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良家风 弘扬传统美德

2022-03-11 09:27王诚俊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传统美德

【关键词】家国情怀;家风家训;传统美德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95-0066-04

【作者简介】王诚俊,南京市金陵中学(南京,210005)教师,一级教师。

一、教育背景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彰显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必要性。家风的家,既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由“小家”到“大家”,家风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抓手。

我所带班级属于学校国际部,学生高中毕业后会一般都会出国留学。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让他们永葆“中国心”,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并开展了此次主题班会。

二、教育目标

认知方面:了解家风内涵,认识优良家风与新时代公民道德之间的关系。

情感方面:深化对优良家风的认同,激发传承优良家风的信念,增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感。

行为方面:将传承优良家风的承诺落实为符合时代新人标准的具体行动,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优良家风。

三、活动准备

教师方面:准备PPT及班会学案;面向学生、家长分别开展家风主题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邀请家长撰写家书。

学生方面:收集家风素材,邀请任课教师参与班会;收集体现不同家风的背景音乐;阅读并学习《颜氏家训》;准备视频《家风世泽长:习氏家风》;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传承家风榜样故事;书写宣誓词。

四、实施过程

(一)识家风于身

1.回忆家庭影响

教师:从小到大,家人对你为人处世的态度与原则产生过哪些积极影响?这些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事情上?

(1)绘制家庭树。

学生根据自己的回忆,将家庭对自己产生积极影响的事件写在学案上的虚线框内(见图1),完成家庭树的绘制。

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树。

(2)教师小结:我们身上都带着各自家庭的痕迹,即使生活在同样的家庭中也会留下不同的痕迹。由此可见,家庭产生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

2.解密家风调查

(1)学生课堂调查。

教师:家风是指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它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文化和道德氛围,是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在你看来,你家有家风吗?你家的家风是什么?

学生组内讨论,自由发言。

(2)家长课前调查结果反馈。

PPT呈现家风调查词云图(见图2、图3):在“家长最想教给孩子的做人道理”这一问题上,排名前三的是真诚、善良、正直;在“家风具体是什么”这一问题上,排名前三的是诚实守信、踏实做人、勤俭节约。

3.开启家书阅读

(1)教师导入:觉察家风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直接的方式是听父母怎么说。课前,大家的父母都写了一封家书,让我们在阅读中细细品味父母的话。

(2)阅读家书。

学生阅读家书,读完后小组内交换阅读。

(3)教师小结:一封家书,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了家风,这份理解就是我们传承优良家风的起点。

【设计意图】识家风于身,始于觉察,终于理解。家庭树绘制,引发学生对于家庭积极影响的觉察;调查反馈,帮助学生了解家风内涵。

(二)记家风于心

1.品味优良家训

(1)教师导入:将家风归纳,并提炼为文字,就是家训。家训是传承优良家风的载体。

(2)赏析《颜氏家训》。

教师:我国最早也最著名的家训是由颜之推创作的《颜氏家训》,它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珍贵遗产。

小组讨论:你觉得在以下三句《颜氏家训》中,哪一句话至今都很有道理?为什么?

巧伪不如拙诚。——《颜氏家训·名实篇》

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颜氏家训·勉学篇》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颜氏家训·慕贤篇》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3)任课教师分享家训。

英语教师分享“多读书,读好书”的家訓及背后的家庭故事。

数学教师分享“生活需要保持朴素,也需要保持腔调”的家训及背后的家庭故事。

(4)教师小结:从同学和老师的话语中,我们能感受到强烈的认同感。认同是一个取其精华的过程,认同家风是传承优良家风的前提,只有内化于心的家风才能在我们身上留下痕迹。

2.观看习氏家风

(1)播放视频《家风世泽长》。

视频内容概要:习氏家风,笃行“齐家”而后“治国”,一脉相承,赤心为民。从参与劳动到冒雨考查再到走访群众,习近平总书记的行动与父亲一脉相承。在母亲“只要你把工作做好了,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大的孝心”的叮咛下,从2013年到2022年,每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会赴基层看望慰问群众。

(2)教师提问:你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用什么样的方式传承家风?

学生组内讨论,小组代表上台发言。

(3)教师小结:家风的传承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行动是传承优良家风的最佳方式。

3.撰写__氏家训

(1)教师导入:假如让你起草一份家训,你会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什么样的宝贵财富?你又希望他们用什么样的行动来践行这一家训呢?

(2)撰写家训。

学生完成“__氏家训”的撰写,并分享自己书写的家训和践行家训的行动。

(3)教师小结:你写下的家训就是你心中认同的家风,你想到的行动就是你在日常生活中传承优良家风的具体表现。唯有积极践行,优良家风才能具有传承的生命力。

【设计意图】记家风于心,始于认同,终于行动。《颜氏家训》赏析,帮助学生认识优良家风可以代代传承;任课教师分享,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视频观看,引导学生理解行动是传承优良家风的最好方式;家训撰写,深化学生对于优良家风的认同,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具体行动践行优良家风。

(三)展家风于行

1.学习家风传承榜样

(1)教师导入: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中的家既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家风的优秀传承者,他们在投身国家建设的过程中积极践行家风。

(2)榜样故事分享。

小组汇报一:卫国戍边英雄陈祥榕

小组汇报二:最美太空教师王亚平

小组汇报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3)教师小结:优秀的家风传承者都是胸怀“国之大者”,他们自觉担职尽责,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

2.撰写留学行动指南

(1)教师导入:作为未来的留学生,我们在国际上的形象就是中国的形象。因此,对你们而言,家风不仅仅是家庭美德,更是公民道德。在留学生活中,你想要向世界展现什么样的属于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公民道德?

(2)撰写行动指南。

学生学习《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组内分享交流,写下自己选择的公民道德以及能展现这一道德品质的具体行动。

(3)教师小结: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这份留学行动指南也是同学们成为时代新人的行动指南。当我们心怀公民道德,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便是对优良家风的最好诠释。

3.开展立志宣誓仪式

全班共同宣誓,班长领誓。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我爱党、爱国、爱人民,

我以国为家,遵纪守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立足新时代,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国青年。

出国留学,我将努力学习先进知识、自觉维护国家形象,

初心不改、方得始终,

我立志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教师总结:同学们,传承优良家风始于认识家风、理解家风、认同家风,践行优良家风是成为时代新人的必由之路。家庭是温暖的港湾,家国是不变的情怀,让我们以“小家”为起点,以“大家”为追求,在壮丽的新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设计意图】展家风于行,始于家庭,终于国家。家风传承榜样,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唤醒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感;留学行动指南,引导学生认识新时代公民道德的内涵,学会在践行公民道德的过程中传承国家的“家风”;宣誓仪式,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传承优良家风的信念感、投身祖国建设的使命感。

五、活动反思

本节班会立足学生的现实需要,在家风传承上按照“觉察、理解、认同、行动”的逻辑层层展开,在整体立意上由家庭美德向家国情怀不断推進,取得了预期中的育人效果。

多维引发,以生为本。本节课从视觉、听觉、触觉等维度设计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体验空间。贴近生活的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观兴趣,更引发了学生的主动思考。阅读家书、撰写家训、集体宣誓等诸多环节实现了全员参与,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完成了自主建构,其主体地位得到凸显。

多元参与,全员育人。这节课的参与者不仅有学生、班主任,更有家长、任课教师、社会榜样。家长的家书、任课教师的家训、社会榜样传承家风的故事,都给学生带来了心灵触动,引导学生成为优良家风的传承者、国家建设的奋斗者。在培育家国情怀的过程中,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了家校社协同育人。育人共同体的建立使得班会目标有效达成。

同时,本节课在以下方面仍有待提升:面对较大的课堂容量需提升时间把控能力,在道德行为养成环节需更聚焦现实问题。我将及时总结,以反思促实践,进一步提高后续主题班会的质量。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传统美德
身边的传统美德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做人美德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弟子规》与传统美德研究中心简介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抗战叙述和家国情怀
王文杰的家国正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