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深化体校改革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2022-02-24 10:21张晶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2期
关键词:体教融合新思维新模式

张晶

摘要:深化体校改革的新举措必将激活体校新的发展动力。学校将顺应发展,主动求变,为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改革  体教融合  新思维  新模式  科学布局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2-

体教融合是体育和教育界的一个老话题。日前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引发热议,瞬间刷屏朋友圈。这份文件是新时代体育、教育领域一份具有新的特点的重大改革文件,是专门研究解决体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和重大事项的政策文件。作为体教融合领域的一份重磅文件,它打开了体育和教育工作新局面。为解决一些过去在体育、教育部门实际工作中长期存在,但一直没有解决的难点、堵点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文件有很多新提法、很多干货,值得我们深入学习,认真研究。

作为体校,我们能不能提振精气神,在深化体校改革的浪潮中乘风破浪,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真正在体教融合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真正成为政策红利的受益人。是我们需要努力思考和重点研究的课题。通过学习,我想谈谈自己对深化体校改革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一、深化体校改革,需要转变观念,创新思维

新时代的体教融合,深化体校改革主要是一种理念变革,体校育人的目标任务,不仅仅着眼于培养优秀运动竞技人才,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从人的全面发展层面,关注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要跳出体育看体育,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高度,理解新时代体教融合的责任使命,强调体育与教育在功能与目标上的充分融合。要全面更新育人观念,从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深刻理解体教融合的精神内涵。引导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体育和教育共同的力量。

二、深化体校改革,需要更新模式,形成合力

新时代的体教融合,深化体校改革要在办学模式上有突破,有创新。我校现有办学模式是以三集中为主,学生集中住、集中学、集中训。这种固有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习与训练的时间,也取得了一些实效。但招生困难、生源质量差,学生文化成绩差,出路窄,社会、家长认可度低等实际问题一直困扰,体校发展陷入瓶颈。单一的三集中办学模式已不能满足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已不能适应新时代改革发展的要求,转变办学模式迫在眉睫。要从单一向多元转变。要主动与教育系统学校,社会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等开展深度合作,以保障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取长补短,共同育人。

1、着力建设训练基地。运动训练,我们是专业的,文化教育,教育系统的学校更胜一筹。我们要在教育系统的学校选择符合条件的中小学建设训练基地,基地可以是一个单项(如摔跤),也可以是多项合并(如柔摔跆)。基地学生日常文化教育在各自学校,训练由体校负责,竞赛成绩,输送、升学率等荣誉双方共享。我们要主动让专业训练走出去,委派教练员深入到基地学校带训或指导训练,寒暑假或参赛前再集中到我校集训。科研服务辐射到基地学校。这样的培养模式站位更高,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进高校和进专业队都是学生的出路,学生文化教育能更有保障,家长对孩子练体育也会更支持更认可。

2、开设体验式课程。以宣传、普及、推广项目为目的,积极联系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开展体验式训练课,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了解运动项目,再逐步扩大辐射范围,让更多学校的孩子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为后期开展选材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体验式课程的教学可在专业教练员的指导下培养我校的金牌运动员或优秀运动员担任,这样既可以为小队员树立榜样,也可以为我校中职的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和就业机会。

3、采用开门办学模式。对于群众基础好,普及程度高,深受家长、学生追捧的项目。我们可采用开门办学的模式,利用学校专业的运动场馆、设施设备以及教练资源面向社会开放。我们的教练员、术科教师可以提供专业的体育技能辅导。也可以培养我们的中职学生担任体育培训的指导和服务。此外,我们也能在培训的过程中,发现优秀人才,吸收到我校来,扩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材范围。

4、探索与专业俱乐部合作培养模式。我校暂时没有师资和场地优势的项目,我们要大胆探索与优质体育俱乐部合作培养的机制,进一步拓宽培养渠道。利用社会体育俱乐部师资场地的优势,尤其是借助俱乐部市场化运营,灵活多元的培养模式来发展项目,实现互利共赢。与俱乐部共同培养决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只要学生有出路,能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都值得我们去尝试,去支持。

三、深化体校改革,需要优化项目,科学布局

新时代的体教融合,深化体校改革要在优化项目布局上下功夫,要创品牌,抓重点。我校现有柔道、摔跤等8个重点专项训练项目,足球、羽毛球等8个非重点训练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它不同的普及度、影响力,每个项目都有它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态。这个项目是否是奥运会、全运会参赛项目,发展前景如何?这个项目我省在全国处于什么水平,我国在全世界处于什么水平?我们都需要实时掌握,要逐个分析项目特点,对我校现有的16个项目科学分类。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刀刃上。要打造1-2个品牌项目,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持续发展重点项目,保持优势,加快崛起。对个别项目或小项积极调研,考虑撤项。

新时代深化体教融合,深化体校改革的新举措必将激活体校新的发展动力。学校将顺应发展,主动求变。为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任海珍. 转变教学观念 培养创新思维[C]// 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薈萃(中). 2006.

[2]孙国友, 顾齐洲. 从"教体结合"到"教体融合":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新模式[J].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6, 031(002):P.88-91,108.

[3]李原. (2009). 转变观念 深化改革 加强管理——兼谈体校课程设置. 科技信息(19), 1.

猜你喜欢
体教融合新思维新模式
体教融合模式下体育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探究
体教融合的实践探索与难点分析
创新思维竞赛(3)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壁挂工艺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