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的策略探讨

2021-12-19 18:09李林霞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8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美德

李林霞

摘要: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如今社会不断发展,也不断倡导传统美德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有效合理地渗透传统美德,在课堂中能够不断灌输,使小学阶段的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受其熏陶,帮助学生培养美德精神。而且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进行教学,也是可以更加充分的结合其学科的教学特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本身就包含一定的品质相关的内容,在渗透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内容的不断升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好学科特点,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美德;要借助教学形式;构建教学场景;重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8-218

在如今教学过程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地位越来越得到了重视,这不仅仅是由于该学科知识也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所必须学习的知识,也对学生的成长能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也能够有效渗透传统美德相关内容,使学生不断受其熏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有效结合教学内容,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传统美德培养方面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巧妙借助教学形式

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加需要重视提高自身的教学理念,能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其中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传统美德在课堂中的渗透也要求教师更应该从教学形式上有所体现,比如现在的教学模式中比较重要的多媒体教学形式,以及小组教学形式,或者是师生互动的形式都可以有助于教师渗透传统美德,帮助教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在进行“我们的衣食之源”这一节内容时,课堂中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利用一些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几张图片,第一张图片中呈现出来浪费大米的行为,第二张图片中呈现出一些贫困地区的人民衣食住行的困难。两张图片的有效对比可以引起学生的反思,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生活中也会存在一些浪费食物的行为。因此在进行这节课内容讲解时,有效利用这些图片的形式,能够更快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进行反思,从而有效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做到勤俭节约,不浪费粮食。借助这样的形式,提高学生掌握效果,以及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于节约粮食的重视度。

二、构建教学场景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强调学生能够在实际的教学氛围中,提高课堂知识内容的理解,因此在进行传统美德渗透方面,也可以借助于情景营造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氛围中能够感受传统美德的熏陶,更快受到影响。而教师在营造场景方面也是为了更快地使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氛围当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动力,以及学生能够形成共鸣感,让学生在理解知识和学习传统美德方面可以更加有效。

例如,在进行“说话要算数”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在给学生进行讲解之前,可以借助于微课的形式,在课堂中给学生播放生活片段,片段中呈现出来的内容是,小明允诺小红的事情没有做到说话算数。那么课堂中给学生播放之后,教师就可以问学生从短篇中学习到了什么。相信有一些学生会重视到说话要算数这一主题,因此教师就可以快速展开课堂教学内容,针对于这一主题展开讲解。在课堂中为学生构建场景,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快融入场景中。对于其中的知识能够深刻理解,同时也能够渗透传统美德的理念。

三、重视课堂实践教学

传统美德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思想方面,更加体现在学生的行为方面。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内容过程中,仅仅凭借课堂环节,无法有效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实际上可以有效的利用实践教学的形式,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在学习之后无法真正达到有效的应用,不妨也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进行练习,对于所学习的知识更快的进行实践,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

例如,在进行“合理消费”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之前,可以先给学生讲解购物的场景,教师可以问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是不是都是看到自己喜欢的商品,就会立刻让家长进行购买。相信大多数的小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还不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个方面给学生进行有效讲解,让学生懂得勤俭节约是一种传统美德。在生活中购物方面或者是其他方面都需要重视勤俭节约,进行合理有效的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并且在使用方面也要杜绝浪费。课堂中进行这节课的知识内容讲解之后,相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购物时,或者是想要快速遗弃某些物品时,能够想到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且能有效做到勤俭节约。

总而言之,在小學《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其教学特点,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能够有效的融入传统美德相关的内容,促进学生知识储备的有效丰富。同时也是为了在思想上以及行为上重视学生传统美德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具备美德精神。这不仅仅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也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在行为上有所规范,让学生可以充分贯彻传统美德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道德价值观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章乐.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整体性解读[J].中国德育,2018(21):53-58.

[2]唐燕.“摹仿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生活化的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8(01):15-20.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传统美德
让老人幸福 促社会和谐
助人为乐的小牛
做人美德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训练设计策略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百善孝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