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颜色词“白”的语义对比

2022-05-05 00:11孙丽萍
中国教育理论 2022年1期

孙丽萍

摘要:本文通过对汉语颜色词“白”与英语“white”的联想意义大同小异、联想意义相互碰撞、联想意义空缺和联想意义互相重合四个方面的对比分析,阐释了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传统习俗、审美心理、客观社会环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对英汉词语文化语义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白” “white” 文化涵义 语义对比

颜色词在一定程度上讲是人类情绪和感受的表现。人们常用颜色喻指人的情绪、品德及对事物的看法。语义联想是内涵意义的一种,是对词的词典意义的一种补足和扩展延伸,与词义本身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在说者(或作者)、听者(或读者)的文化基础上,在特定的语境中,对于一个词所产生的某种特定感受,不了解这种联想意义的差别,就不能完全接受一个词所承载的全部语言信息量。这样的一种内涵意义在某种特定的语境场合可以造成特定的联想气氛,产生特定的联想效应,会在读者心目中产生意想不到的力量和效果,引起读者心灵上的感触、撞击、震撼和共鸣,这就是联想效应。但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气氛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红、蓝、黑、白等同一种颜色,不同民族的人都可能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或不同的语义联想,这是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沟通和跨越的又一种障碍。根据本人收集的语料及颜色词词语文化伴随意义差异程度的不同,本人将其分为四类,即(1)文化联想大同小异;(2)文化联想碰撞;(3)文化联想空缺;(4)文化联想融合;并分别对它们进行全面系统的对比分析,探究其现实功能应用的合理性。

一、文化联想大同小异

所谓文化联想义大同小异,指的是字面意义相同,联想意义大同小异或同中有异,有其包容性和交叉性,也可以说是联想意义的“此一彼多”(Split)或“此多彼一”(Coalesced)。因为语用联想意义相似的英汉词汇,它们的形成原因不一定相似,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不一定对等,而且相似的程度还有差别。

1、“白”( white)在汉语和英语中都可引申为“光明、清楚、明白、公正”等。白天和黑夜是自然现象,人们把这种现象看作是“白”与“黑”的对立。“白黑”,《汉语大词典》解释:比喻是非、善恶、贤愚、清浊等相反的人或事。屈原《九章·怀沙》:“变白以黑兮,倒上为下。”屈原在诗中用白黑不分来比喻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是非不明,善恶莫辨。成语有:白黑颠倒、真相大白、不白之冤等。

英语中,在《和吉同义词词典》里,黑色类词中至少有60个是令人生厌的,而大约134个白色类词则全部是褒义词。在圣经里,黑色象征魔鬼、邪恶、痛苦与不幸,因此,黑色也叫做“死色”。白色则是上帝、欢乐、光明和美德的象征。康定斯基认为:“白色象征着欢乐、纯洁无瑕,而黑色则象征着悲哀和死亡……”;埃默森(Ralph Waldo E-merson)有句名言:“The grey past,the white future”(灰色的过去,充满希望的未来)。

在圣经里,“white”还引申为“正义和公正”。例:

(1)“And the seven angels came out of the temple,having the seven plagues, clothed in pure and white linen, and having their breasts girded with golden gir-dles.”(那掌管七灾的七位天使,从殿中出来,穿着洁白光明的细麻衣,胸间束着金带。)(《圣经新约·启示录》第15章6节,简称Rev15:6)

(2)“And to her was granted that she should be ar-rayed in fine linen, clean and white: for the fine linen is the righteousness of saints.”(就蒙恩得穿光明洁白的细麻衣,这细麻衣就是圣徒所行的义)(Rev19:8)。

从上面两节的语境中,“white”的象征意义可分别解释为:第一句中的“in pure and white linen”指的是第15章8节中降伏七灾(fulfilled wiping out the sev-en plagues)的七位天使的公正形象。“white”引申为天使所行的功德;第二句中的“clean and white”指的是句中的“of righteousness”(正义)。

由此可见,“white”象征着“光明、公正、正义”。

2、“白”(white)在汉语和英语中都可以用来表示“政治上的反动”。汉语中,“白色”作为政治词语,表“反动”时,特指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国民党控制的地区,称反动政府为“白色政权”;反动政府军为“白军”;称祸害人民的匪徒为“白匪”;把反動派对革命者的屠杀、镇压政策称为“白色恐怖”;在战争中打着“白旗”表示投降或停火。

英语中,“white flag”(白旗)也表示投降或停火,与汉语的联想意义相同;而“white army”(白军)指的是俄过十月革命后,由俄国、芬兰、匈牙利等国君主主义者组织的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军队,“white party”是同情白军的人;“white terror”却是指由反动势力唆使或执行的某种反对革命的措施,观点或行动上的极端保守或反动,特指匈牙利1919-1920期间的反革命活动和中国1927年随后几年间的反革命活动。(Oxford)

3、“白”(white)在汉语和英语的联想意义的历史渊源有别。汉语颜色词“白”的第一条义项“像雪一般的颜色”。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甲骨文写作白。在殷墟卜辞中,这个既可表“白色”又可表“伯(古代爵位名)”。《说文解字》曰: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据(礼记)记载,“殷人尚白”。商代人以穿白衣为贵。而甲骨卜辞中以白为贵的记录更是随处可见。白牛、白羊成为商代人常用的祭祀用物,猎获白鹿、白鹤、白狼、白雉则更是他们引以为荣的吉庆大事。《说文解字》曰:“羊大为美”,这至少体现了汉代人对其祖先喜羊、崇羊心态的回忆。

英语中,“white”在词典里的第一条义项:a:free from color;b:of the color of new snow or milk;specifically:of the color white.(a:无色的;b:如新下的雪那样的颜色的或牛奶那样的颜色,或习惯上所说的那种百合花那样颜色的。)它的白色象征意义主要着眼于其本身色彩,如“as white as snow”(象雪一样白)或“lily white”(百合花似的洁白;纯洁无瑕的),这源自于圣经故事。

本人在《圣经新约》和《圣经旧约》里共找到66节(verses)与“white”有关的章节,其中在《圣经新约·启示录》一章里就有17节。词组有“as white as snow”“pure and white”,“bright and white”,“white light”“white cloud”,“in white”,“a white stone”,“white lamb”,“white wool”等。这进一步证明了“white”的象征意义为纯洁(purity)、光明(brightness)和完美(per-fection)。例:

(l)But you have some names in Sardis who have kept clean their robes; and as a reward they will go in white with me.(然而在撒狄你还有几名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他们要穿白衣与我同行。因为他们是配得过的。)(Rev 3:4)

(2)And I said to him, My lord, you have knowl-edge.And he said to me, These are they who came through the great testing, and their robes have been washed and made white in the blood of the Lamb.(我对他说:“我主,你知道。”他向我说:“这些人是从大患难中出来的,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净了。”)(Rev 7:14)

由此可见,“white”在英美文化中其文化联想意义为“纯洁(purity)、贞洁(virginity)和完美(perfaction)”。

二、文化联想碰撞

所谓词汇联想碰撞,指的是字面意义完全对应,而其文化涵义却不同甚至相反。“碰撞”就是文化涵义差异而引起的误解或冲突。表现在两个方面:(1)相同的词语在英文化中的联想意义是褒义的,而在汉文化的联想意义却是贬义,如英语“in white clothing”(华丽的服装),汉语“白服”(丧服);(2)是指字面意义完全对应,而文化内涵意义不对应,也就是说,从词语的概念意义上是对应的,但细究其喻意内涵和语用功能却并不对应。正是这种貌似对应而实不对应的词,容易引起“望文生义”,产生理解上的偏误,甚至导致交际失败。

文化联想碰撞表现在两个方面:1、相同的词语在汉英文化中的褒贬义联想。

相同的词语在英文化中的联想意义是褒义的,而在汉文化的联想意义却是贬义,如英语“in white clothing”,汉语“白服”。

(1)英语中“white”象征着“纯洁、神圣和吉祥”。本人查阅了《圣经》里与“白”有关的66章节,只有2节中的“white”引申义为贬义,喻指“伪善、邪恶”,如“white sepulchres”,“whitewashed wall”。其余64节均以“pure and white”为主线,阐释“in white,white robes,white linen”等词语,象征着“纯洁、神圣、忠诚、和吉祥”。(见1.3)(2)汉语中白色象征着“卑贱、贫寒、死亡和不幸”。根据《汉语大词典》,颜色词“白”的第三条义项:汉民族传统的丧服,因以指丧事。“白色”与死亡、悲哀、凶丧相联系,这受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影响。据《说文》注:“白,西方色也。”(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P160)西方就是太阳沉落的地方,随着太阳的西沉,黑暗和寒冷笼罩了大地,对上古先民们来说,这意味着危险、恐怖和死亡的降临,于是在先民的意识中西方就和死亡、不祥联系在了一起。在中国丧葬用白色,死人则称为“白事”,其家属要穿白丧服,戴白帽、穿白鞋,晚辈子女的白服称为“孝服”,故民间过去有“披麻戴孝”的传统。“白衣冠”,旧时丧吊用的冠服。

白色的另一象征意义是指没有功名,地位低贱。唐代服饰制度规定平民穿白色衣。清·顾炎武《日知录·杂论·白衣》云:“白衣者,庶人之服。”“白衣”代称没有功名之人。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诗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白丁”指没有文化,没有功名之人。

由此可见,“白”在汉文化背景下其文化联想意义“卑贱、贫寒、死亡和不幸”反映了汉民族特有的社会习俗和历史文化。

2、相同的词语字面意义完全对应,而文化内涵意义却不对应。(1)白毛(白发)≠white haired“白毛”,汉语中的也称“白发”,形容衰老,寓含忧伤之意。因中国人在青壮年时的体貌特征皮肤是黄的,头发是黑的,但到了老年时,头发一般会变成灰白色或银白色。因此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头发变白,意味着年老力衰。如“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杜甫《兵车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

英文中的white-haired除了形容白发苍苍之外,还有受人宠爱的联想。如“my white haired boy”不是说少年就白头,而是最受宠爱的孩子。

(2)白脸≠white face漢语中的“白脸”源于京剧脸谱艺术。在传统的京剧剧目中,观众无须待剧情结束方知人物的品德、性格等,只要演员刚露面,一看脸谱,就知道这个人的性格:白脸是奸诈小人,红脸是忠义之士,黑脸则是耿直刚毅之人。“白脸”象征着奸诈和阴险。

英文中的white face虽然也指舞台上的白脸丑角,但其文化内涵意义却是滑稽可笑,扮演心地善良的角色,意在取悦观众。

(3)白手≠white-handed汉语中的“白手”形容手中一无所有(empty-handed)。如“白手起家”,泛指表示两手空空,从零开始创业,相当于build up fortune from nothing。多用于褒义,可引起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联想。而英语的white-handed意指某人是“清白无罪的”,同red-handed相对。

三、文化联想空缺

所谓文化联想空缺就是是指词语在一种文化所特有的固定联想义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对应的意义,也就是所谓的“国俗语义”。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Palmer)说过:“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宗教信仰、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两个民族在喻体选择方面体现出各自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这是造成词义联想产生差异和空缺的根源。这种特有的民族文化制约着人们对比喻形象的取舍和理解,阻碍着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造成语用的偏误和失败。

英语里也有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Mr white is a very white man.He was looH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lately.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mood.I hope he'll soon be in the pink again.”(布朗先生是个非常忠实可靠的人。那天他脸色不好,近来感到闷闷不乐,我见他的时候他显得心事重重。我希望他早日振作起来。)在此“white”引申为“诚实可靠”,在汉语中,“白”却无此含义。

1、表示汉文化国俗语义的词语。在汉语里,“白”喻指“丧”。“白喜”(funeral),因受佛教的影响,葬礼上人们身穿白色衣服,帖白纸,戴白帽,用白色表示悼念,称老人的寿终正寝为“白喜事”。

“白眼”原义为朝上或朝两边看时露出的白眼珠,用白眼看人,表示“轻蔑或厌恶”。如“白眼看人”,“遭人白眼”。而“白眼狼”比喻忘恩负义的人。

汉语用颜色词“白”与英语的“white”无关,译成英语只能用另外的词。

例如:白纸(a blank sheet of paper)、白卷(unan-swered.examination paper)、白搭(no use或no good)、白干(in vain或fruitless)、白费(waste)、白费力气(labour without results)、白费心机(bother one's head for nothing)、白给(free of charge)、白吃(eat without pay)、白开水(plain boiled water)、一穷二白(poor and blank)、白跑一趟(make a trip in vain)。白条(blank note, IOU)、白字(wrongly written or mispro-nounced character)、白话(vernacular Chinese)等。

2、表示英文化国俗语义的词语。“white feather”原义白羽毛,是恐惧、懦弱或胆怯的象征。源自习语show the white feather,指在西方的斗鸡比赛中,参赛的公鸡颈上如果显出一线白色的羽毛,则表示认输,退出比赛。

“whited spulchres”粉饰的坟墓,指“外表光华,内部腐败”、“伪君子”。这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23章耶酥谴责法力赛人“the Pharisees”的七大祸因时说的。

英语用颜色词“white”与汉语的“白”无关:

例如:a white coffee(加牛奶的咖啡)、a white day(吉日,好日子)、one of white days of one's life(指某人一生中吉星高照的日子)、mark ones name white again(洗清污名、雪耻)、white moment s of life(人生得意之时,人生交运之时)、a white lie(善意的慌言,尤指避免伤害他人感情的为了,不使人难堪而说的谎话)、a white war(不流血的战争,通常指经济竞争)、white night(不眠之夜,源自法语nuit blanche)、white slave(白人妓女,尤指被诱骗到异国他乡后为娼者)、a white sheep(指坏人当中的好人)、white knight(指把公司从不利的收购建议中挽救出来的个人或机构)、white witch做善事的女巫、white sheet(忏悔者所披的白衣,指忏悔)、white death(非正式语,指海洛因)、white lady(一种鸡尾酒;美国俚语中也用来指可卡因)、white coal(水力)、white sale(衣服等白色织物的大减价):white light(公正无私)、white magic(有天使相助的法术)、white money(银币)、the white way(白光大街,指城里灯光灿烂的商业区)等。

因此,针对这类“此有彼无”或“此无彼有”的国俗词语,要多进行词语对比,从对比中广泛、系统地了解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求同寻异,才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掌握和接受这些比喻喻体的空缺原因,增强学习者的文化敏感性,准确理解这类国俗词语,减少交际障碍,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四、文化联想的融合

所谓文化联想的融合指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日益频繁,相互渗透,首先反映在语言的融合上,语言的融合必然首先体现在语言的词汇上,外来词语逐渐融入本族语言的词汇中,这种融合是雙向的,也就是说汉文化的词汇反映在英文化的词汇中,如儒教(Confucianism)、阴阳(yinyang)、纸老虎(paper tiger)等;英文化的词汇也反映在汉文化的词汇中,如KTV包房、CD盘、WTO(世贸组织)、Email(电子邮件)等。

邢福义教授说:“一部语言变迁史实际上可以看成人类社会文化的变迁史的缩影,特别是表达概念的词汇系统的变迁,更能看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变迁。”(邢福义1990)反映在英汉颜色词有以下几个方面:(1)习俗,如“white wedding”(白色婚纱);“white Christmas”(白色的圣诞节);(2)职业,如“白领”(white-co-lar);(3)经济上,“white market”(白市),指合法交易市场,与black market(黑市)相对;“白道”喻正当的渠道,与“黑道”相对;“white list”(白名单)指守法人士、合法机构等的名单,与black list(黑名单)相对的。汉语中的“白色收入”,指我国城镇居民主要的经济来源,因为这部分收入一般是公开的、合法的,与灰色收入(grey incomes)相对;还有“白色农业”、“白色革命”指地膜覆盖技术的普遍推广和运用;(4)政治上,“White Paper”(白皮书)指英政府就某问题发表的有白色封皮的文件、报告。

对汉英颜色词“白”的语义对比分析,有助于揭示汉英颜色词语义的共性和差异以及相互的渗透性,有助于揭示各自的民族特征,深入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发现两种语言相对应的语义空缺、语义不对应并能为之寻找等值的表达方式,有助于对汉英颜色词认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漢语过程中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习得障碍,进而帮助他们减少和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同时,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与翻译、教材的编写和汉英语双语词典的编纂等,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貌合神离”的词语文化涵义对比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9期

2.陈莉莉“试析汉英颜色词的社会文化差异”,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第2期

3.王德春“国俗语义学略论”,见邵敬敏主编《文化语言学中国潮》,语文出版社1995

4.曾小珊,中英色彩文化与语义对比的研究[J].陕西工学院学报,1999,(2)

5.Wierzbick A.(1992)《Se-mantics.Culture,and Cogni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