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法

2022-03-13 17:08戴成梁张亦男孟凡良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太极拳社团动作

戴成梁 张亦男 孟凡良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市 100070

中国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太极拳是众多武术的一个分支。 2020 年,太极拳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缓慢、柔和、轻灵、刚柔相济的传统拳术[1]。

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其流派众多,常见的流派有陈式、孙式、武式、吴式、杨式等派别。 各派经过相互借鉴,相互传承,形成自己独特的特点[2]。 但总体来说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是: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 这种运动即可亲身体会到音乐韵律的自然高雅,美的造型,诗的意境。 又能体会到哲学的内涵。 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在技击中"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其技击特点和《孙子兵法》有机结合[3]。 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4]。 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太极拳运动的健身价值

1.1 太极拳心静体松,改善体质状况

大学生面临学习、生活、情感等压力,精神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加上经常熬夜等不良习惯,致使睡眠时间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容易引起身心疲惫,抗病能力低下,从而产生各种病症。而太极拳作为一种内家拳,重在练气。 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使元气通达脏腑经络,起到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效果。

练习太极拳不仅能使大脑处于一种理想的休息状态,而且还能使全身肌肉放松,再配合好呼吸练习,可使心血管系统充分地活动起来,使毛细血管和肌肉的血流量增加,提高肌肉营养,这对消除疲劳有积极的作用。

经常进行太极拳练习,还能促进骨的生长发育。 这是由于肌肉的收缩对骨骼的牵拉作用以及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加强,进一步改善骨骼的血液供应,使骨骼的形态结果和性能进一步改善,使其变得更加粗壮和坚固,提高骨骼的抗折、抗弯、抗压、抗脱臼能力。

1.2 太极拳尾闾中正不偏不倚,可以调节心理偏激

在当今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整个社会变得浮躁亢奋、急功近利。 当代大学生无法抵御这个时代的压力,因而较易产生偏激的心理。

在太极拳练习中“意念”的运用非常重要,在练习的整个过程中,要求练拳者要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心平气和。 长期坚持习练太极拳,练习者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使性格变得稳健、豁达、沉静、随和。 不少习练者因此而改善了失眠、健忘、抑郁、焦虑等神经衰弱病症。

太极拳中“立身中正”“不偏不倚”“虚实相济”“柔中寓刚”,达到一种完美的中和。 习练者以一种自然、恬静、宽容的思想境界来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真正能够做到身正、心正,避免产生偏激的心理。 而在遇到挫折时,也能以一种灵活“勿太过勿不及”的“中庸思想”态度来对待[5]。

1.3 太极拳内外兼修,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完善人格

随着今社会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苦恼、焦虑和孤独感不断加强。

太极拳要求练拳者在练习过程中,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练拳自古就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说法[6]。 长期习练太极拳,可以培养学生、自信、刻苦、坚毅、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克服急躁、任性、冲动、懒散、意志力薄弱等不良品质。 使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克服困难、勇于拼搏、自强不息,增强他们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竞争力。 在技艺提高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

1.4 太极拳以“拳”会友,改善人际关系

大学生由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趋减少,人际关系较为紧张。 再者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与他人沟通、交往,极易产生抑郁倾向和孤独感,容易出现感情冲动、心情急躁的不良心理状态。

太极拳作为集体活动,可以让大家聚集在一起进行友好的练习,达到扩大交往、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效果。 不仅如此,大学生武术比赛以及社会武术交流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自信。 在未来,传播太极文化作为武术范畴的太极拳,不是以“克敌制胜”为修习的唯一追求,而是一种修养、一种平和淡泊的人生境界。 这种“君子之争”为人际交往树立了良好典范。

总之太极拳是修身养性,求道悟道的手段。体悟人生哲理,调节精神心理,缓解压力。 在锻炼形体的同时,平衡心态,心平气和,平淡从容,杂念全无,悠然自得,戒骄戒躁,松散空通,徐徐而动,实际上就是全方位的修炼! 所以太极拳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信仰。

2 高校太极拳教学现存问题

太极拳教学对于提升文化修养的作用是很大的,虽然高校已经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太极拳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是存有一些问题的,要全面的剖析现存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对策,发挥其价值。

2.1 对太极拳理论学习不够

很多学生认为太极拳只是一项体育运动,动作简单,没有大的运动量,考试容易拿高分。 从而忽略了太极拳背后承担的文化内涵。 太极拳不但是一项可以强身健体的体育活动,还蕴含中国传统的“阴阳”等哲学思想,儒家文化。 很多太极拳动作都包含着隐形意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了解其真正的意义,教师也忽视了太极拳理论的讲解。 这样学生练出的太极拳只是掌握了其皮毛而已。

2.2 太极拳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当前高校的太极拳教学都是教师进行动作讲解然后进行动作的示范,学生只是一味地听从老师的讲解和动作示范来完成课堂任务,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发挥的都不是很到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动作练习,没有充分地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也减少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本没有调动起来,再加上高校体育课一般一周只有1-2 课时,学生课后很少有时间巩固练习,教师也没有机会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2.3 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多数学生对足球、篮球等对抗性较强的运动感兴趣,觉得太极拳慢吞吞的没有什么力度,选这门课只是觉得好学,容易过,只是跟着老师比比动作,根本没有仔细体会太极拳的神韵。 再加上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内容单调,教学要求非量化,评价标准太主观。 这使能力好的学生不够学,较差的学生学不会。 因此使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2.4 缺乏专业的教师指导

太极拳是一门博大精深武学瑰宝,而教师的专业技能影响着太极拳的教学水平。 很多高校体育教师不是专业人士,对太极拳的理解以及动作和专业人士行比较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很难提供高水平的太极拳教学,更无法向学生阐述太极拳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意义。

2.5 组织活动难,校园氛围差

在当代校园里,大学生喜欢剧烈刺激的体育活动。 每年的运动会,足篮排比赛等都能激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太极课程选择的学生很少,课外太极活动更是少之又少,而单单依靠课堂上的学习是难以提高太极拳水平的,也无法在校园里推广这项运动。 而课外比赛以及课外活动又是课上授课的有效补充手段,缺少这些阻碍的太极拳水平的提高。

3 优化太极拳教学的方法

面对着当前高校太极拳教学存在的些许问题,要进行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发挥出太极拳教学在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

3.1 加强太极拳的理论学习,重视武德教育

教师讲授理论时,要简单介绍太极拳的起源、流派等,并根据主要流派的动作结合太极拳的文化背景,阴阳学说,技击功能加以解说。 重点讲解手、眼、步、身法的相互配合以及整个动作的攻防含义。 增加学生的学生兴趣,掌握太极拳的运动原理。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在教学中加入礼仪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懂得尊师重教,比如上下课时师生互施武术中的抱拳礼。 用传统文化讲述抱拳礼,右手握拳表示五湖,左手为掌表示四海,左手大指微曲表示为虚心求教,永不自大。 拳掌相交表示来自五湖四海,两臂撑圆则为团结一心。 简单的抱拳礼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将武德贯穿课堂始终,可促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提高学生的修养。

3.2 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教师要树立现代教学的先进理念,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运动水平。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条件以及教学内容,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比如可以根据不同学生采用分层次,阶梯教学方法。 体现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教师可采用游戏、示范、讲解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进行分组讨论给学生发言权,让学生和自己的同组同学进行沟通,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建立的正确的动作表象。 使教学效果最大化,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3.3 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太极拳的积极性

形式要契合时代性,吸引学生眼球。 太极拳教学完全可以利用便捷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优质的太极拳教学内容录制成慕课或者是短视频,一边播放一边讲解动作要领,使学生看的更加清楚。 同时为了激励学生可以播放太极名家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大家风范。 学生练习动作时可以分组互相录制视频,互相找到对方的优缺点,再和视频上正确动作进行比较找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更正,增加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 教师讲解动作时,要从实战出发,示范讲解在技击中这个动作的实际做法,叫大家互相练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兴奋感。

3.4 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体育教师应该对太极文化内涵、历史演变要有全方面了解,才能够传授给学生较全面的理论知识。 同时教师技术动作要求规范,标准统一,技击运用要相当熟练。 在教学中示范规范、动作飘逸,学生对学习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太极拳学习中。

3.5 协助学生太极拳社团发展,多组织各种形式太极拳比赛

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太极拳社团的形式来营造太极拳的学习氛围。 很多高校的都开设了太极拳的学生社团,很多喜爱太极拳学生也在入学之初踊跃报名。 太极拳社团要积极纳新,通过展板、电脑或者播放屏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现充满魅力的太极拳运动,吸引学生的参加。 社团负责人可以与校外的太极拳协会组织取得联系,定期邀请一些太极拳的名师名家为社团成员进行太极拳知识讲座,现场指导社团成员的太极拳动作,从而不断完善提高社团成员的太极拳动作技法。 社团还要在学校的各种晚会上为社团成员积极争取表演机会,促进太极拳运动在校内的推广。

4 结论

太极拳的理念起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本身就传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蕴。 学习太极拳能够让青年学子得到身体和心灵两个方面的释放,一方面能够起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另一方面能够将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气息传达出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我国的传统文化,养成遇事不慌的平和心态、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善待他人的广阔胸襟以及保护自然的理念。 对于高校引进这一教学项目而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在技术的传授上准确、简明。 还应注重理论与文化的传播,使太极拳的学习更加规范。 通过多种努力来优化高校太极拳教学,达到提升学生身心修养的效果。

猜你喜欢
太极拳社团动作
缤纷社团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动作描写要具体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42式太极拳
文学社团简介
书法与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