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标准物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析

2022-02-21 05:17谢英梅
科技信息 2022年5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应用

摘要:文章以环境标准物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环境标准物质的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围绕环境监测中环境标准物质的应用,提出了几点说明,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环境标准物质;环境监测;应用

前言: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民生活质量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对居住环境舒适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环境污染是影响居住环境舒适度的头号杀手,因此必须要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才能为人们营造一个更加舒适的居住空间。而在环境监测过程中,环境标准物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环境标准物质的应用分析,从而有效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水平。

一、环境标准物质特点

在实际开展环境监测的过程中,为更好地把握环境污染情况,通常需要对一些变量进行监测。这些变量既包括宏观综合性指标(如:水质分析中 COD、总磷、总氮、氨氮等),也包括微观指标(如农残、兽残等)。环境监测的目的要求测量结果具有可比性、可靠性和溯源性。但由于检测样品性质千差万别、分析流程因样品而异、前处理过程繁复等原因,需要有一个“尺子”或者“砝码”作为基准和参考,来确定这些污染物质的变化情况,这便是标准物质[1]。标准物质通常已经赋予了一个标准数值,因此可以将这些标准数值作为一种“量具”,来辅助环境监测稳定顺利的实施。环境标准物质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稳定性特征。这是环境标准物质最基本的特征,要求在不同环境以及条件下,标准物质化学性质始终保持稳定,特性数值始终在规定范围内部发生变化。那么标准物质作为一种参考标准,才会显得更加准确。尤其是在实际开展环境监测过程中,经常受到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导致监测结果出现一定误差。而通过利用环境标准物质作为参考,借助其稳定性,便能够很好的了解环境监测结果是否准确可靠。一般环境标准物质稳定性越强,越能够保证环境监测的准确合理性。

均匀性。环境标准物质均匀性特征,是指物质在介质内部分布的均匀程度。一般环境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将会直接影响监测样本规模设置情况与监测的次数高低。标准物质均匀性越高,那么对环境监测规模要求越宽松,监测次数也可适当减少,否则需要扩大监测规模,增加监测次数,如此才能降低样本分布不均带来的影响,保证最终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准确性。环境标准物质还应具备准确性特征。能够不受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始终保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但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监测设备或者监测方法的不同,最終为标准物质检测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但这种不确定性一般可控,能够通过数学计算方式进行纠正。

总之,环境标准物质是环境监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量具”,在减少环境监测误差,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水平方面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需要我们提高对环境标准物质应用的重视,促使环境监测效果得到稳步提升。

二、环境标准物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一)在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校准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当前环境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仪器设备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显著提升了环境监测的效率。但为保证环境监测结果准确性,应确保采用的仪器设备事先得到了校准,否则会产生较大的监测误差。在实际进行仪器设备检定校核时,除了可以选择到国家制定的专业仪器设备校准计量部门进行校准检定以外,还可以采用环境标准物质,完成仪器设备的校准,并做好校准曲线的绘制。比如在对仪器设备的准确度进行校核时,可选择采用专门的质量控制用环境标准物质,最终判断结果用EN值表示。如果EN值在1以内,则证明待校准的环境监测仪器设备不存在准确度问题,反之,则表明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已经不再可靠,需要认真查找原因,解决问题。

(二)在待监测物质赋值过程中的应用

在实际进行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环境标准物质,为待测物质进行赋值。如此一来,在后续完成环境监测后,能够对监测结果进行计量追踪溯源。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一是可以采用比较法,通过直接与环境标准物质进行比较,完成对环境待测样品的赋值。简单来说,就是同时测定待测环境监测样品与环境标准物质,再进行结果对比,完成对环境待测样品的赋值,本身能够起到一定校准作用。二是利用环境标准物质,绘制标准曲线。然后以此为依据,实现对待测环境监测样品的赋值。这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比较相似,都能够起到一定的校准作用[2]。三是滴定分析法。该方法主要利用了各种常见的化学反应的原理,比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然后以环境标准物质消耗的量或者体积为依据,计算出环境检测中被监测物质的含量。比如在对环境水质氯化物监测时,可以采用硝酸汞标注化物质,完成氯化物的滴定,以此来对环境监测样品进行赋值。

(三)在监测程序或方法验证中的应用

在实际开展环境监测的过程中,会优先选择国家或者行业明确统一规定的监测方法,如果没有这种方法,选择其他方法时,则需要应用环境标准物质,对这种程序方法做进一步的验证。尤其是在进行质控实验分析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已经确定好的监测程序与方法,利用环境标准物质,反复进行实验,验证这种新的监测程序方法的准确性,确保该方法稳定可靠。而如果需要修订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那么实际要求更加严格[3]。一般需要选择超过6家具有专业资质的实验室,并采用3个左右的不同含量的环境标准物质,严格按照新的监测方法程序,反复测定6次以上,最终计算测定结果标准偏差,分析重复性r以及再现性R,来确定新修订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的准确可靠性。

总结:总而言之,在环境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环境标准物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物质,在降低环境检测误差以及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水平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在深刻了解环境标准物质特征的基础上,加强对环境标准物质的合理应用,能促使其发挥出应有价值,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慧. 水质标准物质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20, 32(5):20-21.

[2]王鹤. 环境监测实验室标准物质的管理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20, 17(9):29-30.

[3]汪威、黄胜英、沈林华. 基于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水质标准物质应用问题的研究[J]. 清洗世界, 2020, 36(11):29-30.

作者简介:谢英梅  出生年月:1982.12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黑龙江 职务:技术总监,学历:博士 单位(全称):坛墨质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环境基质类标准物质研发 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江苏省常州市 邮编213000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应用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在环保验收监测中的应用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