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2022-02-28 06:39邢丙寅
中国食品 2022年2期
关键词:技工师傅素质

邢丙寅

培养高素质能力的专业人才是技工院校教育的核心目标,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技工院校烹饪专业教学应加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以驱动学生理论知识能力和实践素质能力共同发展。因此,技工院校及烹饪专业教师应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进行深度分析,并深度构建多维度、立体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深化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确保学生获得充足的知识和能力,实现其自身可持续发展。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的导向下,技工院校愈加注重人才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也逐渐向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方式转变。现代学徒制是以学校、企业深度合作为基础,以加强教师与师傅联合教学为主要方式,以学生技能、素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现代化人才培养模式。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兼具“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可以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融合为整体,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技工院校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在形式、方法、内容、时间、效果五个维度上进行深度分析。

1.形式维度。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师徒之间的选择是双向的。院校在学徒选拔过程中,可以采用海选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系列考核,结合排名选出学习基础能力、学习意识能力强的学生。学生在选择师傅的过程中,也可以对教师的敬业精神、创新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

2.方法维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需要以点带面、由少及多。在具体实践中,应从精英人才培养入手,充分发挥精英人才的作用,促使他们带动所有学生共同进步和提升。

3.内容维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以学生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为切入点。同时,师傅应注重学徒的个体差异性,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师傅应注重让学徒自主探究,使他们在探究中持续获得知识能力。

4.时间维度。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运用过程中,师傅应以长期发展的视角,分阶段、分层次实施教学内容。

5.效果维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涉及“传”“帮”“带”等内容,师傅应以综合性视角,采取多角度、立体化的评价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以推进师徒共同发展。

三、技工院校烹饪专业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路径

1.合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技工院校烹饪专业在应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时,应以院校的办学特色为基本点,以餐饮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师傅来说,应做到“带”厨魂,即爱岗敬业;“带”厨能,即掌握技能,推动创新;“带”厨德,即在学习及日后的工作中注意食材的卫生安全。对于学徒来说,要做到“学”思想,即职业道德;“学”本领,即烹饪技术;“学”做人,即为人处世。

2.规划核定人才培养内容。规划和核定人才培养内容是落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内容。在具体实践中,师傅应理清人才培养思路,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

(1)理清教学思路。师傅应以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为重点,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过程中,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在教学中融入充分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内容。

(2)开展针对性培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运用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和课外延伸,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并在实践培训过程中体悟职业精神内涵。在课程设置方面,师傅应建立“特色课程+常规课程+专项课程内容”的课程體系,持续挖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以驱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

(3)优化学习环境。在现代学徒制的学习环境优化方面,要以真实场景和理实一体化学习环境构建为重点、以理论与实践融合为核心,持续增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开放性。首先,要在教学功能、交流展示等方面提高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其次,师傅可以设立工作室,做到教学时间的开放性。

(4)实施工学交替训练。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训练与理论学习应相互融合。师傅应采取“5+2”的方式实施人才培养,即:5天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内容,2天在企业学习实践技能,从而推进学徒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能力的同步发展。

3.科学制定人才考核方式。为深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师傅应科学制定人才考核方式。通过建立师徒档案、设置多元考核方式,提升人才考核效果,切实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

(1)建立师徒档案。师傅应构建立体式、多层次的动态培养模式,当完成相关实践内容后,师徒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目标,对自身的优势、不足进行深度分析,并明确日后发展的目标。

(2)设置多元考核评价方式。师徒应对自身实践的情况、目的等进行考核,在具体实践中,学生、企业、同行等应对师傅进行多维度评价,并突出评价的综合性和过程性,在帮助学生更好地选择师傅的基础上,提高师傅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四、技工院校烹饪专业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思考

1.选择优质企业,构建校企合作平台。为持续深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技工院校烹饪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推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发展,院校应选择优质企业,与其共同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在选择企业的过程中,院校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院校所选择的企业应得到行业协会的认可,并且企业的管理较为规范,实力较为雄厚,能够为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与运用贡献力量。第二,院校所选择的企业应认同“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强化院校、企业、学生、教师等多方互动,并在互动过程中达成人才培养共识。第三,院校所选择的企业应严格按照人才培养计划,为学徒提供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并能够派遣师傅到院校,与教师共同了解学生的实际培养情况,以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

2.完善团队机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是有效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与出发点。在具体实践中,院校应持续完善团队机制,建立并完善“双师”“双能”“双创”型教师队伍,在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素质能力作用、强化教师教学影响力的基础上,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结合多种教学模式,持续强化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同时,院校方面应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师资队伍建设方式,聘请企业的优秀人才、高技能人才到院校做兼职教师,以实现专业教师与实践师傅的互补,确保学生理论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步发展。

3.健全管理制度,提高教学考核质量。教学考核是落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效果,院校应立足提升教学考核质量,持续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价管理制度。在具体实践中,院校可以与企业、学生、教师、师傅等组建工作小组,讨论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体系。同时,要针对实践教学管理制度、现代学徒管理制度等进行规划和设计,保证实践学习顺利进行。在学生实践学习管理工作过程中,师傅及院校教师应注重以多方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对学生的实践态度、团队协作能力、贡献等进行考核,而且要保证考核过程的公平性和综合性,加强考核工作的质量管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

五、结语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和现代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技工院校应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持续优化实训基地教学环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发展,为驱动学生素质能力发展形成合力。

猜你喜欢
技工师傅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从技工到英雄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技工与专家
浅谈技工院校UG/NX4.0教学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