条件、有基础的高校、科研院所在设立集成电路专业的同时,联合汽车企业、芯片企业共同设置车规级芯片专业方向,构建校企联合培养能力,共同打造“芯片+汽车”的复合型人才;在集成电路领域技术攻关中设置“青年科学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培育技术攻关青年后备力量。

猜你喜欢
芯片测试汽车
装错芯片的机器人
心理测试
汽车的“出卖”
植入芯片变身“超人”,挥手开门不再是传说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心理小测试
测试
3D 打印汽车等
什么是AMD64
小测试:你对电子邮件上瘾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