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兔儿爷”

2022-05-30 10:48赵先好
美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兔儿爷玉兔毛豆

赵先好

八月十五,月儿圆,兔儿爷家住月里面。

兔儿爷,别婵娟,走向大地显灵仙。

采百草,做良药,去病除灾保平安。

月饼圆,苹果鲜,西瓜切成花口莲。

毛豆枝,九节藕,我把兔儿爷供中间。

迎中秋,记感恩,家家团团又圆圆。

对老北京人来说,过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赏圆月以外,还有一项习俗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拜兔儿爷”。

“兔儿爷”作为老北京的吉祥物,曾经风靡数百年。古时八月十五中秋节,京城百姓家家户户都要设供拜月、供奉兔儿爷,在庭院的东南方向摆上一张八仙桌,供上月饼、瓜果、藕、鸡冠花等,还有专门为兔儿爷准备的毛豆枝。待月亮升起之时,家中的女子按辈分的高低依次在桌前叩拜。等上供结束,全家饮酒赏月,分享瓜果、月饼等美食。

明代诗人纪坤在《花王阁剩稿》中写道:“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挂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这是关于兔儿爷最早的记载。当时老北京人就已经有了自家供奉兔儿爷、给亲朋好友送兔儿爷的习俗。请兔儿爷,就是请平安;送兔儿爷,就是送福送吉祥。

相传很久以前,京城爆发了一场罕见的瘟疫,很多老百姓被传染,几乎家家都有病人。百姓们只好烧香拜月,求嫦娥来保佑他们。身居广寒宫的嫦娥目睹后十分难过,就派玉兔下凡去为百姓们除病消灾。玉兔担心百姓们忌讳自己身上的白色装束,便向身边的神像借了战袍与铠甲。为了更快为百姓治病,长途跋涉的玉兔时而骑鹿或骑象,时而骑狮或骑虎等猛兽。后来忙中出错,双耳外露,百姓们发现月亮上终日捣药的玉兔不见了,顿时明白为他们除病消灾的是嫦娥派下來的玉兔。玉兔消除瘟疫后返回了天宫。自此老百姓们每年待中秋节月亮变得最大最圆最亮的时候祭拜玉兔和嫦娥,供奉玉兔为除病祛灾之神,还亲切地称它“兔儿爷”“兔奶奶”。

兔儿爷服饰精致、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古朴凝重。它到底长什么样子呢?两只细长的白耳朵、水滴形的头、三瓣形的嘴、粉白面孔,左手托臼,右手执杵,作捣药状。

经过民间艺人们的大胆创造,如今的兔儿爷身穿金甲红袍——一半铠甲一半文官袍,文武兼备。坐骑有狮、虎、鹿、象、麒麟等。狮子寓意事事如意;虎为百兽之王,寓意事业蓬勃兴旺、人脉通达;鹿寓意俸禄多多;象寓意吉祥如意;麒麟辟邪,也是吉祥的代表。还有坐葫芦的兔儿爷,象征福禄双全;坐桃子的兔儿爷,象征健康长寿;坐莲花的兔儿爷,象征纯洁高雅;坐牡丹花的兔儿爷,象征大富大贵、富贵花开。

兔儿爷作为老北京的吉祥物,在老辈人单纯而清贫的童年记忆里,永远是隆重华美的,是最具地域代表性的民俗符号。它承载着老北京几百年的民俗风情,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与憧憬。如今,兔儿爷已经成为北京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成为北京中秋节的形象大使。

猜你喜欢
兔儿爷玉兔毛豆
玉兔寻回行动
毛豆飘香秋来到
毛豆姐姐的信
别拿兔儿爷不当神仙
别拿兔儿爷不当神仙
我和我唯一的毛豆
可爱的兔儿爷
摘毛豆
智斗兔儿爷
水调歌头·玉兔巡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