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犊牛腹泻病因及防控措施

2022-07-04 13:11更桑多杰
畜牧兽医科学 2022年21期
关键词:防控措施

更桑多杰

摘要:在整个农业经济结构中,畜牧养殖产业的占有比例越来越高,尤其对于地域农户,已经逐渐将牦牛养殖业的发展作为提高生活质量和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但牦牛养殖过程中,牛腹泻的发生率及传染性上升,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损失。该文对牦牛腹泻的发病原因进行重点分析,总结牦牛腹泻的防治措施,以期提高当地牦牛养殖质量,提高养殖者经济收益。

关键词:牦牛犊牛;牦牛腹泻;疾病原因;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2.21.041

Abstract:In the whole agricultural economic structure, the proportion of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y is more and more high,especially for regional farmers,the development of yak farming has been gradually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make a fortune.However,the incidence and infectivity of bovine diarrhea increased in yak breeding,which seriously affected the economic losses of the farmer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ause of Yak diarrhea and summarized the prevention and cure measures of yak diarrhea,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ocal yak breeding and rais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breeders.

Keywords:Yak Calves,Yak Diarrhea,Disease Causes,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

0  引言

隨着养殖业不断快速发展,牦牛养殖业得到了高度关注,青海果洛州等地区近几年不断扩大牦牛的养殖数量和养殖规模。青海当地的气候环境和地理条件比较适合牦牛养殖,所以在养殖业中青海比其他地区具有更加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牦牛养殖中很可能遭受各类疾病因素影响,如犊牛生长过程中,腹泻疾病是具有一定传染性的疾病,发病后会对个体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管控措施不科学,都可能造成犊牛死亡,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此疾病在全年任何时期都可能流行,但发病率最高一般都集中在冬季产犊季节。当犊牛出生后因为并不具备完善的胃肠道消化功能,加上自身免疫系统和抵抗力都相对较为薄弱,所以很可能遭受外界各种因素影响使不同病原侵入机体而患病。腹泻一般较多出现于3周龄牛犊群体中,患病后食欲会出现明显下降,并表现为精神萎靡、腹泻等典型的症状。一般会排出水样便或软便,伴随恶臭气味散发,甚至部分个体还会有少量气泡或血丝夹杂在粪便中,此情况下牛犊的脱水速度会加快还可能产生酸中毒最后出现死亡。为了避免养殖中遭受此类疾病影响,必须针对疾病病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临床表现采用科学措施进行防控,以此将疾病发生率降低,保证牛犊健康生长。

1  牦牛犊牛腹泻发病原因

1.1  犊牛因素

刚出生后的犊牛自身机体并不会发育健全,此阶段犊牛免疫低下问题十分常见,而且相比成年个体也没有成熟和稳定的消化系统,当受到外界其他因素刺激下,很可能因为一些细微因素而导致腹泻。一方面,犊牛出生后没有较强的免疫力,所以在外界很多致病原都无法进行有效抵抗,此状态下的犊牛一般都利用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对病原进行抵抗。在出生后如果无法及时保证犊牛吃母乳,或者没有较高的免疫球蛋白数量存在于妊娠母牛的乳汁中,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犊牛感染率上升并出现各种腹泻问题[1]。另一方面,新生个体机体、各脏器组织和消化系统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完善,而且因刚出生不久也不能形成一个更加健全的消化系统,所以在牦牛的养殖中犊牛阶段的养殖管理至关重要。如果犊牛发生腹泻,一般都因为乳汁被大量摄入而机体无法更加高效地利用这些乳汁导致肠道的正常功能遭受影响,摄入的乳汁快速在肠道内发酵,给其他致病源的繁衍和生长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导致犊牛出现各种腹泻性疾病。随着犊牛个体不断快速生长,在一些代乳制品日粮和常乳的配比中无法对营养的均衡性进行确保,同时在犊牛断奶后通过饲料进行喂养时没有做到适当调配,这些因素也可能导致犊牛发生消化不良。此外,犊牛个体出现了应激反应,新生个体因没有及时对外界进行适应所以对各种因素变化相对比较敏感,当外界条件出现快速变化时很可能发生应激反应。一般在每年的春冬季节属于犊牛的出生期,而此时青海等地区外界气候相对比较寒冷,气温骤变问题频繁出现。当犊牛出生后如果遭受外界因素刺激,正常消化系统很可能因出现紊乱出现腹泻疾病[2]。

1.2  致病原感染

针对犊牛腹泻原因进行分析致病菌感染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类,致病菌一般主要包含寄生虫、病毒、细菌感染。第一,细菌造成的感染引起腹泻。一般链球菌、弯曲杆菌、沙门氏菌、芽孢杆菌等,都属于导致犊牛出现腹泻的重要致病菌,一般在养殖环境、牦牛胃肠道中,都可能发现这些病菌,其中有个别菌群通常为常在菌群。在犊牛的生长过程中如果自身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这些致病菌并不会对幼牛个体产生巨大影响,但如果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犊牛的抵抗力不断下降很可能会使各类病菌大量生长繁殖,通过病菌产生毒素使犊牛遭受感染而发生各种腹泻症状[3]。第二,病毒感染引发腹泻。在引发腹泻的各类因素中病毒感染属于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类因素,牦牛的腹泻因病毒感染而导致死亡率增高。现阶段针对此类因素导致的腹泻并没有针对性药物进行治疗,个体发病后治疗效果一般甚至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牦牛快速死亡,使养殖者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第三,寄生虫感染导致腹泻。球虫、蛔虫、绦虫和隐孢子虫等都属于比较常见的寄生虫,这些寄生虫会对犊牛产生严重危害。当犊牛因此发生腹泻后,机体一般会表现出快速消瘦情况,而且还会有剧烈腹泻问题随时出现,粪便中一般会有血液粘稠和凝乳块夹杂其中,发出恶臭气味,发病后短时间内无法及时有效管控就会使个体死亡。

1.3  养殖管理不当

除了致病原感染和犊牛的自身因素外,饲养管理也可能导致犊牛出现腹泻等问题,当母牛处于妊娠时期时,如果没有合理搭配食用的饲料,那么则无法将更加充足的营养物质通过饲料提供给母牛,随着时间推移很可能导致个体出现发育不良,身体也会随时消瘦且降低了自身的免疫能力,无法对各类疾病进行有效抵抗。如果喂养的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和蛋白质等元素,会使母牛出现功能性障碍或营养代谢紊乱,整个妊娠时期无法保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从而使胚胎正常发育和生长受到影响,此情况下生出的犊牛不仅体小多病,而且自身生理机能相比其他个体也相差很多,所以此类犊牛很可能发生腹泻等疾病[4]。进行日常养殖时没有及时维护区域内卫生环境,牛棚堆积大量污染物或过于潮湿,因其他外界因素影响导致出现应激,或犊牛在吃乳时没有将消毒工作贯彻落实,进行饲养时相关用品没有做好消毒灭菌处理,这些情况都会造成犊牛出现腹泻疾病。尤其在养殖中没有科学控制温度等条件还会导致犊牛消化机能发生异常蠕动的情况,此情况下各类营养物质无法被机体有效吸收,还可能导致腹泻情况加重。

2  牦牛犊牛腹泻疾病症状及治疗

2.1  疾病症状

腹泻疾病会出现在任何年龄段的犊牛牛群中,因犊牛个体的不同所以在发病后也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对于轻症个体来说,此类犊牛发病因素主要因为没有进行科学管理,使犊牛在养殖中出现非传染性消化不良而引发,这种犊牛在发病后一般并不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全身症状,但轻症个体的精神状态会随着疾病不断发展而逐渐变差,而且在日常饲养中,会经常排除金黄色、淡黄色粪便,粪便还表现为水样或粥样,粪便排出后会散发出难闻的恶臭气味,甚至部分个体粪便还会出现一定酸臭味。犊牛尾根部位、腹部、肛门周围等皮肤,会受到排除粪便的污染。

针对一些重症患病个体进行分析,此类个体疾病一般主要为病原微生物对犊牛集体造成侵染感染而引发,发病后犊牛会表现出比较显著的全身症状且症状严重,此类个体一般体温会在短时间内上升到40 ℃,甚至部分个体最高可达42 ℃。和轻症个体相同犊牛的采食欲望也会严重下降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痛问题,排出的粪便具有腐败酸臭到的气味而且粪便会呈水样或粥样的状态,疾病比较严重时,会有少量血液、粘液、肠粘膜組织等,夹杂在排泄物中。当牦牛病死后,对其展开解剖,可明显发现出现病变的部位,通常都为消化道大小肠粘膜部位,这些部位会出现明显的出血充血情况而且伴随肠系膜脱落,回肠绒毛膜具有明显的变短或萎缩等现象。相比健康个体,小肠的绒毛细胞破坏情况显著。

2.2  疾病治疗

当犊牛出现腹泻病后进行治疗时,首先要和具体发病情况相结合并明确犊牛表现出的疾病症状与病理变化,以此才可更加清晰准确地对疾病展开初步诊断。腹泻病的引发因素相对比较复杂,所以在诊断时很可能出现误诊错诊情况[5]。为了保证诊断的准确率,并提高后续治疗效果对患病个体或疑似个体需展开严格的实验室诊断,通过科学诊断对疾病致病原进行明确同时将相应的治疗方案总结出来,在积极干预的情况下将疾病发生率及个体的死亡率有效降低。对一般性腹泻个体进行治疗时,可利用营养补液盐口服的方式进行干预,利用此措施对犊牛酸中毒情况进行纠正。如果有少量血液存在病牛的粪便中,进行治疗时可先灌服150 mL液体石蜡,利用此措施彻底清理病牛的肠道,完成清理后再使用利特灵或黄连素、磺胺脒灌服。使用维生素K3,对病牛进行肌肉注射。治疗体温升高的病牛时,首先需使用电解质进行补充,使机体的酸碱平衡得以确保,然后在利用抗生素对病牛实施治疗。具体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将5%葡萄糖注射液2 000 mL分3~4次注射。对犊牛酸中毒进行缓解时,可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注射液,剂量为100 mL。通过肌肉注射方式,对出生的犊牛注射10 mL 0.1%亚硒酸钠注射液,此方式需每间隔15 d左右进行一次,共对犊牛治疗3次即可。

3  牦牛犊牛腹泻疾病防控措施

3.1  强化妊娠母牛管理

母牛处于妊娠阶段时,必须全面结合当前此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情况,来保证管理的科学性,特别在妊娠中、后期时,此时期是犊牛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必须对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在犊牛的生长发育中,有>70%的体重都形成于妊娠的中、后期。母牛机体在此时期,对营养的需求量比较巨大,如果饲料配方在喂养时没有及时科学调整,很可能会导致体内幼牛的发育、生长受到影响,甚至对于母牛的初乳来说其中乳蛋白含量也可能因此减少。当顺利进入到妊娠的中后期时必须对饲料中不同营养物质和成分的搭配进行保证,要确保饲料中各类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及维生素含量充足,还要科学的对母牛供给蛋白质,饲料投喂量也需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导致母牛出现难产。通过对日粮质量进行合理掌控可有效提升母牛泌乳能力,使母牛的乳汁质量显著提高。当母牛开始达到分娩的后期时要将助产工作科学展开,通过人工的方式对母牛进行助产。犊牛出生后再吃乳前要将后躯肢体和乳房的消毒清洗工作做好,具体可利用1%高锰酸钾对相应部位进行认真清洗,以此可有效避免犊牛出现腹泻等疾病。

3.2  做好新生犊牛护理工作

在分娩后期时要将母牛的检查工作做好,尤其在进行分娩的前3 d左右需通过熏蒸的方式对接产室进行严格消毒,还可利用消毒剂,对室内进行喷洒消毒。分娩犊牛后的30 min左右,需引导犊牛吃初乳,让犊牛食用到足够量的初乳,以此可让犊牛在母乳中,补充足够的免疫球蛋白,将自身机体抗病能力增强,使腹泻发生率显著降低。对犊牛进行常乳投喂时必须基于定时定量原则展开,还要保证投喂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乳汁进行投喂前,要对其适当降温,以此可有效避免投喂后犊牛肠道出现异常蠕动,而且还能显著提高肠道对乳汁的消化利用。养殖犊牛过程中,还要对整个环境的卫生、清洁情况确保,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定时将圈舍中的杂物和粪污等及时排除干净,地面要始终确保整洁和干净避免出现潮湿,把生石灰喷撒于地面,以此可实现防潮和吸水的效果。牛舍的保暖、防寒工作加大重视,通过各种措施,减少病原侵袭的情况,并及时切断各类病原的传播途径,让易感群体得到切实保护。每年进入腹泻高发期时,必须保证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可以将适量矿物质、维生素、抗病毒药,添加于饮水或饲料中,此期间还要对机体电解质平衡的维持加大重视,避免犊牛出现消化不良。

4  结束语

牦牛养殖过程中很可能因为受到各类因素影响而发生不同疾病,尤其犊牛腹泻疾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而且日常养殖中很多种致病原都可能导致犊牛出现腹泻,所以对疾病诊断时必须明确可能导致出现疾病的各种病因,再根据具体情况将相应的防控对策总结出来,通过及时有效的防控和治疗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使发病周期缩短,疾病对个体产生的不良影响最大程度上得以降低,提高当地的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 索昂德吉.牦牛犊牛腹泻病及综合防控措施[J].畜牧业环境,2020(3):76.

[2] 崔元财.牦牛犊牛腹泻的原因及防治[J].兽医导刊,2020(7):26.

[3] 才文加.牦牛犊牛腹泻病的原因及治疗方法[J].畜牧业环境,2020(12):78.

[4] 贾永青.牦牛犊牛腹泻发病原因及对策分析[J].吉林畜牧兽医,2020,41(6):122,124.

[5] 白俊杰,马进寿.牦牛犊牛腹泻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6):59-60.

猜你喜欢
防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控措施
新形势下公路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控措施研究
加大农贷款风险防范力度 保证农村金融健康发展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风险分析及其防控措施探讨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质量通病防控
连江县松材线虫病防控措施探讨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与防控措施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