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健康教育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2-23 01:56唐晨璐姜桐陈曦牛艳华王雪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 2022年11期
关键词:脊柱多元化出院

唐晨璐,姜桐,陈曦,牛艳华,王雪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山东 济南,250002)

近年来,微创手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脊柱骨折患者,其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1]。但若术后患者不积极配合康复和护理,则极有可能影响康复效果。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是现阶段常见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通过一系列专业的干预措施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忽略了对患者围手术期前后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导致其对疾病、手术及术后康复的认知水平较低,康复效果较差[2]。多元化健康教育根据患者不同的需求和文化程度给予对应的健康教育方式,有助于提升其认知水平[3]。本研究探究多元化健康教育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脊柱骨折患者微创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科行微创手术的89例脊柱骨折患者的资料。纳入标准:① 因外伤所致的脊柱骨折,且行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② 年龄>18岁;③ 骨折后和术前均未接受过其他治疗;④ 凝血功能正常且椎体正常;⑤ 精神状态正常。排除标准:① 伴有严重传染病;② 并发其他部位的骨折;③ 存在炎性感染、血液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或严重贫血;④ 伴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衰竭;⑤ 临床资料缺失。按所有患者干预方式的不同划分成观察组 (44例)和对照组(45例),经比较,2组患者的骨折位置和骨折原因等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对照组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持续至整个围手术期。术前,责任护士通过查看病例资料及询问患者,全面了解其病情和既往史等,并协助患者完成常规术前检查。按照医嘱并结合患者的需求和心理状态为其制定快速康复护理方案。术中,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并做好术中保温工作和生命体征监测,积极配合主刀医师完成相关手术操作。术后3 d,叮嘱患者家属严格遵医嘱摆放患者体位,协助患者取低枕平卧位,以确保其躯干与头部处于同一水平线,并叮嘱家属不要轻易为患者翻身。密切关注患者的切口情况,定期更换药物和进行清洁处理,防止切口受压;术后4~6 d,督促患者开展卧位康复训练,协助其通过上肢进行翻身或移动身体等操作,利用拉力器、哑铃或矫形器加强患者上肢力量,促进上肢肌肉力量的恢复;术后7~10 d,督促患者开展坐位康复训练,责任护士先协助患者坐于床上,坐位角度由小变大,逐渐向坐位平衡发展,随后指导患者通过双手支撑离开病床,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向双手支撑坐起及双手离床发展,直至患者可完全直立。出院后,通过微信督促患者坚持康复训练并定期复诊,复诊时间为出院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

1.2.2 多元化健康宣教 观察组以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为基础开展多元化健康宣教,干预持续至整个围手术期。由骨科护士长、护士、主治医师、康复医师、营养师和同伴教育者组建成多元化健康宣教小组。患者入院后1~2 d,护士对其文化程度、自我护理能力和心理状态等进行全面评估,指导其使用微信等方式获取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多元化健康教育宣教方式内容如下:① 常规宣教,护士通过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一对一宣教及集中宣教等常规宣教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② 医护结合宣教,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等不同,宣教小组结合其需求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③ 视频宣教,通过科室电视或微信平台为患者播放术后康复训练视频,并督促家属与患者一同观看,同时指导患者跟随视频学习。④ 同伴教育,招募4名同伴教育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个小组,在护士的监督和指导下,围绕脊柱骨折微创术后康复健康教育主题,由同伴教育者带领本组患者进行学习。⑤ 随访管理,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告知其居家坚持康复训练的必要性,并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定期了解其康复情况,每月1次。通过建立微信群聊,每天在群内分享脊柱骨折术后康复要点,供患者学习。复诊时间为出院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 记录并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首次下床、术后输液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和术后持续疼痛时间。② 通过自拟疾病知识调查表对2组患者出院时的疾病知识水平进行评估,调查表共4项,各项总分均为100分,得分与疾病知识掌握水平呈正相关。③ 于干预期间记录2组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和压疮等的情况。④ 于患者出院后3个月对其康复效率进行评价,没有疼痛感,可无障碍、顺畅地行走为显效;仍有偶见轻微疼痛感,行走过程中会出现轻度障碍,脊柱恢复效果一般为有效;仍有剧烈疼痛感,脊柱恢复较差,无法行走为无效[4]。将显效和有效计入总有效率。⑤ 通过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5]对患者在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量表包括日常活动和行动能力等5个维度,每个维度包含没有困难、有效困难和极度困难3个水平,各维度取值均为0~1分,得分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术后康复时间

观察组的术后持续疼痛时间、术后输液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术后康复时间比较

2.2 疾病知识掌握水平

观察组在出院时的脊柱骨折知识、骨折微创手术知识、术后康复要点和自我护理方式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均<0.05),见表3。

表3 2组疾病知识掌握水平比较分)

2.3 康复效率

观察组的康复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4。

表4 2组康复效率比较 [例(%)]

2.4 生活质量

2组在出院6个月后的行动能力、疼痛与不适等得分均较出院时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的EQ-5D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5。

表5 2组EQ-5D各方面评分对比分)

2.5 并发症

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对照组发生泌尿系统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压疮2例和肺部感染2例。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7%(1/44),较对照组的17.78%(8/45)更低(χ2=4.302,P=0.038)。

3 讨论

微创手术是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方式之一,因脊柱骨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若患者经微创手术后未辅以有效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则不仅影响康复效果,还会导致并发症[6]。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护理方式,其通过一系列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加快康复进程,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患者认知和康复依从性较差等[7]。因此,探寻科学、专业且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对于提升脊柱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非常重要。

本研究将多元化健康教育结合快速康复应用于行微创手术的脊柱骨折术后康复中,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术后持续疼痛时间、术后输液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P均<0.05)。究其原因为,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但其忽略了患者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而多元化健康教育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自护能力、心理状态及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从而促进术后康复[8]。本研究对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出院时的脊柱骨折知识、骨折微创手术知识、术后康复要点和自我护理方式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均<0.05)。这是因为多元化健康教育通过微信和视频等多种方式,反复不断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随访期间也通过微信群分享脊柱骨折知识及其相关康复要点,极大地提升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水平。范晶晶等[9]通过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开展多元化健康教育,发现患者的健康知识和自护能力均得到明显的提升,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中,观察组的康复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分析原因为,多元化健康教育通过招募同伴教育者和医护结合宣教,让更多的人员参与到术后护理中,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积极性;并且,同伴教育者具有较为丰富的康复经验,其比护士更有充裕的时间关注和督促患者的康复训练,进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和预防并发症[10]。除此之外,观察组在出院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多元化健康教育突破了传统宣教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结合微信和电视等多媒体设备,能实现教育内容、教育对象和教育过程的全面覆盖,并且通过随访积极督促患者的术后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综上,多元化健康教育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不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康复进程,还对提升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均有积极效果。

猜你喜欢
脊柱多元化出院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