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互联网,抢跑者搅动生态

2022-05-30 10:48章昀杪
产城 2022年9期
关键词:星链卫星通信报文

章昀杪

科技巨头的竞逐让卫星通信再度火热,在业界各方看来,互联网的“最后一公里”是不是只有通过卫星才能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向上打开“太空经济”边界,向下先行占据卫星互联网市场的有利位置。产业链确实在整体进击,但现实情况亦是概念先行,生态的完备略有提升,结出硕果尚需继续等待。

噱头还是抢位?

相比传统通信卫星,卫星互联网可有效解决通信盲区、时延长、带宽有限等痛点,“卫星通信+地面通信”能够真正实现更好的全域覆盖体验。仅以我国的情况而言,中国科学院院士尹浩曾指出,“算上海洋面积,我国还有60%多的国土面积没有移动通信信号覆盖,三大运营商网络只覆盖了本土陆地和近海。此外还有山区、边境、沙漠等地区网络覆盖并不理想。相比之下,卫星通信恰恰可以解决上述地区的网络覆盖,以及船舶、飞机、科考的宽带通信问题,是地面移动通信的有益补充。”通过低轨卫星实现更高速率、更大容量的报文及语音图像通信,对于部分特殊场景下的手机用户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依照目前的技术能力,手机直连卫星无法做到像连地面网络一样畅快地使用互联网,近期华为的北斗报文通信和苹果的紧急卫星通信都属于低速型的数据通信技术,能够实现的功能基本仅限于发文字短信。

卫星通信领域的竞争早已开始,据通信领域专家介绍,全球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主干网受到广泛重视得到大规模投入,为承载各种宽带业务做好了准备,但从骨干网到网络用户端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接入发展相对滞后、带宽较低,已成为互联网的“瓶颈”,致使“高速”“互动”“个性化”的互联网形态存在短板。此时,卫星互联网既是互联网的延伸和补充,也是互联网的强化因子,可加快通信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进程。

數据显示,2021年我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达757.7亿元,其中大众消费通信服务市场规模为614.9亿元,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市场规模为29.8亿元。如今华为、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的跃跃欲试让这个概念更为消费者所知,尽管该领域目前重点争取的是运营商及终端设备企业的青睐,并没有现时的技术红利传导至消费者。可以说,新的手机联网时代并没有到来,所谓的手机直连卫星联网距离消费者心目中的畅行“上网”仍显遥远。手机直连卫星的体验达不到消费级市场的理想预期,科技巨头的本意也只是宣告自家的科研姿态并拉动上游细分产业链的增长效应。

科技巨头的“虚晃一枪”本质是冀望在需求饱和、换机周期延长和行业整体创新节奏放缓的市场上造出新的差异化卖点,在稳固自家核心消费群体的同时也拉动更多终端产业链加大对卫星互联网的关注,带动整个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市场空间增长。

搅动生态利发展

“先卫星、后终端”的产业逻辑牢不可破,卫星制造和地面设备提前爆发是必然。其中由卫星平台与卫星载荷两部分组成的卫星制造行业技术壁垒较高,掌握核心技术并已获得市场空间的企业具有先发优势。短报文芯片厂商也深受益处,短报文通信服务是北斗系统区别于GPS等卫星导航系统的一大特色,北斗三号主控站RDSS系统的短报文通信能力可以满足大部分行业应用需求,虽不能进入大众消费领域,但其业务增长可带来支持RNSS/RDSS双模应用的短报文芯片的大量需求,该细分领域的芯片市场空间可达数十亿元。芯片厂商声光电科开发的北斗短报文芯片成功应用于移动智能终端以来,市场反响较好,研发费用不断向此倾斜。

智能手机端逐渐加强直连卫星上网功能已成趋势,抢跑者搅动各方力量让卫星互联网生态进一步完善,业界对此形成共识,“目前手机直连卫星只是完成从0到1的跨越,商业发射卫星技术成熟之时,或许才是其在消费市场真正爆发的时刻。”

全球互联网市场仍存有庞大的空白区域,卫星互联网是连接这些“信息孤岛”的上佳选择,被视为航天、通信、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卫星互联网的产业链分为上游卫星制造和发射,中游卫星运营服务和下游的业务和数据支持。卫星互联网的大规模商业化时代终将到来,有研究机构预测,数年间卫星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将突破400亿美元,蛋糕虽大,若想吃得更多就必须加速布局。

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预计到2040年全球太空经济的价值可达1万亿美元,其中卫星互联网将占市场增长的50%甚至70%。鉴于高度的战略意义,在频道与轨道成为稀缺战略资源的背景下,“先登先占”“先到先得”的近地轨道和频率竞争规则让有实力的国家及企业均不愿在抢占卡位中落后,否则将在后续发展中面临无轨可用的风险。

各方的卫星互联网组网计划竞争异常激烈,具备稳定卫星制造和发射能力的企业将锁定更多的资源自用或待价而沽,卫星发射能力弱但对资源有需求者存在提出交易的可能。收购了Facebook卫星互联网团队的亚马逊拟投入上百亿美元开发近地轨道卫星。技研有突破且成本超低的SpaceX公司“星链”还在以惊人的速率布局,其创始人埃隆·马斯克透露,第二代“星链”卫星将能够使用运营商的部分5G频段通信服务,届时搭载相关配件、且采用该公司卫星通信服务的手机将可以连接到“星链”卫星并进行联网,但市场对此的反应仍集中在“星链”快速增长的数量上。去年4月新组建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则担负着参与全球宽带卫星通信网络竞争的重任,快速构建一张更为强大的中国卫星互联网刻不容缓。

猜你喜欢
星链卫星通信报文
卫星通信、导航、遥感在自然灾害防治中的融合应用
基于J1939 协议多包报文的时序研究及应用
小心那个星链
“星链”第22组卫星发射
“星链”第18 组卫星成功发射
CTCS-2级报文数据管理需求分析和实现
“星链”计划
浅析反驳类报文要点
卫星通信专家的选择
航空器的顺风耳——机载卫星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