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瑟在中国 开始与终结,从M1871到K98k(上)

2022-03-21 08:37Aaron
轻兵器 2022年3期
关键词:军械北洋光绪

□Aaron

初识毛瑟

光绪三年(1877年),李鸿章提出各地清军用枪五花八门,各种不同的枪械和弹药种类给后勤补给造成了很大困难,有必要统一武器制式。此时,清军正处于前膛步枪与后膛步枪混用状态。晚清军队使用的单发后膛步枪早先以施耐德(Snider)、雷明顿(Remington)、温彻斯特(Winchester)为主,1870年代开始引进马蒂尼-亨利步枪。正是在李鸿章的指示下,北洋军械局开始寻找合适的新式步枪,以便日后统一枪械种类。

李凤苞照片

光绪四年七月(1878年8月),李鸿章举荐驻英国伦敦的留欧学生华监督候选道李凤苞兼管采办军火事宜。早在同年五月,李凤苞从英国向国内寄送马蒂尼-亨利、韦斯特利-理查兹(Westly Richards)、皮博迪(Peabody)3种采用起落式枪机的后膛单发步枪样枪。北洋军械局对这几种步枪均有不满之处,所以李凤苞按照北洋军械局的建议继续寻找新式步枪。

光绪四年八月(1878年9月),郭嵩焘、李鸿章举荐李凤苞接替刘锡鸿成为第二任出使德国钦差大臣,同时继续兼管留学生和军火采办事宜。八月十四日(9月29日),李凤苞到德国柏林参观了“拉否”公司。所谓“拉否”公司就是德国著名的机械和武器生产商——德意志武器和弹药工厂(Deutsche Waffen und Munitionsfabriken,DWM)的前身路德维希-罗伊公司(Ludwig Loewe)。清末对公司名称“罗伊”(Loewe)的翻译没有统一标准,有称“拉否”、“銮伏”的,但到1890年代末,中文档案中多翻译为“侣佛”。直到近年,中文资料仍将路德维希-罗伊公司描述成一家不入流的犹太小公司。实际上该公司规模宏大,仅枪械制造领域来说,该公司鼎盛时期实际控制了比利时FN公司、德国毛瑟公司、奥地利斯太尔公司。公司创始人路德维希·罗伊是德意志帝国议会议员,他的弟弟西格蒙德·罗伊(Siegmend Loewe)曾担任英国维克斯公司经理,与出使英国大臣龚照瑷相熟,处理过维克斯公司售华马克沁机枪订单。

“拉否”公司向李凤苞展示了该公司出品的一种新式步枪,中方将其称为“拉否步枪”。由于路德维希-罗伊公司档案基本已经被毁,现在无从得知该枪具体型号。李凤苞于同年十一月(1878年12月)移驻柏林。十一月二十七日(1879年1月8日)再次参观路德维希-罗伊公司并验看“拉否步枪”。光绪五年五月(1879年6月)李鸿章指示李凤苞订购10000支步枪。路德维希-罗伊对承接中国步枪订单比较感兴趣,德方根据北洋军械局的意见生产了10支改进版“拉否步枪”进行测试。

而在李凤苞被任命为驻德大臣之前一个月,李鸿章要求北洋军械局先订购一批马枪。驻德使馆在光绪五年五月(1879年6月)向国内寄回了当时普鲁士军队装备的毛瑟M1871马枪样枪。M1871马枪是在M1871步枪基础上设计的马枪型号,配发给骑兵部队使用。普鲁士和巴伐利亚在1873年开始筹划生产新型马枪,1876年正式装备M1871马枪。马枪的特征一是采用下弯拉机柄,二是枪管和护手头部包裹在头箍内,便于使用时插入枪袋内,以及避免钩挂。其全枪长998mm,枪管长508mm,全枪质量3.3kg。

北洋军械局对M1871马枪比较满意,同意订购。李凤苞得到回复后于十月(1879年11月)按照李鸿章指示向德莱赛公司订购1500支毛瑟M1871马枪。

M1871步枪

M1871猎兵步枪

也是在同一时间,北洋军械局认为“拉否步枪”存在诸多设计缺陷,报价比毛瑟M1871步枪高,所以最晚到光绪五年十二月(1880年1月),北洋军械局放弃定购“拉否步枪”,决定采购已经大量生产且被德国军队装备的毛瑟M1871步枪。M1871步枪是毛瑟设计的一款栓动单发步枪,发射11mm毛瑟步枪弹。1872年被普鲁士军队采用为制式步枪,后被德意志邦国其他军队采用。全枪长1350mm,枪管长855mm,全枪质量4.5kg。

M1871马枪

驻德使馆获得毛瑟步枪(Infantry Rifle)和猎兵步枪(Jäger Rifle)的样枪要迟至光绪六年三月(1880年4月)。“步枪”在当时多以“兵枪”一词称呼,所以毛瑟步枪多称为“毛瑟兵枪”。长度较步枪稍短,供猎兵部队(Jäger)使用的枪则称之为“猎队枪”,现多称为猎兵步枪。光绪五年四月十四日(1879年5月22日),此时正在柏林的徐建寅在地亚士洋行买办的家中见到了“毛瑟猎队枪”。他在日记中称该枪“状确系未经用过者”。由于李鸿章多次催促购枪事宜,李凤苞为北洋先向奥地利武器制造公司(OEWG,即后来的斯太尔公司)购买了4500支(实际交货4416支)未交付的普鲁士政府订购的毛瑟M1871猎兵步枪。M1871猎兵步枪是在M1871步枪基础上缩短全枪长度,专门配发给猎兵部队使用的短步枪。外观上M1871猎兵步枪仅有一个枪管箍,扳机护圈向后延展便于握持。全枪长1237mm,枪管长748mm,全枪质量4.08kg。

2014年墨菲拍卖行成交的一支奥地利武器制造公司(OEWG)制造、通过泰来洋行售与中国的M1871步枪。奥地利武器制造公司为德意志邦国生产了大量毛瑟步枪,一些库存枪械之后销售给了中国,该公司也是中国最早采购毛瑟步枪的来源之一

中方官员认为清军素质低下,青睐结构简单、结实耐用的枪械,所以对毛瑟枪评价并不太高:“毛式连针柄伸缩,故簧硬易坏,难以拆卸,又不及亨利(马蒂尼-亨利步枪——笔者注)之远,实非善枪。”当时的中国没有科学的枪械定型试验流程,所以在购买武器时多参考欧洲军队所用之枪。欧陆强军普鲁士军队是清军的重要模仿对象,故选择毛瑟步枪。十年后张之洞在筹建新兵工厂决定引进Gew.88步枪,也是出于同样的心理。

1872年,普鲁士军队选择毛瑟M1871步枪为制式步枪,然而直到1874年毛瑟公司的规模都非常小,公司以给国营兵工厂代工M1871步枪零件为主要业务,自行生产的步枪数量非常有限。直到1874年毛瑟公司获得了符腾堡军队订单,才扩大生产规模。此时的毛瑟公司还只是德国众多私营枪械厂中普通的一家。

有意思的是,中国最早的两笔毛瑟枪订单都不是从毛瑟公司订购的。时人在德国游历参观工厂的技术中亦对毛瑟公司没有特别印象。毛瑟公司在1878年完成符腾堡军队订单之后的几年里经营萧条,公司颇为艰难。此时带着对先进武器渴求到来的中国人为毛瑟公司带来了新的商机。

开始:毛瑟中国合同M1871步枪

光绪六年二月初五日(1880年3月15日)李鸿章复总署衙门信件中称步枪“拟订购一万杆……昨据丹崖(李凤苞)缄报,已约同德国兵部较定最精枪样,连子药卷及造子机器共合三十余万两”。李鸿章信件中所提到的1万支步枪中的一半为上文提到的从奥地利订购的M1871猎兵步枪。北洋军械局五月初致信李凤苞还需要订购5000支步枪,以满足李鸿章采购10000支步枪的计划。北洋军械局从五月到七月连发数封信件催促李凤苞办理此事。彼时中德间通信主要依靠信件,所以双方信息获取有两个月左右的延迟。驻柏林使馆在光绪六年(1880年)五月中旬已经收到了数家枪厂提供的样枪,李凤苞同时指派使馆翻译陈季同经办具体采购事宜。

毛瑟公司档案1881年2月的一条记录,上面写着:柏林中国使馆武官陈季同少校。陈季同出身船政,授有补用都司,所以西方人以“少校”军阶称呼

陈季同,字敬如,福建侯官人,求是堂艺局(福建船政学堂的前身)的首批学生。1875年,他和同学刘步蟾、林泰增等人随卸任船政监督日意格游历英法。1877年3月,他作为文案再次随留欧学生华监督日意格赴欧。陈季同7月到达法国后进入巴黎政治学校学习,同时协助驻英使馆以及新任留欧学生华监督李凤苞工作。1878年11月陈季同作为翻译随驻德大臣李凤苞赴德,服务于驻德使馆。因为陈季同出身船政,熟悉军事又有补用都司的军阶,常在外事活动中充任使馆武官角色。在向毛瑟公司订购步枪的过程中,他是与毛瑟公司直接交涉的中方代表。光绪五年(1879年)四月间到七月初,陈季同曾两次亲往毛瑟厂。清政府要求驻外人员每日必须留有日记并定期寄回国内备案,但陈季同的日记可能已经佚失,所以我们无法一窥陈季同到访毛瑟厂的经历。一本成书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介绍毛瑟公司的书籍中称,1876年中国曾接触过毛瑟公司。这一时间反复地被后世研究著述引用,但在毛瑟档案中没有找到与此有关的记录。

对中方提出购买5000支步枪的意向,毛瑟公司开价为每支枪30~40马克。毛瑟公司提出如果能够一次性订购10000支或保证此后只从毛瑟公司订购步枪,那么可以接受每支步枪30马克。在国内亟待枪械的李鸿章于光绪六年六月初七日(1880年7月13日)催促李凤苞“毛瑟枪急需待用,计可次第验收启运”。六月二十九日(8月4日),李凤苞的信件中告知北洋军械局已经与毛瑟公司议定合同,大约两个月内可以全数起运。七月初十日(8月15日),李凤苞告知北洋军械局,毛瑟公司同意以每支步枪(带刺刀)26马克(合白银四两九钱四分)售与中国5000支毛瑟M1871步枪,并负责运输到德国港口。这笔合同也是毛瑟公司第一笔对外国销售合同,中国是毛瑟公司第一个外国客户。

七月二十日(8月25日),毛瑟公司步枪约一半已经装箱,并准备续订第二批5000支步枪。与此同时,洋员汉纳根称德国政府有退役的德莱赛针发枪可供给中国。北洋军械局很快了解到针发枪已经是过时枪械,故拒绝了汉纳根的建议。原本计划拨给汉纳根用来购买针发枪的44000英镑则转交给李凤苞用于购买10000支步枪和500万发弹。李凤苞称毛瑟公司为德国生产的全新步枪单价为57马克(德军自用步枪的验收标准高于中国订购的第一批步枪,所以价格较高),他估计中国订购第二批步枪单价可以降低至50马克以下。李鸿章对订购步枪颇为焦急,多次询问催促李凤苞。光绪六年八月十七日(1880年9月21日)发电询问“所定之毛瑟枪九、十月能否解到,几于望眼欲穿”,十九日(9月23日)李鸿章又发电文询问用汉纳根购枪款“四万四千改购枪万杆,子五百万,曾否订购?”

1880年9月17日,保罗·毛瑟收到中国以34马克订购3100支“二等”M1871步枪和以49马克订购8000支“一等”M1871步枪的信件(关于步枪的等级见下文)。八月十七日(9月21日)李鸿章发出电文的同一天,李凤苞也向国内发回信件告知北洋军械局已经订购第二批11000支步枪,均带刺刀及零配件。中方雇佣的普鲁士军官冯·西铎(Von Sydow)中尉负责验收工作。

中国订购的首批2308支(26马克/支)M1871步枪于1880年9月23日从汉堡发往上海。李鸿章十一月初二日(12月3日)致电李凤苞称“惟大批毛瑟不能到,令人望眼欲穿”。然而,搭载第一批毛瑟公司步枪的货船途经红海时触礁,驻德使馆11月3日接到电报称船只沉没,毛瑟厂经办也向保罗·毛瑟报告了同样的情况。但是根据后续使馆发回国内的报告,货船受损并未沉没,北洋军械局在光绪七年二月(1881年3月)也收到了第一批毛瑟厂的2308支步枪。毛瑟厂步枪的验收发运经过不再详述,发运时间(西历)、数量、价格见表1。

表1 毛瑟厂步枪发运表

北洋军械局在光绪七年八月(1881年9月)收到了全部由驻德使馆从毛瑟厂订购的16100支步枪。不知道是由于包装问题还是运输搬运的问题,毛瑟厂步枪到货后破损严重,经点验有3000支有不同程度磕碰损坏,44支枪托完全断裂。李凤苞建议天津方面将破损枪械寄回德国更换,但是有关此事并无更多记录,毛瑟公司亦无退货记录。当时路程遥远运费又贵,很少有售出后退货的情况,加上保险费也能弥补一部分损失,此事可能由军械局自行修理了事。此为中国向毛瑟公司第一次订购毛瑟步枪的过程。

中国向毛瑟公司订购的M1871步枪以价格区分有26、34、49马克三种。26和34马克都是“二等品”,49马克为“一等品”。按照中方要求,“一等品”枪号前加有冠冕记号,“二等品”枪号前加有“津”字,以示区分。李鸿章原本希望第二批订购的步枪枪号能够使用中文数字,然而由于没有找到能够制作中文枪号模具的工匠而作罢。

毛瑟公司关于1881年向中国发运1152支“一等”步枪档案。这1152支步枪属于李凤苞订购的第二批中8000支“一等”步枪的一部分

“二等品”步枪是毛瑟公司按照中方“省钱”策略而提供的。李鸿章指示北洋军械局尽可能节省经费,只需要枪机等关键部件按照德国军队标准验收,外观有瑕疵亦可接受:“紧要机件虽照布兵部(“布”为中国对普鲁士的旧称——笔者注)查验,而外貌稍有疵病……只求内精不图外眩,可省即省。”保罗·毛瑟本人对中方提出希望购买次等产品的要求感到震惊,因为他从没有听到过这样的要求。

当时普鲁士等德意志邦国军队采购新造毛瑟M1871步枪价格均在40马克以上。中方接受枪托外观瑕疵并放松验收公差标准,提高了验收率以降低价格。虽然“二等品”步枪的质量无法与德国军队装备的步枪相比,但价格足够便宜,26马克单价内包括步枪、刺刀、零备件以及从毛瑟工厂至出发港口运费。对中国来说,这笔合同是比较划算的。

李鸿章在光绪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881年1月15日)致醇亲王信中称赞德国毛瑟枪“机簧较简亦尚及远,颇称上品……先后订购万余杆,明春计可到津”。光绪七年正月初七(1881年2月5日)复醇亲王又称“毛瑟枪连刀头重逾十斤……不利远行,需求适用如毛瑟而质又较轻之枪”。毛瑟枪进入中国后,李鸿章比较认可毛瑟枪机之简便,但也指出一些“缺点”。比如,毛瑟枪较之前使用的哈奇开斯、马蒂尼-亨利等枪质量较大。李鸿章认为西方军队没有刀矛手因此倚重刺刀,而清军中仍配有使用刀矛的士兵,所以可以改用“戳刺”,即三棱刺刀,这样可以减重十二两。李鸿章还认为毛瑟步枪射程不及哈奇开斯步枪,因此在购入毛瑟枪的同时从美国订购3000支哈奇开斯M1878步枪。哈奇开斯步枪价格虽比毛瑟贵二两白银,但中国已经采购一定数量,而且质量轻,发射的枪弹与清军装备的手摇加特林机枪“格林炮”通用,便于后勤补给。从这些评论中能够看出,此时“毛瑟”还没有披上日后的光环。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支毛瑟M1871步枪,具体信息不详。中国购买M1871步枪多是德军退役武器或是制造厂没有售出的“尾货”,这些步枪价格低廉很受欢迎。很多旧步枪上还保留有德军服役部队的番号标记

菏泽巡警局巡警使用的毛瑟M1871步枪。德国政府曾通过洋行向中国低价“甩卖”大量退役的M1871和M1871/84步枪。到1890年代,发射黑火药枪弹的单发步枪已经完全落后于时代,但在中国,这些旧式步枪仍发挥重要作用。清末建立起来的巡防营、巡警局等以保护城乡、治安巡逻为任务,这些旧式枪械价格低廉,易于获取,对于财政紧张的清政府来说,非常适合装备给这些二线治安部队

李鸿章在引进毛瑟步枪的同时也从英国和德国购入了近2000万发弹。路德维希-罗伊公司虽然没有获得中国的枪械订单,但作为德国著名的机械生产商为天津机器局提供了11mm毛瑟步枪弹生产线,截至光绪八年(1882年),该局生产了366.5万发11mm毛瑟步枪弹。(待续)

猜你喜欢
军械北洋光绪
毓庆宫光绪书房的使用与陈设
媒体视野下的清末宣讲所——以《北洋官报》为中心
机动部队高原寒区防卫作战军械保障分析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戊戌变法”中的光绪和慈禧
北洋外交部鲁乔奇(L.Giorgi)档案纪要
解读国内外电磁辐射对军械危害相关标准
Scholar and East Lake
北洋六镇
谈北洋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