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在每一天的善良和坚持里

2022-04-01 03:59初曰春文图
东方剑·消防救援 2022年3期
关键词:散文家指战员副刊

初曰春/文图

撰写“印象消防”的文章,我从未如此为难过,只因与刘君姐太熟悉了,熟悉到我无从下笔,包括这篇文章的标题。

恰好我又重新拜读她的散文集《为文有时》,关于标题更是令我难以定夺了。我最终决定,“盗用”她的文章题目,可是依旧无法取舍,比如说,爱就是慈悲、生活中从来不乏诗意、日子里充满奇迹、生命需要仪式感、神秘总有一种非凡的魔力等等,均可以借来一用,无非是主题不同罢了。

就拿“神秘总有一种非凡的魔力”打比方吧。

十五六年前,我喜欢上了写散文随笔。在我的心目中,《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大众日报》丰收副刊等是高不可攀的阵地。那时候,我在山东工作,前者是国刊,后者是省刊,我将之视为了冲锋陷阵的高地。

刘君不仅是一位散文家、编辑家,而且是一位画家。图为刘君的画作

我只晓得责任编辑是刘君,每回拜读她的编辑手记,都会产生联想:这位兄长不简单,文字既荡气回肠又小桥流水。

很搞笑,我把她当成了男士。遗憾的是,我投出去的稿子泥牛入海。彼时,我有不少作品发表在同为省级晚报的“青未了”副刊上,人往往如此,愈是得不到的,就愈加感到神秘。

过了些时日,在刘玉堂先生组织的一次聚会中,我认识了刘君姐。当时我目瞪口呆,我没料到她端庄秀丽、国色天香(请原谅,我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汇来形容她的美貌),这让我瞬间消除了距离感。

行文至此,不得不提到刘先生,他是我的恩师,与家父同龄,生前是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老人家不但关注我的创作,还关心着我的生活。有一次为了我找对象的问题,刘先生与爱人大吵一架。老两口意见不统一,但共同的想法是:小初干消防,那是崇高的职业,另一半必须得优秀才行。

感谢刘玉堂先生,在他的召集下,我逐渐跟刘君姐熟络起来,多次说彼此仿佛是相识多年的故交。老爷子交往朋友很讲原则,品行不好的人靠边站,听闻我的话,他用诙谐的语气说,好人似曾相识(他曾经以此为题写过一篇随笔)。如今老爷子驾鹤西去,伤感的事情不说也罢。

就这样,刘君姐不再神秘。我也慢慢知晓她的多重身份——主持人、散文家、编辑家、画家……但我万万没想到,她会把我当作神秘人物。

其间,我曾经对刘君姐“牢骚满腹”。对于写作者而言,能够在自己心仪的报刊上发表作品,不亚于立功受奖。但她从未给予特殊关照,这恰恰印证了她的性格和品质。

直到汶川抗震救灾,她急火火地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写篇纪实文学,连字数都规定好了。作品很快见报,几乎占据了整个版面,引起了强烈反响。

若干年后,我才想明白,刘君姐是在关爱呵护着我,拔苗助长的道理谁都懂。

回头再说她对我感到神秘的原因。

我清楚地记得,每次相聚,刘君姐都用热烈的目光鼓励我讲故事。非常惭愧,作为文学晚辈,为了刷存在感,我总是讲述从战友们那里听来的故事。

刘君姐通常笑眯眯地看着我,那眼神似乎在说,讲下去,继续讲下去。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生活中捕捉善良的讯息,然后用美丽的文字传递出去。这让我想到了她文集中的《倾诉与倾听》,我们正是在这文字的交流中,发现了更多美好的事物。

真的很佩服她,能在繁琐的工作中,坚持写下那么多精妙的文章。如果说刘君姐的作品字字珠玑,显然是恭维之词,但她在字里行间却真情流露,让人不断产生共鸣。

我业余时间除了写作便是阅读,而且有记读书笔记的习惯,但一般不舍得在书上留下字迹。可是,我还是忍痛在《为文有时》上写写画画,我发誓这对我而言是很罕见的事情,因为那些文字看似不温不火,却打动人心。

我把个人感受告知刘君姐,她谦虚了一番,说你们一线消防指战员的奉献才打动人心呢。当然,原话不是这么说的,她随后列举了几个消防救援的案例,用来证实自己的观点。

也正是那一次,我方知晓,她当年也感到我很神秘。不,她感到神秘的是消防队伍。在她的印象中,消防指战员的每一次战斗都是在积德行善,他们在每天的善良和坚持里,为父老乡亲守护着一方平安。

眼下网络媒体日益发达,各类新闻铺天盖地,刘君姐一如既往地关注着消防救援的动态,虽然消防队伍之于她已经不再神秘了,但她还是时常被他们的英勇果敢感动着,并且鼓励我多为消防创作。

还好,我没辜负她的期望,先后出版了两部消防题材的小说。前段时间,我把长篇小说《一号战车》的创作谈发给了她,她当即同意刊发。

我有些不好意思,刘君姐说,你有今天的成绩,姐替你高兴啊。是啊,她是我文学创作的“娘家人”,她时刻在关心着我的成长。

又过了几天,因为别的事情,我给她发了条信息,她旋即回复:“坏了,还欠着你的债呢?”

“欠债?什么鬼?”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用语音回复。

刘君姐说:“那篇创作谈还没发呢。”

我想当然地客套一气,刘君姐毫不留情地怼了回来:“别翘尾巴,刊发创作谈不是为了你个人,我是想向消防致敬,让更多的读者理解消防、支持消防,都能平平安安地过日子……”

得,她还是老样子,一如她的散文作品,骨子里透着那份悲悯天下的情怀。这也是我用“在每一天的善良和坚持里”做标题的原因,试想消防指战员天天训练、时时战备,不正是用青春和生命在坚守那份良善吗?

刘君,高级编辑,2003年至今任《大众日报》丰收副刊主编,山东省报纸副刊工委会办公室主任、山东女散文家沙龙主席。曾任电台少儿节目和晚间谈话类节目主持人数年,出版散文集《为文有时》。

猜你喜欢
散文家指战员副刊
Be the best of whatever you are
无与比肩的散文家、美国文学偶像琼·狄迪恩去世,享年87岁
试析消防指战员灭火救援中的紧急避险
漾濞不会忘记你
——谨以献给漾濞5.21地震救援的消防指战员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浅谈救援指战员心理素质培养的思考
为“蓝朋友”身上增添“文艺范”
报纸副刊,还有新空间吗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