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学雷锋新闻人物

2022-04-12 01:18
雷锋 2022年2期
关键词:租客学雷锋核酸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深厚积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全社会的道德标杆、精神标识、文明标记。

新时代,雷锋精神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注入新的活力,越来越显示出引领文明风尚、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应广大群众和亿万学雷锋志愿者的愿望,从 2022年起,本刊携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慈善公益报社》、中华慈善总会雷锋专项基金办公室开辟“最美学雷锋新闻人物”专栏。评选范围 :所选的个人或团体必须是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在建功岗位、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等领域表现突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事迹感人、真实可信。我们每月选择十个典型人物(团队)案例,推选为当月“最美学雷锋新闻人物”。每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将从月度“最美学雷锋新闻人物”中评选出该年度“最美学雷锋新闻人物”。

2022年新年伊始,低温天气“冻”真格、疫情多点再度“复苏”也“动真格”。西安、河南、天津等地疫情再度考验着我们,在广大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和各行各业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普通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战胜了一波又一波的散点疫情。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些在疫情期间用生命守卫人民的白衣天使、警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以及那些英勇抗击疫情的普通人,“时代英雄”是对他们最恰当的诠释!本期,我们推出“最美学雷锋新闻人物”——2022年1月雷锋榜。

妈妈给孩子做核酸却被叫阿姨的“大白”

近一段时间,疫情時有反复,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疫情面前我们没有退路可言,只有积极应对,才能遏制住病毒的传播。

在这场阻击战中,医护人员无疑是第一线战斗人员,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是一群可敬的人。

1月7日,河南郑州的疫情出现小范围反弹,医护人员不得不再次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开始检测核酸。

在这其中,发生了感人的一幕。一位医护人员在给两个孩子检测核酸时,他们礼貌地对她说:“谢谢阿姨。”其实这位医护人员就是孩子的妈妈,因为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两个孩子并没有认出她。

据悉,这位妈妈在武汉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曾支援过武汉。对于孩子们来说,妈妈出差已经是家常便饭的事了,身穿防护服的妈妈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山东渐冻症小伙给西安捐10吨菜,“西安也是自己的家”

1月3日,山东“渐冻症”小伙儿张为和其他五位好心人集资2万元采购的10吨胡萝卜运抵西安市雁塔区,由当地政府统一分发给居民。随后,“山东渐冻症小伙和朋友为西安捐赠10吨胡萝卜”这条话题,在网友的不断关注下,上了热搜。

出生在山东菏泽的张为,自幼父母离异,被爷爷奶奶带大。16岁那年被确诊为“渐冻症”,张为逐渐丧失直立行走的能力,只能依靠双手、双脚挪步。2017年10月,张为来到了西安。当时发着高烧的他,在西安火车站遇到好心人将他安顿到宾馆并替他在网上发布了求助信息。自此,张为与西安结缘。

他说:“这个世界给我的爱太多了,我必须回报。”“五一”劳动节,张为会买矿泉水送给环卫工人和交警;“六一”儿童节,张为会早早给孤儿院的孩子们细心挑选无毒环保的彩笔……在西安,张为还签订了遗体器官捐赠书,自知身患绝症,张为为了将器官健康地留给他人,日后能帮助到更多的人,自己尽量少吃药,以减少对器官的损害。

这次西安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已回菏泽定居的张为想为西安做点事情。他把想要向西安捐物资的想法告诉了同社区的邻居牛振华,两人一拍即合,集资2万元后,考虑到胡萝卜可蒸可煮,易于存放,决定为其捐赠10吨胡萝卜。

万份“爱心餐” 温暖抗疫人

1月8日,来自河南的救护车司机吃上“爱心餐”。

2021年5月,陕西省渭南市“90后”青年许凯与朋友一起在西安创办了“爱心共享厨房”,其初衷是为医院患者家属提供做饭的地方。后来受疫情影响,“爱心共享厨房”暂停营业。许凯和他的团队决定利用“爱心共享厨房”免费为一线抗疫人员送餐。

从2021年12月27日开始,许凯组建了32人的志愿者团队,每天精心制作出1000多份“爱心餐”。目前,已有逾万份“爱心餐”被送到抗疫一线人员手中。

“一天做饭成本约5000元,我和团队的人一起分摊。现在有不少爱心人士主动提供帮助,不断有物资运进厨房所在的庭院,花费逐步降低,大家都有信心坚持到疫情结束。虽然我们都不富裕,但‘爱心餐是我们对抗疫一线人员的敬意。”许凯说。

河南78岁白发村医奔赴抗疫一线 :儿女不同意,但这是我的本分

河南禹州这位老人叫李二西,是禹州市方岗镇朱沟村人,在村里做了58年的村医,是附近村子里年龄最大的在岗医生。

2021年年末,他的老伴过世了,虽然悲伤,但老人还不想进城跟儿女生活,仍然在村里工作生活,“我啥时候干不动了,啥时候歇”。

河南禹州暴发疫情后,朱沟村也加强管控,要对全村进行核酸检测。

1月3日晚上6点多,李二西得知当晚就要开始全村核酸检测,接下来每天还要给全村2100多人开展一次核酸采样。

“作为村医,我需要参加、也必须参加。孩子们怕我年龄大了,但我的本分就是行医助人,这么多年都干了,现在疫情这么严重,不参加的话,我睡都睡不着。”

1月4日零点过后,村里的防疫物资准备就绪。听到村里的大喇叭响后,李二西马上起身,顶着夜色赶往村部。

山东兵哥哥用津贴购买16.7吨土豆捐给西安

1月1日,在山东德州黑马农贸批发市场内,满满一车承载着山东人热情的新鲜土豆即将出发去往西安。这是德州籍现役军人高瑞泽委托家人向西安捐赠的15吨土豆,用于支援西安市民抗击疫情。

“妈妈,疫情当前人人有责,作为军人的我责无旁贷,我想把所有津贴买蔬菜捐给西安。这是我的一份心意,您帮我联系。”2021年12月31日,高瑞泽在与母亲吕晓凤通过电话时,谈到由于疫情防控措施升级,西安战友说自己家蔬菜紧缺,他主动提出要捐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年23岁的高瑞泽是火箭军某部的现役军人,还是学生时,他就经常与做义工的妈妈参加志愿服务,母亲用热心公益的行动给他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当儿子提出想法后,吕晓凤便抓紧时间联系德城区武装部和退役军人事务局帮忙联系货源和接收单位,“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领导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联系好了,当天下午就能发货,路程12小时,第二天一早就能将菜送到西安。”

疫情下千名学生志愿者早起为同学送餐:总有人要挺身而出

西安8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为全校送餐。陕西长安大学2021年12月中旬因疫情严格实行分区封闭化管理,严格落实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学生在宿舍保持制动,开展在线学习,不串门、不聚集。800多名学生志愿者每天早起为封闭在宿舍的同学们送餐。与此同时,在各个宿舍的同学们把用餐需求和加油感谢的内容以手绘的形式画出,贴在宿舍门外,这一张张图在网络刷屏,感动很多人。

“他们只是普通学生,但当抗疫之战打响时,他们可以成为组织者,在核酸检测的队伍里维持秩序,他们也可以成为送餐员,在楼道里来回穿梭。”长安大学老师感慨道。

乡村医生垫纸箱“滑雪”进山,为村民采集核酸

蜿蜒的山路上,白雪皑皑,一名身穿防护服的男子坐在雪地上,下面垫着纸箱子,顺着坡路在缓慢滑行。这是一次非常特殊的奔赴核酸现场的方式。“滑雪”的男子叫许文选,今年41岁,是河南巩义市新中镇教练坑村村医。由于刚下过大雪,路滑不好走,这次是进山入户,为村民们上门做核酸检测的。

近段时间以来,许文选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医护人员做核酸检测,他们每完成一次核酸检测,需要从早晨七点多开始,一直忙碌到下午一点左右才能吃到午餐。

许文选回忆,前几天刚下过大雪,次日,便接到做核酸检测的通知。村庄在山里面,下完大雪路上未及时清理,积雪很厚,车用不上,于是就和医护人员一起,进村为村民做核酸檢测。他说,他是农村的,小时候爱打雪仗,路上,突然萌生了“滑雪”的想法,于是便找个纸箱子坐在上面,滑行了很远。

“教练坑村有9个居民小组,村民住得比较分散。”许文选告诉记者,村民大多是一些老弱病残的留守人员,大约有100多口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路比较滑,为了考虑大家安全,他们才上门做核酸,入户进行采集。

不料,许文选“滑雪”的镜头被人发到网上,瞬间走红了。当晚,他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有想到,视频会那么火,完全出乎意料,自己只是尽其所能,早日战胜疫情,回归正常生活。在农村这种情况太平常了,这将更加激励我把群众的核酸做好,更好地给群众提供医疗服务,让他们更健康,幸福。”

“滞留者”变“志愿者”,“95后”小伙走上“疫”线

今年25岁的陆远是土生土长的江苏南京人,喜欢摄影的他,乘着年假的机会,于12月18日飞抵西安旅游。因西安疫情滞留当地,从12月23日开始,他在西安市莲湖区环城西路街道西仪社区当起了志愿者。他的西安“同事”、南京同事和家人,大家都对这个年轻有担当的小伙赞不绝口。陆远服务的西仪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说,他让西安人民切实感受到了南京人的温暖。

“一开始我很烦躁,就想着要走,甚至有徒步到宝鸡的打算,可后来了解到西安的疫情后,慢慢冷静下来了。”陆远说,当时满脑子就是夏天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出现疫情时的画面,那时自己就住江宁区,家人每隔两三天就要参加核酸检测,由于检测人员较多,有几次一直到凌晨两三点才做完。

“在等待做检测时,身边一直有志愿者陪伴着,他们热情而细心的服务感动了我。七八月份的南京正值盛夏,志愿者们的衣服湿透了,喉咙喊哑了……当时的我,切身感受到了他们的辛苦。”陆远说。

正是因为有了那次经历,陆远滞留西安后,想到了当志愿者,为西安市抗击疫情贡献南京人的力量。

陆远在西仪社区的核酸采样点当志愿者,他每天穿戴着防护服、N95口罩和手套,拿着消毒的酒精喷雾,在采样点帮忙扫码、搬物资、维持秩序。一天忙完,第二天继续重复工作,一日三餐往往是丢了碗筷就去小区,上门给隔离人员送菜并帮忙扔垃圾。

陆远喜欢摄影,每天还比其他志愿者多了一项工作——拍照记录战“疫”。

贾士忙,真是忙!

12月4日,哈尔滨市道外区的一个滑雪场,“大白”们正忙碌着。从大门、前台,到衣柜、储物柜,来自河北的志愿者贾士忙和同事一处不落地做了物体表面核酸样本采集。提起贾士忙的名字,哈尔滨市道外区疾控中心的几位工作人员都说他“很特别”。

9月,中秋节刚过,哈尔滨市巴彦县发生疫情,贾士忙正在老家河北辛集打零工。上网看到当地有招募志愿者的公告,他瞒着家人,坐着火车,一路跑来哈尔滨。

几个月过去,哈尔滨新一轮疫情出现,贾士忙除了身上多了件道外区疾控中心提供的棉服,仍然是一名不要任何酬劳的志愿者,他住在疾控中心提供的宿舍,几乎身无分文。

7月,郑州暴雨。贾士忙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了抢险现场的直播,从那时起,他产生了做志愿者的冲动。一转眼,这条“志愿之路”贾士忙已经走了近半年。半年间,有人支持、鼓励,也有人不理解,还有人说他这是“年轻人作秀”。但贾士忙不解释那么多,也不想那么多。正如他“朋友圈”里说的那样:“一个人,一个背包,一腔热血,撑到了现在。”

人说三十而立,得有自己的一份事业。但1991年出生的贾士忙说,自己还没顾上思考是不是要把做公益当成一份事业。“尽我自己所能,去帮助更多的人。我也没想过要让多少人像我一样做志愿者,我只是能帮一个就帮一个。”

“我想的,就是这么简单。”

暖心!西安一房东连续4天免费给81位学生房客做饭

新年伊始,自西安本轮疫情暴发以来,许多人都在为防疫默默付出。有这样一位房东,为了能让年轻的租客们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他动员全家,自掏腰包,竭尽所能。

2021年12月23日零时起,西安市全市小区(村)、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家住西安市兴善寺西街的明庭贵和他的81位租客都无法出门。明庭贵受业主委托代管这些出租房,而这些租客近80%都是学生。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多数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明庭贵告诉记者:“当时考虑到这些年轻的孩子,从23日已经扛到27日,4天的时间都是靠吃泡面、零食过来的,我就想到给大家提供一顿热饭。12月27日晚上,我自己手写了一个征求意见稿,发到每个房子的群里,征求这些孩子的意见。”

明庭贵的想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明庭贵立马就组建了微信群,让租客在群里“接龙”预约,他按照预约准备食物。此后,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明庭贵一家人开始为做饭忙碌。

吃饭的人多,为了做好防疫工作,明庭贵把预约吃饭的人每5人分为一组,一组人打完饭再通知另一组人来。土豆丝、尖椒炒蛋、手撕包菜、锅盔、煎饼、蛋炒饭、烩麻食等,一道道热气腾腾的饭菜温暖了租客们的心。

租客王娜说:“我们房东还有他媳妇和他妈妈每天给我们做饭,他媳妇都怀孕四五个月了,我才看到,确实挺感动的。端到那碗饭的时候内心很高兴,感觉很亲切。”

自掏腰包为大家免费做饭的行为不仅仅让租客们感动,也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小区物业、社区干部知道他的情况后,尽力为他提供方便。不少租客和爱心人士发来的红包和捐款却被他一一谢绝。

明庭贵说:“我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当所有的网友给我这么高评价、给我点赞的时候,我都特别感动。”

(责任编辑:姚华)

猜你喜欢
租客学雷锋核酸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学雷锋
核酸适配体在多肽研究中的应用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二)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一)
背影有点像你
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