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冰清:唯有热爱,才能激发无限潜能

2022-05-30 10:48闫佳
羽毛球 2022年9期
关键词:嘉兴羽毛球比赛

闫佳

四年前,还在读高二的余冰清亮相全国冠军赛。那一年,恰是中国羽协首次将业余选手引入专业赛事舞台,她也成为当年战胜专业队选手的第一人。如今,余冰清已经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系的大三学生,当初那个既爱读书又想打球的姑娘,凭借羽毛球特招实现了自己的北大学子梦。

今年暑假,余冰清作为Yonex联队的一员,在2022尤尼克斯全国羽毛球邀请赛中出场6次,收获5胜。这位在场上不论领先或落后都一脸淡定的姑娘坦言:“虽然可能内心真的很慌,但是,我不想浪费任何一次比赛的机会。”

“爱哭包”学会自信

一天,正在浙江嘉兴老家过暑假的余冰清接到一通邀请电话。细算起来,她从准备期末考试起已经有一段时间没碰球了。比赛机会就在眼前,余冰清既想答应,又顾虑起嘉兴没有训练条件。纠结之际,她想或许可以投奔在长沙的两位校队学妹,三人一起为邀请赛进行集训会有效果的多。一番沟通联络,三个小姐妹一拍即合,余冰清当即买了前往长沙的火车票。

“恢复训练的强度肯定不能和专业队比,但我们每天都能一起练球,加上长沙的打球氛围很好,这对我来说就挺幸福的。”能在长沙训练,余冰清很开心。无独有偶,由于恢复心切,余冰清在一次回球时不慎拉伤了腿。她说:“伤病这些都是家常便饭,当时脚底其实也打泡了,拉伤也确实难受,但我知道自己只要投入到比赛之中就能顶过去。”

很快,余冰清就在邀请赛中检验了训练成果,她6次出场收获5胜。“我调侃自己是本着学习的态度来比赛的,不管和什么水平或年纪的选手对阵,都是冲击的心态,上场就尽量发挥,真的输掉了也没关系。但是如果结束得太快,我会觉得没有达到比赛的意义。”她想要尽量把每一场比赛打得有所收获。

余冰清直言,自己与专业队选手的每场比赛都赢得不易。尽管在场上她的表情始终如一的淡定,可是内心同样藏着慌乱。“心里会有挣扎 ,也会为不该有的失误感到崩溃,但这些就放在心里吧。特别是在关键分时,我知道很可能会输,那不如就试试进攻吧,因为只是防守我肯定没有胜算的。”

别看现在站上赛场,余冰清总能应对自如,实则早年间她也是个以哭应对一切的爱哭包。“我小时候根本无法直视自己输球。”遇到困难,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哭了再说。“后来,每天都要面对场上的这些输赢,慢慢就学会了找差距,学习人家的长处。”因为羽毛球,余冰清习得了以更积极自信的心态面对生活,让她懂得了“逆风”时就顶一顶。“可能会顶不住,但是顶下来了,就是我赚到了!”

依心而行 勇敢选择

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余冰清,父母都是教师。若不是从小太容易生病,三天两头往返医院,她是断然不会和体育有什么渊源的。为了让她增强身体素质,爸妈决定送女儿去体育班。他们不曾想到,握住羽毛球拍的余冰清竟开启了一条别样精彩的羽球之路。

在余冰清的记忆中,最初在羽毛球班中的自己就像是上托儿所,每天跟着比自己大两三岁的哥哥姐姐身后,练习架拍、挥拍。趁教练不注意的时候,会适时“摆烂”开开小差。不过,刚学了一年多,她就以替补身份赢得全市双打冠军。

2009年,当时在浙江省队执教的蒋国良教练到嘉兴基层挑苗子,刚好注意到了身体协调性很强的余冰清。蒋导陪她练了一会儿球,没过多久,她就被调进了浙江省队。到了更高水平的训练环境,余冰清看到周围的哥哥姐姐们的水平都那么好,心想不知哪一年自己才能达到那样的境界。

小学三年级那年,正式进入浙江省羽毛球三队的余冰清师从金飙,当时,同一师门的陈雨菲刚从三队升到二队。余冰清说,那是一段很值得分享的回忆,自己好像见证了师姐一步步走向更高舞台的努力。同样,余冰清在省队也毫不惜力,她不知道那三年时光自己磨坏了多少双球鞋,训练再苦都能坚持下来。最初选择进入省队,余冰清的妈妈并不赞同,但是看着女儿和丈夫的坚持,妈妈也接受了,并坚持着每周两次到省队为女儿辅导功课。不过,余冰清也发现,自己在日复一日的打球之余,对学习的渴望更加强烈。

到了上初中那年,余冰清做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回嘉兴读书。“或许那会儿我感觉打球太辛苦了。是继续练球,还是回去读书,内心的天平倒向了学习这边,所以就做了这个决定。”不管是怎样的选择,父母总会站在女儿的背后全力支持,努力的余冰清很快就在学校的各种考试中排到了年级榜首。

乘着羽球飞向更高

随着学习成绩的稳步提升,余冰清为参加省运会蓄力训练的计划也排上了日程。2014年,她以一单身份代表嘉兴市队参加了浙江省运会,不仅拿到了13岁组女单冠军,还在团体决赛中在15比20落后后连得7分赢下省队前队友,为嘉兴市队夺得团体冠军立下功劳。

升入嘉兴一中后,高中的学业压力俨然有别于初中时期。一次考试成绩的不理想,让余冰清决定发挥自己的特长,放手一搏。那时,她了解到通过羽毛球特招这条路可以考取名校,甚至北大、清华都有这样的招生简章。自那时起,学习和羽毛球再次成为余冰清每天的两大任务,她开始过起每天清晨6点50起床、晚上1點入睡的生活。辛苦是在所难免的,但余冰清更希望自己不留遗憾。

同样,父母全力支持余冰清的决定,学校也给她提供场馆,为她参加比赛开绿灯。训练对抗,全靠几个从小一起打球的小伙伴,与男孩子们一起训练,让余冰清到各地比赛多了几分自信。整个2018年,她一直四处奔波比赛,凭借稳定的发挥,最终拿到了一级运动员的证书,但这只是进名校的第一关。

2019年1月,北京大学的高水平运动员测试如约而至,三十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都渴望通过比赛考进北大。能不能通过测试,需要大家实实在在的成绩,而那段时间因为长期的运动劳损,余冰清的身体也出现了疼痛反应,甚至上车这样的简单动作,胯部都不敢发力。到医院拍片查不出任何问题,余冰清只能忍着疼痛继续每天的训练,爸妈则成了她的康复师,帮她进行肌肉放松。余冰清问过自己,这样的坚持值不值,万一没打到第一名,会不会辜负了所有人。但是,倔强的她更相信,这将是一场奋不顾身的双向奔赴。

当余冰清提前到达北京后,她先是意外发现每天困扰她的疼痛感不见了。在测试的两天时间里,她从循环赛打到决赛,凭借着过人的实力杀出重围,拿到了第一。就在那一刻,余冰清松了一口气,她内心感恩着自己的努力有被看到。“我从来不算特别有自信的人,但来到北京后,我觉着所有的付出都被老天眷顾了。”

读书与打球的平衡点

在赛场上看到的余冰清,酷飒、利落,眼神坚定、不容有失……来到场外的余冰清,甜美活泼、率直又真诚,安静时可以一个人宅在家,热闹时会与好友探店畅聊,她说自己是个思维跳脱且兼具内向与外向性格的双鱼座。

回看自己的选择,余冰清说,省队的三年时光让她懂得成为一名运动员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回到校园后,她更加了解如何通过学习开拓眼界、提升认知。在北大就读的三年,她说身边的同学们都是深藏不露的人才,自己似乎没有那么出彩,不过,她很快就融入了校园生活。“不能还像高中那样每天按部就班的三点一线,有时临近比赛,我可能不太爱说话,但如果压力太大,我会和朋友们倾诉。”

作為陈雨菲的小师妹,余冰清笑称小时候经常会碰见陈雨菲,自己好像一路上看着她走得更稳、更出色。同样,她还很欣赏拉差诺在场上的优雅,以及奥原希望在球场上的那份虔诚与决心。“我始终觉得,只要用心去努力,心中的热爱就会眷顾着你的努力。”

如果说2018年全国冠军赛是余冰清羽毛球之路上的一次转折,从那时起她开始走进大众视野,那么,在打球与读书之间,余冰清也寻找到了让两者互为平衡的支撑点。在她心中,热爱才能激发内心源源不断的能量,既让她怀有敬畏之心,也让她为了不后悔而全力奔赴。

猜你喜欢
嘉兴羽毛球比赛
《初心》
羽毛球
嘉兴学院
浙江嘉兴卷
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羽毛球PK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