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静安的最老建筑里,读懂百年民族工商史

2022-04-01 03:59文图
东方剑·消防救援 2022年3期
关键词:总商会大楼装饰

言 西/文图

不知你是否注意过,在人来人往的上海静安区的苏州河北岸,靠近河南路桥附近有一座极具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老建筑,这便是上海市总商会旧址。作为近代中国成立最早的“商业首脑机关”,这里曾先后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家商业图书馆、第一部商法草案、第一份《总商会》月报、第一个商务公断处、中国第一代工商业企业家……它见证了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史和革命史,是中国民族商业的摇篮。

2018年,随着上海第一家宝格丽酒店的开业,这座百年老建筑在经历了七年的修缮之后,终于重现了历史风貌,成为苏河湾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人声鼎沸到饱经风霜 历史和创新在这里水乳交融

1912年,随着上海商务总会与江浙绅商自行组织的上海商务公所合并,中国近代第一个商会组织——上海总商会宣告成立,并把新会址选在了当时上海最繁华工商业中心之一的苏河湾附近,也就是今天的北苏州路470 号。那一年,这座建筑面积达3800 平方米的新会址建筑便开始破土动工,并于1916年正式落成。

建成后的上海总商会大楼以其独特的西方古典主义风格矗立在苏州河畔,整座建筑一共三层,不仅拥有整个城市跨度最大的弧形穹顶、可容纳800人开会的议事大厅,还采用了当时上海建筑中少见的山花,即檐部上面的三角形山墙,且充分融合了巴洛克设计手法,组成一派极具特色的建筑风貌。百余年间,这幢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曾接待过美国商会代表团、召开过江浙战争善后会议、筹备过中国国货展览……留下许多难忘的历史瞬间。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里也曾先后用于工业生产和其他用途,加上年久失修,让这幢老建筑饱经风霜。

1999年,上海总商会大楼因其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被确定为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和上海市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014年,上海总商会大楼被进一步确立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建筑,是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与商会历史的重要见证。

如何让历史文物建筑在被妥善保护的同时,还能重现昔日风采并发挥其现代价值?2011年,上海总商会大楼启动了保护性开发工作,将修缮方向定为以旧复旧、创新智慧——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基础上,加入创新元素,确保其融入新的城市生活。

从“修旧如旧”到功能转换 百岁老建筑,焕发新活力

为了尽可能恢复历史建筑昔日的风采,修缮团队严格按照原样式和原工艺进行复原:原本被磨平了纹理的弧形穹顶,重现了古典风格的装饰线脚和天窗;原本倾斜严重的回马廊,在全部加固的同时还保留了墙上的石灰花饰;原本已经偏倚的“三跑式”木楼梯和残缺的手工马赛克拼花,也均进行了纠偏复位和拼接还原……不仅如此,建筑外立面的清水红砖墙和水刷石这两项特色工艺也得到了充分复原。

除了从专业技术角度对建筑本身进行修复之外,此次修缮工程还从消防、节能、设备更新等多方面提升了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比如,考虑到经过多年使用的议事大厅地板损毁严重,修复时先是将原始地板全部移除,在专门的空间中储存起来,等到楼面加固完成并铺就好防火材料后,再将原始地板重新铺设在地面上,对于一些局部缺失或使用痕迹过多的地板,则使用同时期房子拆除的地板来填补。另外,为了适应现代化的使用需求,修缮工程还为这幢建筑加入了很多“智慧功能”。比如,通过增加消防设施设备、安装火灾报警器、增加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灯等方式提升建筑防火等级;优化建筑内供配电设计、科学调整负荷等方式提升建筑的机电性能;为建筑外墙和门窗增加保温功能以起到保护和节能作用等。

修缮过程中,团队也遇到过一些“矛盾”。由于建筑修建年代的局限,彼时的基础设计思路有些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安全的需求,如按照原样修复,必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可若“推倒重来”,又会影响建筑物的原始风貌——宴会厅西墙的纸筋石灰装饰构件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代表。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未经加固的建筑结构存在安全隐患,要想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修旧如旧”,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直接剥离现有的装饰层,再用现代材料按原样式仿制上去——但“仿制”毕竟与原貌存在差别,修缮团队并不甘心这样做。经过一系列的仔细研究,他们发现这些纸筋石灰装饰构件的硬度较高,可以将全部构件先从墙面上整体剥离,再对墙面进行相应的加固,最后再把剥离下来的装饰构件重新装回去。这样的做法虽然费时费力,但能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让这些精致的装饰得以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

类似的“矛盾”还有很多,团队不断用经验和智慧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历经7年时间的彻底修葺,上海总商会大楼不仅完成了全面修缮和功能调整,更实现了历史建筑价值的多样化运用。在宝格丽酒店的最新演绎下,现代与复古在这里形成魅力反差,雍容雅致的上海滩海派风格与西方古典风格在这里相互激荡,吸引每一位路过的人为其驻足。

如今,上海总商会的门楼静静立于苏州河畔,高大的仿罗马梯铎凯旋门式样精美,两侧的复合柱式与门洞形成优美的拱形,一派威武庄严。整个上海总商会旧址主要建筑分为南大楼和北大楼,其立面都采用清水红砖墙,配以精美的水泥仿石柱装饰,壁柱、门窗等装饰也透露着浓浓的巴洛克风格,无论远观还是静瞧,都堪称风格典雅、雕饰精美。

随着宝格丽酒店的入驻,旧址的内部亦有一些改动,但开阔宏大的大厅、线条细腻的木制墙裙、曲线优美的壁柱装饰以及回廊栏杆和扶手等被完好保留下来,这些细节仍能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变迁和城市的记忆。古老的空间分割、新生的空间内容……两者以崭新的面貌重逢在这一时空,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别处体验不到的空间乐趣,也为商业品牌赋与了更厚重的历史价值。

其实,类似这样的老建筑在上海还有很多,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矗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提醒着人们:历史建筑与城市发展并非“格格不入”。相反,它们也可以参与城市发展的进程,并在过程中完进行功能转换,成为一种传承文化记忆的“实体名片”。如何走好这些老建筑的“复兴之路”,是城市更新与历史保护实践正面临的艰巨挑战。也许时间会无可避免地催老了砖瓦,但这些建筑物积累了丰盈的历史文化传承,在岁月的洗礼中越发“历久弥坚”。修缮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更是以科学的方式守护年轮里的时代变迁,让建筑完成新旧时空的交接,让历史焕发出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总商会大楼装饰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德国江苏总会总商会镇江办事处授牌仪式成功举行
未来已来8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代表团到访辽宁
DIY节日装饰家
大楼
省电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