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声形结合实践研究

2022-02-16 05:14王春雨
艺术评鉴 2022年1期
关键词:白毛女音乐表演

王春雨

摘要:音乐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有声情表演、身形結合、演唱结合等等形式,无论是哪种表现形式,最终所要呈现的都是作品的内涵以及想要表达的思想境界与精神境界。音乐表演就是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音乐是表演的载体,身形表演是音乐的表现形式。二者结合,可以给观众带来极致的音乐享受。身形表演就是演员通过五官和肢体的动作来表演音乐,同时与声音表演相结合,给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冲击。身形表演者使得舞台表演的效果更加活跃,音乐更加生动,整个表演更有感染力,更具有观赏性。声型表演是向观众传达内涵与情感的桥梁,因此在整个音乐表演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以《白毛女》为例,从音乐表演剧的背景及表演形式着手,分析演员身形表演结合与情感升华交流,重点阐述音乐表演中声形结合的实践。

关键词:音乐表演  声型结合  白毛女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1-0161-05

一个音乐表演者在舞台上如果只用声音表演,是无法传达剧本的内容与深情的。音乐表演要有歌声,也要有身形表演的舞台艺术加入,有了身形的加入歌声才更加传神,才更能令人心动。人在表演到尽兴的时候,必需要手舞足蹈起来才能将情感渲染出来,这是音乐的本质。从古到今,从周朝兴礼乐开始,歌唱和形体表演就是密不可分的,其共同构建了完整的音乐艺术形式。因此,优秀的歌唱表演者不仅要有优美动听的歌喉,还要有专业的形体表演,在节目中将中国传统舞台上要求的“精”“气”“神”演绎完美。精即是精气饱满,气则是气韵悠扬,神就是神情饱满专注。总体来说,舞台上的落落大方,加上优美动听的歌喉和传神的形体表演,这场歌舞剧才能演绎成功。例如本文引以为例的《白毛女》,在音乐剧表演过程中,喜儿的欢喜、杨白劳的苦楚、黄世仁的狡猾都是通过声音和形体共同表现出来的。

一、《白毛女》音乐剧故事背景分析

《白毛女》是我国创造的第一部“新歌剧”,不管是从革命意义出发,还是从音乐形式出发,都为我国音乐剧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奉献,从革命意识上来看,她鼓励了老百姓更坚定地走革命的道路,从音乐形式上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新形势。白毛女为我国的新歌剧提供了超高的艺术创作借鉴价值。

《白毛女》的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的华北农村,那个时期既要抗日,又要抓汉奸,还有地主的剥削,老百姓的日子何其艰难。卖国贼、日本鬼子、剥削人的地主,都令百姓深恶痛绝。贫农杨白劳的女儿喜儿正在盼望着爹爹回来一起过个团圆年,她欢欢喜喜、喜气洋洋地端着大娘给的一点玉茭子面等待着过年做饼吃。在一声声盼望中,喜儿的爹爹杨白劳冒着风雪回来了,他为了躲避地主的追债出去躲了七天,终于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回家了。杨白劳带回了两斤白面,准备包饺子,还给喜儿带来了红头绳,高高兴兴地给喜儿系上。父女俩开开心心地等着过个好年,喜庆的氛围烘托出了父母相依为命且真挚的情感。饺子还没包,地主黄世仁的管家穆仁智就来找杨白劳去地主家商量大事去了。杨白劳到了地主家,穆仁智一算账,身为佃户的他签下了账单,是这辈子都偿不清的债务。无力偿还债务的杨白劳被打倒在地,并被迫在卖女儿的卖身契上按下了手印。喜儿竭尽全力反抗,杨白劳悲愤不已,拿起棍子想要反抗,结果寡不敌众,最后含恨而死,喜儿悲痛欲绝。大春和乡亲们闻讯赶来,一起反抗地主,但是喜儿还是没有逃脱命运,被强行抢走。怒火中烧的大春眼看着心爱的喜儿被抢走,就想要冲上去为了喜儿与地主恶霸拼命。赵大叔从大局出发,阻止了大春的冲动行为,并指引大喜去投奔八路军。喜儿被卖到黄家,再也没有好日子过了,她沦为丫头,每天遭到毒打,奸险歹毒的黄世仁也时时盯着喜儿,想要占有喜儿。喜儿为保清白,拒绝黄世仁并用香炉砸他,因为此举而遭受其更加凶残的毒打。最后喜儿在善良的张二嫂的帮助下,顺利逃出了黄家。机智勇敢的喜人故意把一只鞋掉到河边,黄家家丁以为喜儿投河自尽了,也就放弃了追查。喜儿躲在芦苇丛里,下定决定要为父亲报仇雪恨。天寒地冻,严寒酷暑的野外生活,使喜儿的一头黑发由黑变灰,由灰变白,最后实实在在成了“白毛女”。为了活下去,她与野兽搏斗;为了活下去,她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有一天,饥饿难耐的喜儿进入奶奶庙偷吃供果时,巧遇黄世仁和穆仁智,仇人见面,只能抑制心中怒火,喜儿愤怒地举起香炉砸向这两个深恶痛绝的坏蛋。黄世仁和穆仁智以为是仙姑仙灵,吓得魂飞魄散,慌乱而逃。时间过得飞快,大春投奔八路军后,已经成为了一名勇敢的战士,而喜儿却在深山里为了报仇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有一天,大春带着士兵来解放村庄,姑娘跳舞,小伙儿的应和,呈现出军民一家的景象。大春解放村庄时,在后山发现了躲在山坳里的喜儿,多年不见,在认出彼此后,两人悲喜交加,感而泪溅。大春带着“白发苍苍”的喜儿走出大山,回到村庄。群众看到喜儿时,她愤怒地声讨地主黄世仁和穆仁智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他们这些地主剥削阶级“把人变成了鬼”,乡亲们烧掉了象征封建制度的地契、房契、卖身契。乡亲们载歌载舞,庆祝解放,喜儿也参加了八路军,为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和解放更多的穷苦老百姓而斗争。

二、《白毛女》身形表演的舞台表演形式

从《白毛女》的故事背景中,我们深刻地了解到封建旧社会就是“把人变成鬼”,而新社会就是“把鬼变成了人”这句话,被压迫的人们这时候彻底醒悟了。从此,“白毛女”的故事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传开。随着《白毛女》歌剧创作、演出的成功,后又有了电影版和芭蕾舞剧版等版本。本剧音乐和演员身形表演为主要的舞台表演形式,首先从音乐歌剧着手,对其呈现的舞台形式进行分析。提起《白毛女》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就是“北风那个吹呀”和“人家的闺女有花带”这两首歌曲。《白毛女》的故事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能在人民群众中口口相传,其音乐做出的奉献功不可没。音乐剧中的音乐是剧本的灵魂,《白毛女》的剧中音乐采用了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了我国传统戏曲音乐,并借鉴了西欧歌剧的创作经验。剧中音乐的表现形式都是基于群众音乐而升级创作的。欢快曲调部分用了《青阳传》;杨白劳无力还债,无奈悲惨的曲调部分用了《捡麦根》深沉、低昂的曲调;喜儿被压迫表现悲惨命运时用的是《小白菜》的曲调;在表现喜儿坚强不屈和坚定复仇信念的心理时用的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曲调。这样的曲调贴近群众,音乐朗朗上口,更容易被大家接受。歌剧的成功离不来好的音乐烘托,更离不开演员舞台的身体语言呈现。在《白毛女》中,女演员的表演者通过自己饱满的面部表情及肢体语言演绎出喜儿的欢乐与悲愤。从剧中喜儿的形象设计到喜儿情绪的变化,都能呈现出主演的身体形象,语言使得剧情更加饱满。开场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梳着长长的麻花辫,穿着补丁的棉衣,年轻且羞涩的状态在音乐的烘托中完美地呈现出来。演员站在台上就不再是自我,而是喜儿,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也是独属喜儿的。在歌剧中因为喜儿的欢喜而欢喜,因为喜儿的哭泣而哭泣,因为喜儿的悲伤而悲伤,因为喜儿的愤怒而愤怒。例如:在剧起时。喜儿等爹爹回家时,眼神稚嫩而又清澈,爹爹迟迟不归,神态中又透漏出着急的情绪。喜儿从大婶那儿得到了一点玉茭子面,准备和面煎饼时候,舀水时用手接的动作,防止水溅到地上,爹爹不在家,也为了节约用水。屋外雪花纷飞,北风呼啸,风把门吹开了,喜儿赶紧起身去看,盼望的深情跃然纸上,开门后不是爹爹回来了,失望的表情也难掩饰住。和面时还侧耳倾听门外是否有爹爹回家的动静,这一动作传神地表达了喜儿盼望过年、盼望爹爹回来的心情。“喜儿,喜儿”。直到爹爹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喜儿一跃而起,神态立刻活灵活现了,蹦着跳着迎接爹进屋。喜儿和爹爹拉手互相舞蹈时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父女二人的欢喜之情。喜儿跪下让爹爹扎红头绳的场景,也难掩贫困父女两的这点小欢喜和满足感。喜儿带上红头绳后,爹爹说:“一会让你王大婶和你大春哥也过来看看”,喜儿立刻呈现娇羞状,肢体开始扭扭咧咧。这些肢体形态动作为整个剧本增添了韵味,让观众能一眼从喜儿的动作中看出情节的内涵。

三、《白毛女》中声乐表演与形體语言的重要性研究

从《白毛衣》中不难发现,声乐艺术的完美演绎能成就歌剧表演,而声乐艺术依赖的是表演家们扎实的声乐功底。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同样,形体表演在歌剧表演中也至关重要。其中形体训练主要指:表演过程中演员的手势、动作、眼神、面部表情和肢体大动作的表现,通过对这些动作表情的精准拿捏,灵活转变,才能以饱满的情绪将情感表达出来,以达到升华情感和丰富内容的作用。从另一方面来说,观众欣赏音乐剧不仅仅只是要视觉上的冲击,还要体验视觉上的满足感。观众对音乐剧的感同身受就是对作品最大的认可。白毛女中喜儿的痛苦就是观众的痛苦,这种痛苦从演员的声乐和形体表演中呈现,给作品带来了积极的认可度和存在的意义。

四、《白毛女》中形体语言的具体实施内容和方式

在音乐剧表演中,表演演员的语言、声乐和形体方面的修养需要在日常中严格训练。在一系列实践中发现,要想达到传神的演绎效果,有效提高形体表演的水平,类似于对《白毛女》中喜儿这个人物的完美演绎,须有效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声乐与形体表演的默契度。

(一)表演者明确自身的体态和动作

在《白毛女》音乐剧中,舞台上喜儿的表演者具有优美的身姿,呈现给观众一种直观且端庄的健康美。在整个歌剧表演过程中,喜儿的表演没有固定的模板和标准的动作,全程表演都是根据剧情的发展、情绪的带动自然地流露出来的,也有自主根据情感的体会创作出来的肢体动作。手势的起落、肢体的扭动等等动作,都需要演员在充分体会角色之后,明确肢体动作的演绎剧本及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全剧中,喜儿从一个天真、浪漫、羞涩、善良、聪慧的少女在经历了被欺凌后,在山坳里苦熬三年时间,从满头黑发到满鬓苍白的转变。这种巨大的折磨和心理上的痛苦,需要演员通过自身的姿体形态呈现给观众。表演从最初“北风吹”时的柔软、细腻、轻柔的肢体动作转变为带有仇恨的夸张动作,要充分展示出喜儿那份愤怒、仇恨、伤心与坚强的复杂情感。通过手势的不同动作,表现音乐的不同起伏和情感的不同变化,才能更好地带动观众的情绪,让观众不由自主地跟着剧情的变化进行情感的互动。

表演者日常的训练中要以观众的注意点为核心,思考通过何种手段让观众感受到作品的情感,要如何表达才能更好地体现作品的心声。一部好的音乐作品,要求表演者有扎实的舞蹈功底,能随意变换姿态,身段优美而灵活。通过对作品的领悟,以不同的表达方式配合表演者自身的形态动作,通过眉眼传神体现表演者的水平。这样的作品呈现,对于观众是一种美的享受,对于表演者本人,也是磨练演绎水平的最好机会。

(二)表演者要注重整体的移动方式

表演者在表达剧本情感时,需要配合剧情的发展和观众的热情度调整自己在舞台上的位置变化。原则上演员在演唱曲目时是站立着演唱,并配合小幅度的移动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在音乐和情感的交融达到高潮时,表演者的位置变化幅度也要稍大些,迈开大步走到群众中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白毛女》中,当喜儿爹爹为喜儿扯回二尺红头绳时,喜儿欢喜地拿着红头绳走进观众,演唱“人家的闺女有花戴,我的爹爹卖钱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歌曲,在演唱的过程中,走进观众,让观众深切地感受到了穷苦人家的小幸福。在整个表演中,表演者要以不同的移动、不同的步调配合不同的音乐和情感的变化。在表演者为了配合演员需要调整步调时,也要考虑动作的幅度不宜过度夸张,“稳”是正常表演的中心,不管是情感的表达还是走位的方式,都要在稳定的基础上进行,要呈现给观众一个端庄的表演状态,包括谢幕、微笑、鞠躬、退场等每一个动作都展示了一个演员的素质与修养,这是作品的完美呈现,也是整个演出成功的体现。

形体语言的完美表达可以提高演员自身的艺术修养与专业素质,表演者要有优美的唱腔,配合上形体语言的表达,就是音乐歌剧中声型结合的完美演绎。

(三)表演者要注意面部表情和眼神

面部表情也是形体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情的变化可以更好地诠释形体变化带来的情感变化。音乐表演中讲究眉目传情,人类的情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来传达,不同的面部表情会呈现出不同的心态与情感。表演者在进行情感表达的时候,声音和肢体的动作无法完美地演绎出情感需求,再配合表情的变化才能将情绪烘托到高潮。《白毛女》中,喜儿得了一碗玉茭子面开心的表情,爹爹带回来二斤白面,年三十可以包饺子吃时眼神放光,神采飞扬,通过喜儿手舞足蹈的动作,再配合她的眼神,观众就知道这一碗饺子对这个家庭来说意味着满足和幸福。再有,黄世仁逼迫杨白劳在喜儿的卖身契上签字画押时,杨白劳的愤怒以及仇恨都是通过他的面部表情来传达的。杨白劳气得倒地昏死过去,这样的夸张动作将心中的愤怒表达出来,观众无不对黄世仁的地主行为感到愤慨。一部好的剧本想要演绎出完美的效果,需要表演者面面俱到,所以在日常的训练中,表演者要反复打磨自身的演绎技巧,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五、演员如何把握声形表演的结合

《白毛女》中,如果没有表演者动听的歌喉、优雅大方的肢体语言和传神的面部表情配合,不会有今天这样的举世效果,可见要演好一出戏,离不来演员声形的情感表达。

歌舞表演中,形体语言是占据重要地位的。形体语言通俗理解就是身体语言,主要是通过身体的姿态、手势、动作、面部表情、转换舞台位置等身体管理完成整个演出中对音乐和情感的配合。在《白毛女》中,喜儿悲愤地向上苍控诉“你可知道我有千重恨”,这里的情感表达就是喜儿多么期望“老天爷睁眼看看”。表演到这里,音乐的旋律升高,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声音与肢体动作、手势与呼吸的协调,避免繁琐的动作等实际的动作表达,使演唱更加连贯流畅,向听众传达喜儿的悲苦命运,使人肝胆欲裂,催人泪下,让表演变得更有层次感,舞台表演更丰富。如果喜儿的哭诉没有配合形体的表演,只有音乐及声音的表达,则会导致所演绎的情节因缺乏情感动作及表情变化而显得苍白无力。掌握好声乐作品的情感基调,才能为个性化情感表达打下基础,以此来打动听众。表演中演唱曲谱的意境与表演氛围是有限的,如果要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理解,就一定要通过表情动作客观地展示人物形象及特点。

(一)身体姿态与音乐的结合

表演时,如果喜儿一直处于一种僵硬的状态下进行演唱与对话,如果杨白劳没有那么激动愤怒的动作表演,那么呈现出来的喜儿的悲和喜就不够立体,演出质量会下降,观众也无法与演员达到情感的共鸣,无法跟着演员走进整个演出氛围。如果要使表演艺术的价值最大化,表演时,演员一定要注意用身体姿势配合音乐和情感,要在做到身体平稳的前提下,才能保障语言的流畅性,才能根据剧情需要呈现最好的状态。

(二)手势动作与音乐的结合

手势是身体语言动作最简单也最重要的表达,喜儿含羞时扭捏的小手势动作,喜儿含恨时愤慨的语言动作,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这就是一个演员的基本功。如果动作过于夸大,或者过于突,不仅会影响自身的重心不稳,还会影响观众进入状态,影响作品的整体完整和渲染力。

(三)面部表情与音乐的结合

面部表情与音乐的结合重点体现在表演者要在了解了表达意境之后,将形体姿态中的面部表情与音乐和情感融合。《白毛女》中,喜儿过年时的开心、对爹爹的期盼、对命运的恐惧、对未来的忧伤、对打倒黄世仁之后的兴奋等等一系列的表演,都是通过面部表情来传达的,这样呈现出来的作品更生动、更真实,也更有感染力。

六、结语

一部《白毛女》的故事,在历史的进程上推动了延安解放区文艺工作者的热情。《白毛女》现世之后,解放战争过后,我国多个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都前赴后继地开始了新歌剧的创作,其热情高涨,短短几年内《刘胡兰》《赤叶河》《王秀鸾》等优秀作品展出。《白毛女》具有强烈的革命意识,在精神上给予老百姓革命成功的强大心理暗示。在音乐创作的形式和手法上,借鉴了国外的歌剧经验,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成分融入其中。还将歌曲与形体动作相结合,以更加饱满与更具有层次的情感来表达作品。如《扎红头绳》片段,大年夜喜儿与爹爹短暂的欢聚之时采用明朗欢快的对唱,既反映了喜儿的天真活泼,也表达了杨白劳对女儿深情的父爱,这段音乐同以后两位主人公命运的变化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最后合唱《太阳出来了》,剧终前群众的合唱十分成功,它唱出了解放了的人民的堅强、豪放与喜悦心情,唱出了他们对喜儿不幸遭遇的悲愤同情,将深厚的阶级感情真切的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音乐欣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18.

[2]谢昌鹏.民族歌剧《白毛女》中主要角色的形象塑造和演唱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8(01).

[3]孟远.歌剧《白毛女》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4]鸿昀.“二位一体”视域下的当代芭蕾舞剧经典—《白毛女》[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03).

[5]李焕征.爱情、复仇与革命—论电影《白毛女》的文化密码及其正典化叙事[J].当代电影,2015(10).

[6]谢颖.论声乐表演艺术的形体语言[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7]张远.声乐表演艺术的形体语言研究[J].人民论坛,2Ol5(33):56-57.

[8]钟怡.谈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形体语言[J].大舞台,2015(12):142-143.

猜你喜欢
白毛女音乐表演
“白毛女”姐姐
《白毛女》背后的逸闻旧事
“流行”的历史衍变
论音乐表演中审美能力的重要性
音乐表演心理素质的培养
优秀的音乐表演具备的几大特点
论血型对音乐表演的影响
论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
河北博物院上演“白毛女”
属于中国的“白毛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