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乡村人才制约瓶颈 振兴农业农村经济

2021-12-01 12:08许铭纹
云南农业 2021年10期
关键词:高素质经营生产

许铭纹

(云南农业大学,昆明黑龙潭 650201)

高素质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人才都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推动农业农村生产经营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推动对农村高素质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人才的吸纳、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乡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人才培养结构失衡

在全面推进乡村经济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只有切实培养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才能有效改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目前,我国在农村高素质生产经营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一)农村老龄化现象严重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据调查到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约有1.8亿,占总人口的13%。虽然现在我国农业农村生产经济已取得不错的成绩,但留守农村参与生产经营的劳动力基本上年龄偏大,随着现代生产科技的进步,以前的老机器、老思想已经很难长久有效地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老龄化现象将直接导致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大量减少,劳动生产率下降,大多数农村劳动力长久积累的工作经验和生产技巧,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无法满足各个产业相互交织的生产结构,从而影响乡村振兴建设的步伐。

(二)乡村人才流失严重

一是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在农村取得一定成就后会受到来自各方的邀请聘用,优厚的待遇促使人才的流失;二是有科研创新想法的人才在农村缺少政府的支持,经费方面不能满足项目需求,从而难以吸引人才;三是农村的孩子在城里完成学业后,一般不会轻易选择回到贫困落后的农村去工作;四是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慢,财政困难,很难拿出专项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培养。

(三)人才培养机制不足

当前,我国农村享受教育培训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福利较差,基础教育设施建设不足导致农民无法学习到专项技能,推广教育举措的不足与农业生产不协调致使农民不愿意接受新思想、新教育。没有建立健全由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相结合的基层农技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二、人才培养的核心

目前,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在带动群众致富,推动乡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辐射效应越发凸显,农村传统的思想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要求,在此背景下,大力培养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已成大势所趋。

(一)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确立乡村人才培养的定位与目标。一是结合现有的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制定目标,增加资金投入吸纳人才,缩小与城市薪资水平差距;二是健全奖励机制,调动农村生产经营人才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中;三是建立合作机制,搭建平台为生产经营人才提供交流学习机会,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四是建立竞争机制,让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在竞争中保持活力,弃莠存良。

(二)开发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一是针对全村主流产品对农民开展较为实用的专业技能培训;二是适应现代城镇化产业发展需求,围绕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开发,培养一批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工巧匠;三是组织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入户一对一培训,建立线上线下教育活动,线上认真传授知识,线下“面对面、手把手”指导技术。

(三)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建立帮扶机制

一是完善人才管理制度,促进生产经营人才回乡发展;二是鼓励生产经营人才到基层一线开展知识、技能培训,挂职于乡村生产企业,建立起人才下乡的帮扶制度;三是根据农村群众的实际情况,建立乡村网络资源库,让农民能够快捷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四是地方政府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力度,完善人才选拔机制,通过制定激励政策来吸引留住人才,持续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三、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人才振兴保障措施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对担任农村企业职务的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的培训,使他们拥有较强的责任心、较强的专业技术和经营能力,满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地方政府与基层组织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措施,全力支持农村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村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管理体系,健全人才信息服务网络和选拔聘用制度,在薪资待遇、职称评选等方面,充分给予最优政策,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二)部署人才保障计划

建立健全保障计划,让农村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心甘情愿的留在农村工作,充分利用自己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将群众带上增收致富的发展道路。一是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保障计划中可以制订相应的扶持计划,但前提条件是要在农村工作几年,实现师徒“传帮带”,让更多人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能在实际操作中灵活应用;二是制定对培训后回到农村工作的生产经营人才的奖励政策,对回村后取得成果的人才给予提拔、加薪等举措,调动回村人才的积极性;三是对回农村后指导他人生产经营并有所成就的人才给予相应奖励;四是培训期间的政策奖励要能保障培训者的基本生活,对提出可行性强并能实施的创业项目,给予策划者资金支持;五是深入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突出抓好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培育,通过健全的人才保障计划,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统筹发展。

猜你喜欢
高素质经营生产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2022年山西将培训高素质农民6.6万人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阿宽的生产小组
乡村如何培育高素质的农民
陕西2021年将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余人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