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师生教学互动有效性策略

2022-07-24 08:35陈海丽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知识体系师生互动数学课堂

陈海丽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特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就会在心理产生畏难情绪,从而畏惧数学.作为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积极主动与学生开展教学互动,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沟通交流,通过全面深入的沟通交流,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弄清楚他们学习的薄弱环节,从而开展针对性教学,切实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升.

【关键词】师生互动;数学课堂;知识体系

1 当前的现状

1.1 教师的教学角色定位不够科学准确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学生是中心主体,但是基于应试教学模式,很多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还是将自身定位教学的中心地位,以教师为绝对核心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处于被动地学习地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全面发挥,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教师的教学讲解就不容易有积极的回应,师生之间也就难以有全面深入的溝通交流,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1.2 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缺乏互动性

师生的课堂教学沟通交流,是通过教学互动的形式开展的.但是很多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觉得不能浪费一分钟时间,就采取满堂灌的形式开展教学.在数学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师生之间没有沟通交流,是一种单向性的知识灌输,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激情,师生之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没有沟通交流,给教学效果提升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2 优化策略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是一个综合性的实施过程,其实施过程可以划分为多个阶段,作为教师在组织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在教学各个阶段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深入开展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切实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1 以趣味性开始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实施的前奏,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在课堂导入过程中,其导入的方式是很多的,不同导入方式有不同的辅助效果,作为教师要积极运用适宜的方式开展教学导入,切实提升初中数学课堂师生沟通交流效果,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例如 学习《生活数学》内容,我们都知道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不管是平时的买菜出行,还是企业的管理盈利都离不开数学,初中学生在小学时已经对于平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有所了解,这时候教师就不能只举生活中的简单例子,而应该基于教材知识有所拓展,深入生活但是不脱离生活.

2.2 以兴趣激发开展师生沟通交流

兴趣是学生主动开展学习的动力来源,传统课堂教学实施,教师都是单项开展教学,没有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师生之间难以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开展,作为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习兴趣的激发引导,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进程,追随教师的教学进程开展数学知识学习,积极地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探讨课堂教学内容,全面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 在《一元二次方程组的应用》学习中学生很难理解怎么设未知数,怎么理清楚各种量之间的关系,这时候我们就要找出几类最有代表性的题型,比如银行利率问题,市场盈利问题这些生活中一直会遇到,但好像离学生很遥远的应用.我们教师先带领同学们解决一道典型题目,然后让学生们参考之前解决问题的方法讨论解决该如何设未知数,如何找他们之间的关系并建立方程.小组学习可以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教师更直观地了解学生学习不明确的点.

2.3 以课堂问题引导开展师生沟通交流

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过程,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实践活动中,基于课程标准内容,提出各种思考问题,通过教学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探索,通过这种问题提出研究探讨的形式,师生之间就会产生积极地沟通交流.教师在提出教学问题时,需要立足学生的学习特点,需要引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才能确保教学效果有效提升.

例如 学习《图形的旋转》内容,学生们以往的误区往往都是停留在欣赏图形而不深入了解图形的组成,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他们有的甚至都不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比如圆柱,圆锥的形成就可以通过矩形和三角形的旋转得到,当然这只是理论知识,我们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演示给学生看这些简单图形的形成过程,或者让他们课下验证平面图形的旋转能否形成立体图形,让他们在各种图形旋转转换中找到乐趣,而复杂的图形也是由简单图形组成的,这对于学生以后深入学习图形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4 及时进行学习激励以及评价导向

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仍然存在学习能力匮乏等一系列学习问题,这就需要老师从中进行引导和辅助,适当的开展学习激励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地进行自我评价,明确自身的学习成果.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适当的建立一个健全的、主动性较强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之上,更好的帮助学生自己认清自己的学习结果以及学习效率,帮助他们及时作出自我评价.

例如 “圆”是老师第一个向学生介绍的曲面图形,随着知识的增加,老师需要在圆的基础知识之上进行深化,通过全新的视角向学生们介绍和讲解,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为了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和理解“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这一基础概念,老师可以适当地向学生们引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过程中,初中数学老师可以开展一些数学趣味小游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比如例子接龙,让学生们按照座位顺序以此列举生活中遇到的或者看见的“圆形”,有的学生提到了圆形的井盖以及瓶盖,有的学生指出教师头顶的灯就是圆形的,以上这些笔者都及时向学生们给予了认可和鼓励,进一步激励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2.5 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思考分析

学生如果能够针对数学问題进行自主的思考和分析,可以更大程度地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要想培养这一能力,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对于不懂的问题进行自主提问,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老师提出难点和疑点的意识,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也应该着重加强这两方面的引导和培养.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当中向学生们灌输和传授“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理念,引导学生遇到问题先自己进行探究和分析,遇到难点之后第一时间向老师请教,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 在学习《黄金分割》的内容时,黄金分割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是有着广泛实践运用的,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着黄金分割知识点的运用,如物品价格调整趋势的问题,运用黄金分割的知识进行研究分析,可以有效地应对各种经济问题,针对这些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组织探讨,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之下,学生开展积极探讨,随后鼓励学生将自己不懂的知识告诉老师,再由老师统一解答,如此一来,最大程度上提升了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教师组织实施的分组探讨可以更加深入研究环境分割知识,可以进一步的深化教学内容认知理解,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6 创造情景,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有关调查表明,学习情感是对学习活动和学习现象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学习情感的形成,就可以对授课活动的不断推进以及授课效果的增强,具有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而若是想让学生积极地加入到课堂活动中,就一定要让其产生较强的学习情感当作思想的保证.初中阶段的老师就能够借助数学课程来唤起潜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因子,进而构建出越加拥有直观性、多元化和趣味性等等的授课情境,让学生的潜力可以获得有效地激发,真正达成原本的授课目标.

例如 在讲解有关函数图像和性质的知识时,因为本堂课将要阐述的内容十分多,内涵也尤为丰富,所以,本堂课就是学生们必须要掌握的重难点知识,但是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进行学习的时候,会有着一定程度的困难,原先学生在了解此种知识的环节中也通常会出现负面与恐慌的情绪.老师就应该按照学生们的特点,借助情境的创设,在讲课开始就提出问题:“某一个商场近期将要出售一大批女士外套,平均下来每天都能够卖出五十件,每一件都可以收获四十元的利益,而为了增加盈利,商场就开始采用一定的降价举措,只要每件女士外套减少十元的价格,商场就能够多卖出两件,要是商场想要每天都收获两千元的利益,那么每件外套应该调价多少呢?”此种问题的提出,确实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可以让他们更加有效地进行互动和交流,真正达成了一举多得的授课效果.

2.7 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老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角色发生了的变化:从注重理论性知识的讲解开始转换为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从“大一统”的教育开始朝着“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挑选契合自己的教育”发展;从“注重最终结果”向着“不仅重视结果,更要重视整个过程”的方向变化.因此,在整个课堂活动中,老师需要越加重视学生们进行学习的环节,更应该转换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有效地引导学生们加入到课堂活动中,真正达成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

例如 在讲解“直线、射线、线段”这一节知识的时候,就能够做出此种设计:“大家知不知道有哪个成语富含‘始’和‘终’”,学生们马上就会进行思考,并迅速回答“有始有终、有始无终以及无始无终”这三个成语.接着老师再次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够依次给这三种成语打一个数学谜底名称吗?”如此一来,学生们的思维就被彻底激发,他们开始纷纷举手,想要让自己的答案符合老师的标准,然后老师就可以在黑板上写出谜底“线段、射线和直线”.在此种一问一答的环节中,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让他们掌握了这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一举两得,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大大增加,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知识.

2.8 师生互评,共同进步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当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学校的教学评价基本都是匿名和敷衍了事,并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但是将教学评价搬到课堂能大大地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中肯的评价能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学习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之处,也能让教师认识到在教学环节设计的优劣与不足,有利于师生针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为实现高效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除了教师评价学生,学生也可以评价教师.在整个环节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或是对课堂教学提出自己的建议.通过这样互动评价模式,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可以让师生的互动与反馈变得真实而有效.

3 结语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是一项综合性教学工作,具有动态发展的特点.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实践中的具有变化特性的人的因素,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灵活采取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实践实施,深入开展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的积极沟通,师生之间有了深入的沟通了解,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才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参考文献:

[1]何永彬.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高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界,2021(17):32-33.

[2]朱浩宇.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有效性地探究[A]. 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一)[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3.

[3]陈安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有效性地探究[J].中学数学,2020(06):96-97.

猜你喜欢
知识体系师生互动数学课堂
CS2013指导下的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设计与翻转实验教学实践
构建知识体系的专题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和探索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程建设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