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

2022-03-07 06:40张炣心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常书鸿佛光世人

张炣心

信仰,《新華字典》里是这样解释的:指发自内心对某种思想或宗教或追求及对某种事物的信奉敬仰。其实,信仰就是心中的一束光,砥砺着你前行!

2020年暑假,我去敦煌莫高窟游玩。在那里,我被信仰的力量深深地震撼了。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仅“敦煌”两个字便足以摄人心魄了。西汉以前,这里是各大部族必争之地。公元121年,汉武帝将整个河西走廊纳入华夏版图,增设武威、酒泉、敦煌、张掖四郡,敦煌由此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誉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公元一世纪,佛教传入中国,这对敦煌的历史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东晋366年,乐尊和尚云游到敦煌,被鸣沙山上的万道佛光吸引,在崖壁上开凿出第一个洞穴。自此以后的一千多年里,先后开凿了735个洞窟,总面积多达4500多平方米,塑像有2400多余尊。如果将莫高窟的壁画铺展开来,可以在沙漠中形成一个长达二三十公里的巨大画廊,这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相信每一个来到莫高窟的人,都同我一样被深深震撼。无数的工匠画师因为心中的信仰,在没有现代设备的情况下,历经1600多年,一点一点地搭梯凿窟,在微弱的烛火下一笔一笔地描绘,最终完成了震惊世界的莫高窟。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丝绸之路渐渐没落,往日的厮杀声、商旅的驼铃声都归于沉寂,敦煌莫高窟慢慢被世人遗忘,陪伴它的只有千里大漠与漫天黄沙。

但莫高窟注定不会被遗忘。1935年在法国学习油画的常书鸿,在塞纳河畔的书摊上偶然发现了法国人伯希和所写的《敦煌图录》,于是,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回到祖国,到敦煌去!

由于多年缺乏保养修缮,在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下,莫高窟已是满目疮痍。这一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首任所长常书鸿带着10多名有志青年,放弃舒适的生活,来到荒凉的西北边陲,展开了对敦煌莫高窟的研究、保护和修缮工作。此后的70多年里,几代莫高窟人为保护、研究和弘扬敦煌石窟文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

如果说,千年前的乐尊和尚是因为对佛光的追寻,才建成了让世人为之瞩目的莫高窟;那么像常书鸿一样不计较个人得失,用毕生精力保护敦煌的莫高窟,他们心中的信仰便是对祖国无比深沉的爱!

莫高窟以它的残缺美,无声地跟每一个来到它面前的人诉说着心中那一束光的力量……

(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外国语实验中学初一·8班,指导老师:魏芳龄)

我来品评

(请从选材、语言两方面进行点评)

猜你喜欢
常书鸿佛光世人
油画《九层楼修建》
走笔天台山:胜迹与佛光,附以时间的颂词
佛光
敦煌,一生的“情人”,一生的守护
——常书鸿与敦煌的不了情
无私无畏世人尊
怎样区分天空中的“彩虹”之“佛光”
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艺术作品展 续写敦煌精神
唐寅: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守护敦煌大漠的痴魂 常书鸿故居寻迹二
佛光会对现代社会教育强化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