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建设区域金融服务中心

2021-11-26 16:14李浩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实体融资

◎李浩源

银行作为金融“国家队”的一员,应该十分注重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满足客户个性化金融需求,支持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深刻探索如何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建设区域金融服务中心、造福广大人民群众与消费者,就成为了必要的研究课题。

一、经济发展新理念的出现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始终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工业领导人和专业人员都没有充分注意环境保护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没有环境保护,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未来就无法持续。在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基于环境保护的新思想已经出现,传统的基于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已经开始在一些国家和行业发生变化。这种发展模式的转变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取得了有效的平衡,使城市实现现代化,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同时满足基本的环境要求。新时代绿色、健康和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概念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金融服务助力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持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助力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保持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是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服务新发展格局,要践行责任担当,牢牢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主业,以高质量金融供给为实体经济行稳致远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同呼吸、共命运,通过一系列减费让利、助企纾困措施,为我国经济应对外部冲击、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激活发展新动能提供了重要支持。当前,全球疫情持续演变,我国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持,续稳定增长仍然面临较大压力。大型商业银行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的新挑战、新变化,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多管齐下增加和改进金融供给,以更大力度、更高效率为实体经济蓄势赋能,为高质量发展加油助力。

(一)增加高效融资供给,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进入下半年以来,中央强调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政策效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行业要把握好投融资总量和节奏,确保信贷增长与市场主体需求保持平衡,确保资金平稳投向实体经济。既不能不顾实际盲目追求信贷过快增长,也不能让有前景、有需求的企业“吃不饱”。要抓住机遇、增加地方债投资配置,做好专项债项目配套融资支持;统筹运用多种手段服务好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项目。

(二)聚焦重点关键领域,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确保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用好央行定向降准、再贷款等工具,按照“精准滴灌”要求,把有限的金融资源更多投向普惠小微企业、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助力困难行业持续恢复,增强实体经济韧性和活力。继续加大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做好惠企纾困政策衔接,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着力强化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长期信贷支持,服务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创新投融资模式,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普惠性金融产品,全力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壮大。

(三)围绕实现“双碳”目标,强化绿色金融创新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等带来深远影响,也对商业银行信贷绿色转型提出更高要求。将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融入信贷政策体系,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扎实推进绿色金融战略。用好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积极开发多样化的碳金融产品,全力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平衡好发展与减排、当前和长远,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实际,稳步有序做好信贷“加减法”,在积极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避免对传统高碳行业“一刀切”式抽贷、断贷,维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三、保证经济金融稳定与良性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随着金融去杠杆化进程的蓬勃发展,金融部门迫切需要规划和组织未来,并制定一种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金融发展办法。金融技术结合了信息系统和劳动力,大大提高了金融工作的效率,同时改变了离线销售点的运作方式,以App为载体提供建模服务。金融部门还强调开发定制服务模式,该模式应利用海量数据和人工智能提供差别化的定制服务,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大规模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失衡问题,主要表现为直接融资远远小于间接融资。这个问题直接导致我国基础设施融资、企业中长期投资以及中小企业融资受到很大的制约,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够提高我国基础设施融资、企业中长期投资以及中小企业融资的比重,使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逐步达到平衡。另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还可以有效解决以上融资和投资因某些原因产生的流动性风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使直接融资的比重增加并达到适度规模,进而使融资结构得到优化,促进经济金融稳定与良性发展。

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建设金融服务中心

(一)支持绿色产业狠下“绣花”功夫

为积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深化金融创新,以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生态金融为方向,推动企业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全面助推地方制造业蓬勃发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困境。领导与工作人员应积极进行走访,多方了解企业与民众的想法,根据他们的需求制定一个合理且长远的方案,并积极对接,邀请其他地方的领导与工作人员一起实地考察,真正了解各方企业与人民的需要,并以此做出决断,全方位为企业、人民注入金融活力。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做真做实,持续跟进,直到项目落地、建设完成,紧跟人民群众的声音,满足不同阶段的需要。

(二)发挥科技优势,打造区域特色服务

现在是科技的时代,因此我们也应紧跟科技发展潮流,打造区域特色数字化服务,在建设服务中心时可制作相应app,突出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分析和处理能力,坚持走“移动、便捷、生态”的业务发展模式,开发线上缴费、云支付、数字名片等线上数字化功能。移动支付作为现代最为广泛的支付模式,在开发相应服务中心App的时候也应当跟进时代步伐,将移动支付作为主要核心功能进行优化,同时也要关注民生,切实实践服务民生的社会责任,全面实现线上医保、社保、水电气等费用缴纳。

(三)壮大融资担保体系

加快发展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鼓励发展民营融资担保机构;积极引入域外实力强的融资担保机构入驻;进一步扩大担保范围、担保比例、反担保品种,降低担保费率,放宽反担保条件,缩短担保办理周期;对政府重点扶持的小微企业探索建立信用担保制度;推动落实国家“4321”担保违约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健全再担保体系和政府补偿机制,适度分担融资担保行业风险;推进信贷担保风险保险工作;引导产业发展基金和鼓励国有企业及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股、增资国有控股担保公司;建立多村振兴担保基金;逐步构建起政策性与商业性、担保与再担保融合发展的融资担保服务体系。

(四)拓展实体经济的融资方式

为了改变传统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方式,金融机构可以积极促进跨境外币融资和跨境人民币资金池等活动。作为促进上市公司的一部分,可以在大型经纪公司的领导下设立专门工作组,帮助实体经济中的公司在各级资本市场上上市。

(五)提升素质,让基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在模范带领下,无论是在理论学习,还是在业务发展中,都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在平日里,工作人员要注重党员教育、党员活动、党支部工作的活动开展,让星星之火不断燎原,让基层党支部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让基层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提升所有工作人员的从业素质,以此来为人民群众与企业带来更好的服务,从侧面推进当地金融行业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五、结语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建设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的思想,进一步健全金融市场体系,推动金融业转型升级,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实体融资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融资
融资
合富辉煌:股东应占溢利大幅增长48% 金融服务板块积极拓展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7月重要融资事件
2017实体经济领军者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