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研究

2022-07-16 11:54孙小靖
高考·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高中生物

摘 要:生物教学对学生认识自然和了解自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为了能够切实地减轻学生负担,真正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只有调动起学生知识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才能够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的效率。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积极地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找出一条更加高效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效率;优化策略探究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阵地,也是同学们学习知识、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场所。在课堂上实现有效的教学设计,需要充分地做好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才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同学们掌握更高的生物学习技能,实现知识系统的形成与完善。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教师就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优化教学设计,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夯实知识基础,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学模式的优化。

一、转变身份,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高中生物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提升,这不仅仅表现在生物知识学习难度上了一个层次,更是有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高考压力,整个时期都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1]。因此,高效的生物课堂不应以教师为主体而开展,而应是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生物知识学习及问题解决的主动性,给学生带来一个更加轻松的生物课堂。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对生物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效率,更是能够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首先,高中生物一般是文字性语言、图片性语言和实验相互结合,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相结合的方式来为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更加轻松的学习氛围。其次,就是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进行展示与引导。知识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的手中,学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信息结合以往所学的知识点来进行自主探究。例如,在高中必修一、必修二的知识学习中,对于一个完整知识体系而言,必修一针对的是“细胞”,而必修二针对的是“基因”。教师在对每一个章节的教学中,第一步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根据前一章节知识的内容和自己的预习,尝试将知识点进行串联,教师再利用图片来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细胞和基因等结构组成,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高中紧张的知识学习和高考的压力之下,学生不得以将兴趣抛之脑后,全身心地投入机械式的知识学习和刷题中,这导致学生在压力之下,学习效率非常低。而俗话说的好:“兴趣是孩子最好的教师。”如果对一件事缺乏兴趣,多么新颖的教学方式或者教学课件也无法令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得到提升。正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一个人的兴趣没有了,学习任何东西都会感到索然无味,因为这个东西没有办法让学生感到内心的愉悦[2]。因此,即使在高中教学任务与教学压力较大的背景之下,教师还是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教学前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有效地实施生物教学,切实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人类遗传病”的知识教学中,教学之前应利用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和探知的欲望,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拋出一个问题:在日常的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遗传病呢?学生会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认知与了解,说出一些常见的遗传病。有些疾病学生也不清楚是不是遗传病,那么就可以通过第二个问题进行引导:其实心脏病、肥胖症、高血压、代谢性等疾病都属于遗传病,那你们知道遗传病又能够分为哪些类型吗?这个问题在学生进行知识的预习时就能够简单地了解到,问题本身并不会很难,但却能够帮助学生对该章节知识点进行梳理,逐渐引导学生展开知识难度上升式的探究。

三、创新教學方式,加深知识理解

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对大自然中的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等进行研究,提高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强化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运用[3]。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实验的方式来使学生更清楚地观察实验的整个过程与结果,在过程及结果中去探索生物知识的原理,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感性认识。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生物学习的效率,减轻学习压力。

例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讲授“细胞”“基因”“发酵技术”“微生物”等知识时,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幻灯片、多媒体、微课等教学形式,为学生动态地展示知识,将细胞、基因、微生物等肉眼方法观察不到的事物,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动态地进行放大与细节的划分,对更为细分的“细胞基本结构”“基因的本质”等进行更加清楚的、动态式的教学。相比于课本抽象的体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加直观、更生动的学习体验,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使用简单实验或者户外实习等方式,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的生物学习观察,同时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与技巧。因此,创新教学方式,借助教学辅助设备,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对知识学习掌握的情况来进行教学的设计,符合当前学生学习的需求。

四、采用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生物教学其实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能够为学生展示多姿多彩的生命形式。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不能固守一种教学方式,而是应该结合生物教学内容中不同的对象来创新教学方式,选择更加合适的教学方式,学生才能够更加主动、有效地接受这些知识点。因此,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该积极地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生物现象进行观察、分析与探究,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以及教师的引导来获取知识,为学生带来更加深刻的知识学习体验。教师将学生生活中的元素融入教学实际中,通过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结合,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高中必修一课程知识“细胞的呼吸”中,教师将生活中的现象作为问题:为什么每次在剧烈的运动之后,过了一段时间或者是第二天,肌肉就会出现酸痛的感觉呢?父母在家里进行酿酒或者腌咸菜的过程中,这些粮食,以及蔬菜中的细胞会变成什么样的呢?将生活中学生经常能够感受到、观察到的现象,结合知识内容引入教学课堂中,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不仅如此,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应用。提问:针对这种现象,同学们认为还可以应用到什么方面或者什么技术层面上吗?这是对学生知识应用的启发,目的就是为了打开学生的思维、创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习的知识与技巧。

五、组建班级学习小组,优化合作学习

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而且学生表现出来的个性相当丰富。通过对教学的组织研究,能够使同学们在共同努力下,实现对问题的探究,满足学生充分地实现思维的碰撞和个人能力的发展需要。因此,教师可以组建学习小组,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生物知识基础等进行综合评估,然后把同学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等级,将不同等级的学生组合在一起,组成学习小组,使同学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实现小组的调配,缩小小组之间能力的差距,使小组实力达到相当的层次。通过布置小组学习任务的方式,使同学们在分工与配合当中实现全员的深度参与,明确个人的学习职责、承担的具体合作角色。通过小组的共同努力,拒绝搭便车的行为,实现班级整体生物学习水平的全面发展。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管理学习小组时,可以选择教师管理模式;也可以让学生自觉承担起管理的职责,通过选择组长的形式,以组长负责制来明确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的责任;还可以把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分别安排为讨论的组织者、记录员、资料员等角色;也可以在每一个小组中推选出专门的发言代表。同学们的角色可以轮换,使每一个成员都能在小组中有不同的体验,实现全面地锻炼和提升。这样的小组学习对于学生的发展才是真正有利的,能给同学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与平台,使学生都可以在小组学习中学会表达、讨论与倾听。

六、把握基本教学原则,做到整体有序

在教学中,优化整体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对此做出努力,而且还需要进行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在进行教学优化设计时,必须把握整体性和有序性的原则,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把握知识的整体概况。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将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整合在一起。通过教学进度的把握,以及教学难度和广度的设定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在进行教学整体控制时,教师还应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做出必要的创新。以往的教学只是知识枯燥乏味的灌输,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感受到的知识也是索然无味,无法了解到丰富多彩的生物学知识,以及生物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些问题都迫切地需要解决。各位教师可以通过给同学们提出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模式逐渐地了解到更加深刻的生物难题。在同学们遭遇困难或在学习中出现遗漏的时候再进行讲解,既能节省必要的教学时间,又可以把更多的课堂交流机会交还给学生,使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的能力得到长足发展。

要保证教学设计的有序性。教师要按照生物学的发展过程,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行演练,进行更加深入的表达,在课堂上让同学们感受到生物发展顺序的重要性。例如,在进行基因表达和中心法则的相关讲解时,教师可以从一个基因入手,让同学们首先了解细胞核、细胞质这些基本的细胞构成,然后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严格的基因表达演练,从而体会表达的有序性,然后再进行更加综合的表述,这样的教学能够实现由浅入深的交流与研究,也可以帮助同学们奠定更加扎实的知识基础。

七、推进信息技术使用,实现数字教学

時代的发展带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更新生物课堂的教学设计必须要做到信息技术的及时使用,而且要把握合适的时机。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利用主要表现为多媒体器材的使用,这对于课堂表现形式的丰富有着重要的帮助,而且能够有针对性地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使同学们的学习变得更有效率。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利用还可以把枯燥的文字内容以动态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对于学生生物研究兴趣的提高有重要的帮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同学们在课堂上的参与也能更加积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些枯燥的文字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通过多媒体给同学们展现出更加真实的生物实验画面,这样能够使同学们了解得更加深刻、更加充分,对于学生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例如,在进行血液的相关知识的讲解时,我们如果能够让同学们看到更加真实的血细胞的结构,教学会变得更加轻松,也会更有助于学生对于血细胞的了解。

结束语

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习兴趣和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思维,为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现代化教育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不仅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同时也要紧跟教育发展的脚步,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既是对教师教学的帮助也是对学生的负责。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如何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的自主性,清楚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教学的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李怀祖.激发课堂兴趣自主融会贯通下生物课堂教学的应用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20:36-45.

[2]王永胜. 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王秀芝. 浅谈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评价的重要性[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15):10.

作者简介:孙小靖(1987— ),女,汉族,江苏高邮人,江苏省高邮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学。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高中生物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