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车顶推架加工工艺分析及工装设计

2022-07-13 21:45李龙
装备维修技术 2022年26期

李龙

摘  要:顶推架是某型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在进行机械加工时,其最常用的检测工具找正比较困难,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真正进行机械加工的过程中,必须针对某型车顶推架的结构的特点以及功能性要求,并考虑加工结构的加工基准要求,来分析其机械加工工艺,并且可以通过现场验证的形式来设计工装,在工装设计中加入夹持设计、增加辅助定位等结构设计,促使其定位更加准确,可靠,同时真正定位起来非常迅速,并且实用性非常强,满足顶推架批量生产的要求。

关键词:顶推架;工装设计;机加工艺

1 引言

某型车的结构件主要包含了工作装置、回装平台以及推土装置,推土装置主要由顶推架、铲刀等组成。其中,顶推架是某型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某型车在工作中的主要受力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某型车的整体性能,外观质量、工作可靠性以及制造成本。顶推架属于典型的弓形箱体异形结构焊接件,外形尺寸大、重量大,焊接成型后,通过机加镗内孔、铣端面加工出与其他部件连接的铰接孔。这些铰接孔的尺寸精度以及位置精度要求比较高。

目前对顶推架进行机加时,由于待加工位置存在垂直方向与平行方向两个位置,加工必须采用数控龙门镗铣加工中心或二次装夹进行加工,由于找正难度大,费时费力且机加时难以找正定位基准,导致加工效率低下,加工成本高,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顶推架机械加工找正困难、耗时费力,加工成本高的缺陷,设计一套顶推架机加工装。

2 顶推架加工工艺性分析

顶推架属于弓形箱体异形件,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加工的部位主要包括各铰接孔及其端面,且各孔之间都有平行度、垂直度、对称度以及同轴度要求,各相应孔的平行度为0.6mm,各孔的同轴度为0.5mm,以及对称度0.5mm等尺寸要求。具体加工工艺步骤如下:

(1)将工件吊至工作台并夹紧。

(2)找正孔2的下底面往上110mm位置处与孔3和孔7的中心重合,调整压紧装置保证其偏差在0.5mm范围内,通过找正孔4、孔6的中心与孔1的中心重合,调整左右压紧装置保证其偏差在0.5mm范围内,并兼顾开档尺寸和端面加工余量,夹紧工件。

(3)试加工:以建立的坐标系为原点,按图纸尺寸坐标偏移机床主轴,对待加工孔和面进行试切(试切深度为0.2mm),检查各孔各面加工余量;如果余量不均匀或无余量,可在适当调整机床G54坐标系原点的位置,确保各面加工余量均匀,调整量在1mm以内。

(4)粗镗孔:对孔8、孔9、孔3、孔7、孔5、孔4,孔6、孔1,孔2位置依次进行粗镗孔。

(5)精镗孔:对孔8、孔9、孔3、孔7、孔5、孔4,孔6、孔1,孔2位置依次进行精镗孔,保证孔直径及位置尺寸要求。

(6)铣端面:对孔1、孔2、孔4、孔6、孔3、孔7、孔8、孔9、孔5的端面铣削加工。

(7)反刮端面:对孔1、孔4、孔6、孔3、孔7、孔8、孔9、孔5的内端面进行铣削,保证其开档尺寸及位置尺寸要求。

(8)倒角。对所有孔进行倒角。

(9)自检机加处是否有毛刺,对尖角处理毛刺,涂防锈油。

以上步骤是目前顶推架的机加过程,现场实际生产过程中,工件找正装夹占用了整个机加过程中相当大一部分时间,因此对本次工装夹具的设计提出更高要求,要求能便捷、快速、一次装夹精确找正工件,并能使用卧式加工中心进行加工。

3 顶推架夹具的设计

工装夹具作为顶推架加工的重要组件,需要根据顶推架加工工艺、加工设备和加工要求等综合考虑,最后设计出符合机械加工要求的工装夹具。

3.1 工装设计方案的确定

为满足工装在使用过程中快速,便捷,精确找正的要求,顶推架需要限制六个自由度。

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减少因基准不统一引起的误差和保证工件的稳定,选择顶推架孔2下底面往上110mm的平面与孔3和孔7的中心连线建立定位基准平面。利用定位轴、定位支撑、压紧装置、压板、定位块等限制顶推架六个自由度,完成定位。

定位完成之后,夹紧装置应当保证定位稳定,防止顶推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位移和振动,夹紧力要充足,夹压点需要合理布置,使合力在定位平面内。利用压紧装置对顶推架四周进行夹紧,夹紧力充分,夹持可靠。

根据定位夹紧方案进行夹具的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工装整体结构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顶推架定位底座本体主要用于固定在加工中心工作台上,另一部分是定位夹紧装置(主要由定位支撑、压紧装置、定位轴等组成,定位支撑1居中布置,其他装置均为左右对称布置),主要是用固定顶推架及找正顶推架。

3.2 顶推架机加工装工作过程

顶推架机加采用DB130C卧式加工中心进行加工,其加工示意如图3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1、将工件吊装至工装上,将孔2与定位支撑1的轴(位于工件中心)对正,然后将定位支撑1的轴旋入孔2进行定位(此时不松吊链);

2、通过摆动工件将孔6与定位支撑2的轴对正,再将定位支撑2的轴旋入孔6(定位支撑2的轴为菱形,仅定位X方向);此时已经限制了工件X、Y方向的自由度,然后将定位支撑3的轴(定位支撑的轴比孔4直径小2mm)旋入孔4。如果能够旋入,则找正了工件,并将顶推架X、Y方向的自由度进行了限制;

3、通过两个压板1和两个压板2将顶推架孔2下端面贴紧定位块1,孔3和孔7的下端面贴紧定位支承(定位支承处允许加1~2mm调整垫片),限制工件的Z方向自由度。

4、将定位轴穿入定位座和孔8、孔9进行定位(如果定位轴能够放入,则证明工件已经找正,装不进则需要校正工件)。

5、工件合格后,用压紧装置1、2、3、4、5将顶推架固定,并将定位支撑的轴旋出,然后拆除定位轴及定位座,最后松开吊链,开始进行加工。

3.3 工装方案设计的特点

(1)设计的工装的机加基准与测量基准、铆焊基准统一,有利于加工精度的提高。

(2) 实现了一套工装多种功能。 顶推架机加工装可以当做检验工装使用。工件吊装上工装后,将定位支撑1的轴旋入后,再穿入定位轴,便可以对铆焊件进行检验,检验其是否合格,合格后可以进行加工,不合格则可以记录超差的数据,然后进行校正。

(3)整体方案设计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廉,机加空间安全可靠。充分考虑机加工人的吊装拆卸的空间、效率,结合人机工程学,选择最有利的工作条件是使工人在进行拧紧压紧装置有足够的空间;提高机加人员安全及装配质量;并可以使顶推架夹紧稳固安全可靠、运行平稳、受力平稳,拆装方便自如安全性高。

4 结束语

该工装夹具的设计制造对于顶推架机加效率的提升十分重要,采取上述方法,解决了无法装夹加工的难点,克服了裝夹加工找正困难的问题,它降低了工件机加的前找正的要求,现在工装增加了找正机构,无需占用机床的加工时间,而且能够轻松、快速的完成工件的找正工件。实现了一次装夹保证加工质量的目的;该工装经使用验证,确实可快速、便捷的找正。目前,该工装已投入生产中使用。产品经检验,其设计尺寸公差控制在产品加工要求的范围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大批量生产和确保质量准备了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