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净利润首次下滑 桃李面包“南下”遇阻

2022-02-28 06:39张赛男谢韫力
中国食品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位数桃李亏损

张赛男 谢韫力

1月11日晚,桃李面包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公告。公告显示,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3.43亿元,同比增长6.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4亿元,同比下降13.51%。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桃李面包十年来首次出现净利润下滑。实际上,不少投资者发现,自2020年起桃李面包业绩增长已露出疲态。

十年来净利润首次下滑

桃李面包2020年报披露,该年实现营收总收入为59.63亿元,同比增长5.66%。需要指出的是,自2012年起桃李面包的营收就始终以双位数“奔跑”,至2019年,其营业收入同比增幅为15.07%-28.95%。也就是说,2020年是桃李面包8年来营收增幅首次回落到个位数。

2021年,桃李面包的营业收入仍然是个位数增长,净利润则一反往年的正增长,首次出现下滑。要知道在2020年,其净利润实现了接近30%的增长。2020年桃李面包营收同比增长5.66%的业绩表现曾引来了上交所关注,2021年4月上交所向桃李面包下发工作函,要求其对2020年营收增幅大幅放缓等问题进行说明。桃李面包对此解释为,疫情影响导致公司消费场景少了。

进入2021年,桃李面包的“颓势”越发明显。2021年前三个单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3亿元、2.07亿元、1.99亿元,同比分别下滑16.2%、7.52%、25.82%。根据年报预告推算,公司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95亿元,同比下降0.81%,2021年四个季度净利润全数下降。

对2021年凈利润下滑,桃李面包分析称,2021年同期受国家阶段性社保减免政策影响,公司人力成本费用低于本期;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产品成本有所增加等。

此前媒体曾报道过,2021年多家食品龙头公司的业绩出现下滑,原材料价格上涨确实是主因。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世界食品价格指数同步上涨27.6%,以平均125.7点占据十年来最高指数榜,是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21年和面包生产相关的谷物的价格指数达到131.2点,同比上涨27.2%,其中玉米上涨44.1%、小麦上涨31.3%;植物油价格指数则达到164.8点,成为最高年均水平。

“南下”之路并不尽如人意

为了应对成本上升的压力,各消费品企业相继上调产品价格。截至目前,桃李面包暂未官宣产品涨价,但招商证券指出,2021年下半年以来公司新品推广速度加快,11月份开始分区域、分产品陆续提价。展望2022年,公司收入有望实现双位数以上增长,利润弹性更大。

1月12日,桃李面包股价上涨3.84%,收于28.64元,市值为272.2亿元。从市场反应来看,也是基于产品提价对提升利润空间的预期。虽然股民的预期良好,但桃李面包也面临着从区域性龙头走向全国性龙头的难点。

公开信息显示,桃李面包前身为沈阳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主要经营面包及糕点、月饼、粽子等。2015年,桃李面包登陆A股,成为“面包第一股”。因为发家在沈阳,桃李面包一直以来的销售收入呈现北高南低的态势,据公司公告显示,销售占比较高的是东北及华北市场。2020年年报显示,东北、华北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达42.2亿元,占总体营收的70.7%。2021年上半年经营数据显示,东北地区仍然是主战场,其次是华北和华东地区。

随着北方市场渗透率接近饱和,增长空间有限,2018年后公司有意将业务朝着人口密集、消费能力强的华东、华南、西南、华中地区拓展。不过,新市场拓展使得同期营业成本也随之上升。2019年,桃李面包净利润增长6.42%,增幅创近9年来最低。其解释称,公司2019年净利润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主要原因是加大了新开发市场的费用投入。

然而,桃李面包的“南下”之路并不尽如人意。2021年半年报披露的37家子公司中,有17家亏损,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地区,其中江苏桃李亏损最为严重,亏损1077.50万元。华南区域内,海南子公司半年亏损829万元,较2020年524万元的亏损扩大近6成。东莞子公司由盈转亏,从盈利327万元转为亏损221万元。其余包括福州、厦门、合肥、浙江在内的南方子公司也都延续了2020年的亏损态势。

有观点认为,从一个地方性企业走向全国市场的过程中,桃李面包面临着多重竞争带来的困境。烘培行业市场竞争激烈,2018年以来,宾堡集团收购了曼可顿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多地的分公司,进一步与桃李面包争夺市场。此外还有华南本地品牌如达利食品、盼盼食品,也都在积极进入短保面包领域,因此众多北方企业“南下”时都遇到过不小的阻力。

当然,众多机构仍然看好桃李面包。中泰证券指出,短保面包行业规模呈双位数增长,看好桃李以管理、供应链建立起中长期壁垒,扩大市场份额。中期看,公司多地产能扩张按步推进,供应链端壁垒不断加强;长期看,公司在全国完成生产基地布局后,以规模效应提升盈利水平可期。

猜你喜欢
双位数桃李亏损
植树节
素材积累·词语
一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超百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