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工作步入法治化轨道

2022-04-29 00:44廖灿勇
公民导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巡河一策区县

廖灿勇

2022年10月20日,在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八十次主任会议上,重庆市水利局局长张学锋在相关汇报中说,条例实施一年多来,河长制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备顺畅,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提供了重要支撑力量。

2016年10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

2020年12月3日,重庆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重庆市河长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市是长江中上游首个完成河长制立法的省市,河长制工作步入法治化新阶段。”

“一河一长”全面覆盖

翻开条例,记者注意到,条例对河长组织体系进行了系統完善,明确了“一河一长”,并对河长履职尽责提出了刚性要求。

对此,重庆市充实完善了河长组织体系,分级分段设立了1.83万余名河长,部分区县还创新设立了部门河长、委员河长等。目前,区县、镇街两级河长办已全覆盖调整到位,全市共设立三级河长办1064个。

河长干什么?怎么干?干不好怎么办?重庆市及时制定了《河长湖长履职规范》《河长制工作手册》《河长制巡河手册》等配套制度。2021年以来,市级河长带头巡河查河102次,带动各级河长巡河152万人次、处置问题5.4万个,河长巡河质效、解决问题数量实现了“双提升”。

“一河一策”是管河治河的重要依据,是条例的重要制度设计。重庆市印发了“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大纲,邀请专业机构全程指导24条市级河流“一河一策”方案的编制审查工作,经过部门编制、专家评审、河长审查、政府审定后,由市政府批复实施。2021年以来,共编制完成771条河流“一河一策”方案。

“为进一步推动条例落地落实,今年9月,市委、市政府还专门印发了《重庆市全面强化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从制度层面、机制角度系统谋划了未来五年河长制工作。”张学锋说。

“一河一档”科技赋能

按照条例关于“建设全市统一的河流管理保护信息化系统平台”的要求,2022年4月,建成投用了重庆市“智慧河长”系统平台,在长江、梁滩河、龙河等河流上布设了污染溯源、水质水量、智能摄像头等设备200余个,整合共享10余个区县100余处视频设备,全面数字化全市5300余条河流基础信息。

条例还详细规定了部门协同、区域协作、行刑衔接等联防联控机制。市水利局会同生态环境等部门派出暗访组70余批次,交办督办问题132个,各责任部门牵头开展不达标河流整治、非法采砂打击等专项行动30余项,推动了乌江、琼江、御临河、磨刀溪等河流水质持续改善。

为完善“河长+警长”协作机制,1000余名河库警长“打非治违”;为深化“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设立市、区县检察院派驻河长办检察联络室,协同办理跨界水生态环境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等700余件。

而在跨界联防联控上,与川黔湘鄂等毗邻省市签订联防联控协议96份。其中,与四川共同组建了全国首个跨省市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签订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协议和联合宣言,每年互派干部共管81条跨界河流。

“2021年以来,全市各级开展跨界联合巡河250余次,召开联席会议130余次,协调解决问题190余个。”张学锋说。

公众参与有力有效

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监督河流管理保护,是条例中的关注点之一。

重庆市制定试行了河长制社会监督员管理办法,各区县共聘请社会监督员1100余名,473名人大代表担任河流督导长,并开展了“跨区联动”明察暗访。同时,畅通投诉渠道,开通微信公众号“随手拍”,设立河长公示牌1.7万个,设立有奖举报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此外,各区县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置公益性岗位等方式,落实河道保洁员、巡(护)河员1.6万余名,管护河道长度1.8万余公里。

“截至目前,共常态化、清单化整改问题3000余个,累计有48个单位100余名领导干部向区总河长递交书面检讨书,3个区县因河长履职不到位、巡河不查河被全市通报批评,全市累计提醒、约谈、通报3400余人、问责45人。”张学锋说。

条例实施以来,重庆市河长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河流焕然一新,全面消除了城市黑臭水体,成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长江干流重庆段规模性非法采砂基本绝迹,74个国考断面水质100%达标,优良比例为98.6%,高于全国考核目标。

法治保障长治长清

“但通过调研发现,在条例实施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重庆市人大农委主任委员辛世杰说。

其中,对条例的学习理解还不够深入。如,有的区县部门把河长办简单等同为水利部门或者水利部门的内设机构,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河长办统筹协调能力。

河长履职仍然不够全面到位。如,由于区县和乡镇换届调整,部分基层河长对职能职责不够清楚,对责任河流情况掌握不足。

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一河一策”实施仍有难度。如何让条例实施落地落实见效?

在辛世杰看来,要健全完善河长动态调整机制,合理分配责任河流,进一步压实区县级河长责任;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联防联控、督促实施“一河一策”、组织开展专项整治等工作力度;要进一步丰富巡河手段,提升巡河质量。

辛世杰建议,要完善联防联控的河流范围,按照责任划分、方案编制、信息互通、联合巡河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年度任务落实、定期跟踪推进、中期评估调整、稳定投入保障等工作机制;要加快推进全市统一的河流管理保护信息化系统平台建设,建立部门联席会制度,加快打通涉河涉污数据资源共建共享的堵点卡点,切实发挥好大数据智能化在服务河长制决策、管理、监督方面的作用。

“要把握好河长制与行政管理体制的关系,压实责任、加强检查督导,加大投入保障,全力推动社会合治,实现共治共享,法治保障河流长治长清。”辛世杰指出。

猜你喜欢
巡河一策区县
河北省滦河“一河一策”方案编制与实施评估
巡河记
河长智能巡河APP 系统设计与应用
一城一策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
因户制宜 一户一策 滨州结对帮扶注重“造血”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庄玉庭先负孙逸阳
天津市2013上半年各区县节能目标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