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薄弱学校“同步专递课堂”助力学科均衡
——潮州市饶平县樟溪中心小学

2022-03-01 06:27
教育信息技术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点公共服务教研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留守儿童”和“麻雀学校”成为大众关注的民生焦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坚守“麻雀学校”的教师,每天要教授几乎全部课程,使农村学生能在家门口得到基础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很大的努力,但一直以来,“麻雀学校”的教学效果仍然不尽理想。

渣锁斗开关阀阀芯形式为球阀,口径最小为DN350,最大为DN400,关闭差压达5.2 MPa,因而阀门开关过程中所需要的力矩非常大。如果采用气动执行机构有如下缺点:

樟溪镇地处饶平中部,地域面积大、村落分散。加上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农村的学生人数逐渐减少。饶平县樟溪镇小学2022年秋季的学生总数773人,至目前,两所教学点仅有11名学生。两所教学点有3名教师,主要都是语文和数学科目教师,其他课程都由他们兼任,但由于他们是非专业的科任教师,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为解决乡村小学分布广且规模小、师资及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和管理难度较大等问题,樟溪镇中心小学把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启动远程同步专递课堂教学帮扶项目。项目组特申请“农村薄弱学校‘同步专递课堂’助力学科均衡的有效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研究。项目组负责人为潮州市饶平县樟溪镇中心小学教研组长陈静芸,组员为林怀周、张哲明、陈文婷、钟惠丽、张逸佳、王乐、吴彤、詹文。该项目由樟溪镇中心小学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远程互动、线上帮扶、网络教学教研等创新性教学模式,实现樟溪中心小学与教学点之间的连接,同时把樟溪镇中心小学优质课程及教学输送到偏远村教学点,让偏远地区孩子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实现常态化教学帮扶,更好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提高乡村教学质量。

Wagner在1965年从财政支出的视角最早提出公共服务概念,认为国家财政是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需要支付的货币。公共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供给公共服务必然导致效率缺乏,政府必须成为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3]3。政府的政治程序和组织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4]15。基本公共服务满足的是普通社会群体共同的基本消费需求,需要政府通过各种手段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与公平。

该项目实施后,学校艺术类课程开启同步授课模式——两地两班(或三地三班)同时上课,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化。还开展语文、数学常态化优质课堂专递,实现教学帮扶,突破教研单一、常态模式,创新和拓宽教研方式,有效推动和提升了樟溪小学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开展的同步专递课堂教学帮扶活动,是破解“麻雀学校”难题的有益尝试。期待该项目能发挥创新机制,探索更加成熟的同步专递课堂教学模式,把成果扩大,在强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实现教育帮扶,切实消除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课题开题

音乐同步课堂

数学课例实践

同步课堂:上广教学点

语文课例观摩《请你帮个忙》

同步课堂:四罗教学点

猜你喜欢
教学点公共服务教研
公共服务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