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对弘扬雷锋精神的新要求

2022-04-12 07:01王东
雷锋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雷锋弘扬中华民族

王东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指出:要“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更好地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强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

对照细看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文件,联系我们当前学雷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加以思考,新时代新征程对如何弘扬雷锋精神的紧迫需求和努力方向日益具体而明确。

新时代新征程“需要更多时代楷模”,共圆中国梦,形成亿万雷锋精神播种者,决定学雷锋任重道远

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体现,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软实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做一个中国梦的践行者、圆梦人,只有像雷锋那样,把小我融入大我,把小家融入国家,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断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物质和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多时代楷模”。“13亿中国人、8900多万党员、400多万党组织都能学习雷锋精神,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们的凝聚力、战斗力将无比强大,我们将无往而不胜。”

形成14亿多中国人“都能学习雷锋精神”的“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将会升华人人都是“圆梦人”的“中国精神”时代特色;将会出现人人争做“中国好人”的“中国价值”取向;将会凝聚我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中国力量”。圆梦中国,形成亿万雷锋精神的播种者,任重道远责无旁贷。

克服现代化进程中一些与社会文明发展不协调的因素,“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也决定学雷锋责无旁贷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会特别强调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般意义上讲,现代化是经济技术落后国家通过改革创新,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过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首先要通过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为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党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

1.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改革开放以后,党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是一个明显短板,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各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呈高发态势,成为国土之伤、民生之痛。如果不抓紧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必将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党中央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建立起竞争机制的过程。竞争是社会的效率与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加快社会发展的需要。没有竞争,就没有现代化,就没有现代社会的活力,人才既无法脱颖而出,资源也无法得到较好的配置。

但竞争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产生无序竞争的负面效应,会使竞争失去理性而成为破坏社会和谐、恶化人际关系的东西。竞争这把双刃剑,在现代化过程中已无处不在,并呈现出全方位特征。诸如,现代化既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又带来了一些地区的生态危机;既带来市场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又带来一些人拜金主义的癫狂;既给社会机体注入了活力,又带来了一些人极端利己主义的张扬;既启动了人的竞争发财意识,又出现了资本无序扩张、人际关系冷漠、道德诚信危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克服现代化进程中一些与社会文明发展不协调的因素,“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花大力气使竞争、市场、资本等现代手段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克服与社会文明发展不协调的因素,必须提高全民文明素质,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必须凝聚“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忘我、无我的精神力量,学雷锋任重道远责无旁贷。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遏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更决定学雷锋必须一马当先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改革开放以后,党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振奋了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同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一些领导干部政治立场模糊、缺乏斗争精神,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

雷锋精神的核心价值是“崇高理想+人民情怀+奉献爱心+志愿服务”的总和。雷锋精神的核心价值展开讲就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心系群众,秉持厚重的人民情怀;无私的爱、真诚的善、友爱互助、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志愿服务、提升自我、承担社会责任、投身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品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播种雷锋精神,培养时代新人崇高理想,复兴中华传统美德,升华为民爱民情怀,奉献爱心志愿服务,壮大社会公益建设,培养淡泊名利、提升道德情操等非功利的观念,对于遏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意义重大。播种雷锋精神推动中华文明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责无旁贷。

系统升华雷锋精神的民族性,实现弘扬雷锋精神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同样决定学雷锋必须保持定力,勇毅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动力来源。他在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2021年3月22日下午,正在福建武夷山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习近平表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优秀民族文化基因是雷锋精神产生的奠基石,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就在于雷锋精神不断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与伟大的民族精神相融合。系统升华雷锋精神的民族性,实现弘扬雷鋒精神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需要通过挖掘雷锋精神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基因来实现。可以说,创新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新的切入点、新的亮点就在于如何弘扬雷锋精神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特别是结合各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弘扬雷锋精神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任重道远责无旁贷。

(责任编辑:仇学平)

猜你喜欢
学雷锋弘扬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
弘扬百年少年儿童运动的历史经验
学雷锋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做人美德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季札挂剑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