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老年教育的对策研究

2021-11-30 06:26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德清学院313200郭天喜
新农村(浙江) 2021年9期
关键词:德清镇街社团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德清学院(313200)郭天喜

浙江省德清县2019年的老年人口为11.8万人,占总人口的26.64%,其中城镇老年人口45 573人,农村72 389人。老年群体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老年教育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存在着老年教育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大;教育培训产品供给较单一;专职的指导教师较缺乏;经费投入不足,制约了老年教育的发展;开展老年教育的社会氛围不浓,老年人的学习意识有待提高等问题。

“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的目标,但现实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很大一段路程,需要加强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1.健全三级网络教育体系,实现区域老年教育全覆盖

德清老年教育已建立起较为完善有效的三级网络教育体系。2016年,德清老年开放大学在德清学院挂牌成立,揭开了在基层电大开展老年教育的新篇章。为扎实有效地开展老年教育工作,首先是办好德清县老年开放大学,起示范引领作用。同时,老年教育的重心要下沉,在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为镇街成校)设立“镇街老年开放教育中心”,然后依托成校在社区、村建立“社村老年开放教育点”(即市民学校和村民学校),把老年教育办到老年人的家门口。

一级网络即德清县老年开放大学。主要职责是对“镇街老年开放教育中心”开展老年教育工作的指导,以及对“镇街老年开放教育中心”的校长和负责老年教育的教师的业务培训。二级网络即“镇街老年开放教育中心”,设在镇街成校内。全县共有4所街道成校,8所镇成校。三级网络即“社村老年教育教学点”。这是实现老年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重点。

2.开展数字化学习模式,扩大老年群体受益面

现在的老年人都有手机,“网络信息”已不再陌生。建立一个能够满足老年群体多元化学习需求的服务平台显得十分必要。在县社区教育管委会的统筹下,整合各方数字化学习资源,2013年推出了以“德清·终身学习在线”为主平台的数字化学习服务大平台,并链接了“浙江省·终身学习在线”,丰富了社区教育学习资源。因而,德清的数字化学习服务平台成为了一个“高标准、有特色、多平台、全方位”的数字化学习服务平台,“德清·终身学习在线”与“德清县社区教育网”“德清数字公民道德教育馆”“德清数字图书馆”“电大在线——德清学院”等共同构成县社区教育数字化服务学习平台。“高标准”保证了质量,“有特色”彰显了地域特点,“多平台”保障了学习过程流畅,“全方位”满足了多样化学习需求。

使得“时时学、处处学、人人学”成为了现实,缓解了老年教育“一位难求”的紧张局面,提高了老年教育的覆盖面。

3.以人为本,探索创新老年教育教学模式

老年教育是让老年人继续学习的教育活动,是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行的一种特殊教育。老年教育的对象是各层次的老年人。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特别讲究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是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关注老年群体不同层次自我发展的需求,促进其自身价值的实现。二是在教学内容上,重点关注社会发展的时代特色和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以“康宁”教育为主,即身体健康、心灵安宁,这是老年人追求的首要目标。同时,教学内容要突出技艺学习、知识更新和文化熏陶,在传统的琴棋书画、饮食烹饪之外,增设计算机、手机应用,幼儿保健、科学育儿、家庭理财等实用型课程。三是在教学方法上,要结合老年群体的身心特点。教学中多选用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且实践性实用性强的教材,注重案例教学法和课堂讨论法的运用,鼓励老年人融入课堂教学,加强教学互动。四是在教学方式上,将教材、板书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通过组织老年人参加书画展、歌咏、棋类比赛等社会实践活动,“学用结合”,在用中学,在学中用,突出所学知识技能的“有用性”,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老年教育提供智力支撑

针对老年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需要建设一支热爱老年教育事业,专业水平较高,具备老年心理学和老年教育学知识的师资队伍。

一是培训专职教师。即在基层电大教师队伍和镇街老年教育中心选择部分教师,充实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对其适应老年教育的业务水平、管理能力等培训,提升老年教育的专业化素质。二是招聘兼职教师。在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中招聘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以弥补老年教育师资队伍的不足。三是外聘专家学者。如养生保健、心理咨询、投资理财等,既提升老年教育的水平,又增强了老年教育的吸引力。四是鼓励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走上讲台,互教互学,教学相长。

5.开展老年教育研究与实验,提升老年教育品质

老年教育的课题研究与项目实验是老年教育最基本的教育实践,是推进区域性老年教育内涵发展的主要动因和推进区域性老年教育外延发展的重要方法。德清是湖州市最早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也是湖州市唯一的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社区教育的课题研究与项目实验一直走在全市前列,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和项目实验经验。老年教育是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从2008年开始,德清开展了社区教育的课题研究与实验项目,许多课题研究和项目实验涉及老年教育的范畴,获得了许多可资借鉴的老年教育经验。

6.培育民间社团,探索老年教育新途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精神生活的需要与日俱增,民间社团也如雨后春笋不断发展壮大,其中尤以老年民间社团为主,大大小小民间社团活跃在城乡大地,已然成为德清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一道靓丽风景。不断发展中的民间社团给老年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及构建学习型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各镇街社区教育分院的不完全统计,全县上下共有千余支民间社团,人数达数万人,其中以老年群体为主的民间社团为多。这些民间社团都具有共同的特征:一是原生态性,这些民间社团组织都是自主成立、自我活动、自己发展;二是非正式性,它们没有上级管理部门、没有进行社团登记注册;三是志愿性,基本由个体根据兴趣、爱好、居住区域等组建成立;四是知识性,大都以退休教师、干部为带头人组织形成各类活动集聚。充分利用民间社团开展老年教育工作,是有效开展老年教育的新途径,既满足了老年群体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扩大了老年教育的覆盖面,又提高了民间社团的品质。

7.开展感恩文化教育,大力倡导“亲养”与“自养”

开展老年教育,对象主体当然是老年群体,但不应局限于老年群体。为了使老年教育更有效,必须加强对老年群体下一代(即子孙)的教育。德清的老年教育非常重视对老年群体子女的孝道文化和感恩文化的灌输,提倡居家养老这种“亲养”模式,爱老首先爱自家的老人。“亲养”好处多多,既让老年人深感家庭之温暖,又能让子女了解老人,子女长期与老人一起生活,能了解老人习性及生活需求,开展老年教育更方便有效,尤其像数字化学习,老年人想学需要学时,子女可随时教,反复教,学会为止;谁都有老的时候,善待老人可以为下一代作榜样。亲情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猜你喜欢
德清镇街社团
德清裸心堡
蓬莱市人大:“三抓”实现镇街人大工作全面提升
徐德清:往来于中美创新创业的“诗和远方”
网络背景下加强镇街档案管理探析
我的母亲叫中国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德清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社团少年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